1985重生内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起风

小根大名刘虎根,是方锐同村的发小,现年18岁,从小话不多但却是有慧根的。

上一世方悦初四毕业虎根已经去旗里和人学开车,再后来方锐高中去了市里住校,虎根四处跟车,虽然不再经常见面但还是从小背靠背打出来的深厚交情,方锐高三那年,虎根跟车的时候出了事。

刘二叔一家还是方锐后来一直照料,帮妹妹刘婷找了铁饭碗,嫁人生子。方锐清楚的记得刘婷出嫁那天在市里办喜酒,他又笑又哭很是开怀。

待听方锐说完好久不见,刘虎根疑惑道“嗯?”

方锐只是说到“地里没活了吧,明天六点在大水井那等我,去趟旗里”

虎根只是问到“带搞把?”

“带球个.......带鞭子哇,缠腰上就行啦”

方锐脑子差点没转过弯,之后便想到,这般突然的约定几乎都是去打架,鞭子是刘二叔用来放牲口的鞭子,有长有短,他以前打架的时老用这个抽人。

听到此虎根便知道不是去寻仇带鞭子只是防身

“奥”

“行,那你早点睡哇,我再去躺永刚和小风那,二叔!我回啦”

“那你慢点”x2

身后小根插好大门,方锐则继续去剩下两个朋友家里

同学王永刚,18岁,父亲是村长是老兵,家里两个弟弟,是个实在人,但是打人下手黑,前世最后带着一个弟弟因过失杀人被判无期。

李小风,16岁,父亲被洪水冲走,母亲跑了,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叔伯。性子跳脱,懂事,前世在市里开了一个菜脯稳定之后把爷奶接了过去。

上辈子的情谊聚少离多,几个人也过的不尽人意,仿佛相忘于社会,现在总是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

方锐和两人约定好明早六点去大井口集合,去旗里转转并交待好不是去寻仇只是去转转。

返回路上基本只余下夜色,家家户户几乎都睡下了。

到家轻手轻脚洗漱一下,架了炉子上炕睡觉。

炕上父亲小声呢喃没有听清,方锐假装没有听到,想来不是什么好听的。

夜里隐约有听到父亲下地,大概是喂牲口。

待耳边再次喧闹已经是早上五点,窝在被子里转头看了一眼,母亲正在做饭,父亲喂牲口去了,早睡早起还真是健康啊,就是精神上有点不习惯,随即起来穿衣洗漱,陪父亲喂了牲口,挤牛奶后,然后放出牛羊等待放牧的人。

吃过早饭打了招呼推着家里的二八大杠,出门往村中的大井走过去,这口井在村里的北面中间,是村里的第一口井所以大家俗称叫大井。

此时距离大井几米远的石头阶上已经站了三个青年和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看到方锐骑车奔来,小风跳起来摆手“哥,这了”

几人里面他年龄最小个头最小,此时刚刚才有160,其他三人,刘根虎18岁一米九壮汉,王永刚18岁178整体消瘦,方锐17岁181形体正中。其实主要还是家庭原因缺肉缺营养,小风在村中的同辈里已经不算低了,只是其他二人太高了。

方锐骑车到三人身前,坐到后座“走,路上说”

清晨村里路上,只有放牧人和陆陆续续的牛羊马,两辆车四个人,骑车顺着土路往北国道走去,此时青山村距离中旗有40公里,中间道路基本以砂石路面为主,骑自行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

出了村子一路骑行快到国道口的时候方锐在后座拍拍王永刚摆了摆手“停一下”

四人便停车在路边站定,方锐掏出一包大团结散给三人,此时村里人抽烟大多还是自己卷,方锐家里有马头琴和呼钢但是不敢偷,大团结还是上学时候买的。几人围成一圈用火柴点着后开始烟云吐雾。

“锐哥咱们今天去哪转?”

王永刚和小风问道

“先去市场转转,再看看有啥厂子”

两人此时满头问号,虎根问到“大爷叫你去的?”

“不哇,就是我想去市场看看,我估计也没啥看头,看完再说,再有就是明天虎根你也跟我们去学校,把他们送到学校你跟我去趟集宁...”

没等话说完李小风便跳起来说“哥我也去”

“这次不行,我俩一天回不来,等以后的哇,虎根你知道咋交待哇?”

刘虎根只是沉闷道“嗯”

“永刚你在学校帮我看着点”

说罢招呼几人上车赶路。

待来到旗里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了,CHEYYZQ以前是镶红镶蓝联合旗合并建旗,此时此地是蒙汉混居,半农半牧,人口大多在旗里集镇和周边的牧区。外来流动人口很少,只是方圆内本地人交易汇通之地。

今天是周日,这个时间正是市场人来人往的时候,四人推着车东逛西瞧,大多都是生活用品和粮食肉类,几十分钟就逛完了整个市场,方锐招呼几人来到市场外,在三人诧异的眼神中掏出一个红皮小本,用铅笔一一记下刚刚所问所见的商品价格,蒙汉人数分别和一些商品种类。

“哥...”

