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文豪从进京离婚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请客吃饭

“好文章就像一棵树。”

陈阳画了棵大树,枝干挺拔,“主题是树干,必须扎实;论点是树枝,要清晰有力;论据和例子是树叶,越茂密越好……”

台下响起沙沙的笔记声。

孙安安坐在第一排,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移动,不时抬头看一眼讲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身影,眼神崇拜。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举手,镜片后的眼睛充满求知欲:“陈老师,高考作文怎么才能得高分?”

这正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连后排站着的人都踮起了脚尖。

陈阳微微一笑,放下粉笔:“紧扣主题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写出真情实感。”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脸庞,“比如写我的母亲,与其空喊母亲伟大,不如写她手上的老茧,半夜为你盖被子的细节,生病时背着你去医院……”

两个小时的讲课结束时,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学生们涌上讲台,将陈阳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提问:

“陈老师,您平时怎么积累素材?”

“写小说要注意什么?”

“高考作文能用诗歌形式吗?”

陈阳耐心地一一解答。

老师们也围上来握手,数学老师王建国拍着他的肩膀说:“讲得不错!比老张强多了!”

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安定日报》的记者挤到最前面,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陈同志,您的讲课太精彩了!”

他的铅笔在笔记本上飞舞,“能谈谈您下一步的创作计划吗?”

陈阳微笑道:“暂时以高考为主。不过……我写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已经投稿给《儿童文学》杂志社了,大家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记者眼睛一亮:“您还会写儿童文学?真是多才多艺!”

孙安安站在人群外围,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咻的亮了起来。

她本就是陈阳《归途》的忠实读者,那篇七千字的小说,她反反复复读了五六遍,仍旧回味无穷。

现在陈阳有了新作品,她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期待,决定《儿童文学》刊印的时候,一定要买来好好品读。

张解放拿胳膊肘戳了戳王建国,得意洋洋地说:“听到没?陈阳又发新作品了,我这个学生有才华吧?”

“听到了,不用再说了。”

王建国无奈地摇摇头。

他对陈阳没有意见,甚至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但对于张解放这一上午见缝插针地炫耀“我的学生如何如何”的行为,他实在有些烦躁。

张解放得意地瞥了王建国一眼,那样子好像在说,没错,就我有这么出色的学生。

记者采访过后,文化馆的赵明赵干事终于挤到了人群前面,与陈阳热情握手:“陈阳同志,你还记得我吗?上次在国营饭店,我请你吃羊杂面来着。”

“当然记得,”陈阳笑道,故意夸张地擦了擦额头,“那碗羊杂面放了不少辣子,我当时吃的满头大汗呐。”

赵明被陈阳的幽默逗乐了:“陈阳同志,我再次正式邀请你去文化馆参加创作班,讲一讲创作经验。全县的文学爱好者都盼着能听你讲课呢!”

这一次,陈阳没有拒绝。

高考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时间上比较宽裕。

而且去文化馆讲课既能给对方面子,也能结识一些人脉,对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好,我答应你。”陈阳点点头。

赵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连忙从公文包里掏出笔记本,写下具体时间和地点:“这周六上午九点,我在文化馆门口等你!”

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要不……我请你吃个饭?庆祝一下?”

陈阳摇摇头:“上次你请了我,这次该我请你了。”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张解放、王建国、记者和孙安安,“大家一起去吧,学校附近有家饭馆不错。”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饭馆,营业员见来了这么多“文化人”,连忙把最大的圆桌收拾出来。

陈阳点了红烧肉、糖醋鲤鱼、地三鲜等硬菜,又要了两瓶西凤酒。

“来,我敬大家一杯。”陈阳举起酒杯,透明的液体在杯中晃动,“感谢各位的厚爱。”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记者小刘喝得满脸通红,拉着陈阳的手不放:“陈同志,你一定要多写!咱们陕北需要自己的作家!”

赵明也喝高了,眼镜歪在一边,大着舌头说:“陈……陈阳,下周六一定来啊!我……我都宣传出去了!”

张解放更是醉醺醺的,搂着王建国的肩膀絮絮叨叨:“老王啊,我……我教过的学生……厉害吧?”

孙安安只抿了一小口酒,发现这个年轻人谈吐不凡,才华横溢,却又谦逊有礼,与村里那些粗鲁的农村人截然不同。

夕阳西下,饭局终于散了。

陈阳结完账,“张老师,您慢点。”

搀扶着醉醺醺的张解放,老教师脚步踉跄,半个身子都靠在他肩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嘟囔着“我学生有出息”之类的话。

赵明跟在一旁,眼镜歪在一边,脸上泛着酒后的红晕:“陈、陈阳同志,下周六……嗝……一定来啊!”

他打了个酒嗝,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公文包,“我都……都准备好材料了……”

“放心,我一定准时到。”

陈阳点点头,将张解放交给迎上来的学校门卫,“麻烦您照顾张老师。”

门卫是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放心吧,张老师每次喝多都是我送回家的。”

安顿好张解放,陈阳转身走向等在路边的孙安安。

“走吧。”陈阳接过自己的自行车。

两人并肩骑行在回村的土路上。

路旁的麦田在晚风中泛起波浪,沙沙作响。

孙安安一直没说话,只是时不时偷瞄一眼身旁的陈阳,欲言又止。

“怎么了?”陈阳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问道。