“恩...你...这”

三人对视几眼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此时方锐的诡异动作实在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大哥不动刀了,改拿笔了。

方锐感受到三人的眼神抬头笑道

“哈哈,这叫市场经济调查,不懂了哇,叫你们念书你们非得放猪,行啦走哇,去别处看看”

推着二八大杠走在集镇的砂石主路上,路边的土砖建筑和行人,还有灰白色的标语,一幕幕像是泛黄的洋片,让方锐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厚重。

骑车由北到南没用两个小时就已经逛完整个旗县,陆续看到了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酒厂,农具厂,都是供销社国营,还有几个校办厂。其实都是几个人的小作坊,基本供给当地自产自足。

已经快到中午,方锐招呼三人来到路边一处私人小馆子,前几年旗里还只有国营饭店,在这一两年私人的小店才陆续开了起来,对于上面来说基本上属于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投机倒把已经形似过去了。

3块钱一大盆搁锅面四人吃的满嘴流油。

吃过饭便几人打打闹闹,晃悠着骑车往家里走,下午两点多回到了村里,四人来到小风家推开大门进去,这个时间小风的爷奶正准备吃饭,看到几人回来便问道“看看这几个灰猴,闹了一身土赶紧去洗把脸过来吃饭”

几人哈哈一笑,方锐回道“不啦爷爷,我们吃完饭回来的”

“呢外头的饭多贵了,就知道个瞎花钱,呢就不管你们了”

小风家院子里有三处土房,正房分里屋外屋,是住人的地方,挨着正房旁边的西房是小风父母没了以后,爷奶过来照顾小风,叔伯帮忙又盖的砖土房,只有一个屋子。

平时小风都在正房和爷奶一起住,也只有他们同辈玩闹的时候才会来这。四人在院子里抖了抖身上的土,洗涮了一番来到西房炕上。

李小风和刘虎根去热水,王永刚在院子里擦车,方锐搬了炕桌到炕上掏出小本写写画画,时不我待,眼下首先问题就是自己的活动经费问题。

放下纸笔方锐躺在炕上望着玻璃窗外的连绵大山,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心中有了计较。

待方锐醒来屋外天色变暗已经是下午六点多,虎根和小风也在炕上睡觉,院子里的自行车少了一辆,永刚应该回家去了,起来找了三个搪瓷缸子倒了三杯热水,几分钟后叫醒了两个人

“先喝点水,小风你去看看家里有活没”

李小风咕嘟几口水下地“知道了,大概就剩喂牲口了,我去看看”

等小风出门后方锐对虎根说道“小根,等等回家说一声,就说明天早上一起走,晚上就和我在小风家住了,把马牵上带上大衣”

抿了抿嘴唇又道“晚上跟我去趟山里,就咱俩,谁也不要说”

刘虎根眯了眯眼看着他,方锐看着他的眼神点了下头。

两人和老人打了招呼后往家走去,方锐先推车进家,对继续往家走的虎根说道“一会你直接来叫我”

“嗯”

此时家里的牛羊刚刚回来方志勇正在喂牲口,看到儿子走进来损道“方少爷回来啦?”

“......”

“妈,我回来啦”方锐进屋喊到。

丁梅白了他一眼“耍好了?”

方锐嘿嘿一笑说道“妈,给我拿点干粮,我晚上去小风家睡呀,明天直接从南面去学校”

此时方父走进来对丁梅说道“正好给小风拿条羊腿,小丁你再看看家里有啥面了“方志勇的意思是再拿点米面给小风的爷奶。

然后斜着眼看着他说道“你一天瞎求个晃荡,没个正经事,看看小风那孩子多懂事”

因为上初中要去旗里,所以村里去念书的都是住校,每周五回家过周六日,小风和虎根在本村上了小学就没有继续念书,所以平时几人经常来家里帮忙。

丁梅手脚利落,没一会就准备好了方锐念书一周需要的干粮和粮票肉票,然后还另有一个麻袋。

“妈,咱们家再添个弟弟妹妹多好,你看平时我一天也不在家也没人陪你”

方父抽着烟瞥了他一眼“有你一个少爷就够你妈伺候啦,再闹一个?我跟你妈就伺候你们哇”

丁梅拍了儿子一把说到“我看你那个嘴是欠我给你缝住了,小锐你去学校挺挺的,妈看你也长大了,别动不动就上火打人,这样不行。”

方锐心思流转,还是母亲心细哈。

此时听到外面传来狗叫声和虎根的声音

方锐随即站起来笑到“老方同志,小方先去探营啦,你在家里多听小丁同志的话,不然看纳鞋底的锥子不认人的”

“赶紧滚,你给我注意点啊”

假装没听到父亲后半句的语气,感受着家里的母亲的欢声笑语和父亲不减当年的手劲,方锐开心的笑着,拿好衣服和干粮绑在马身上,牵了马出门去。

“嘬嘬,跳跳走”

“妈,跳跳跟我走了啊,明天早上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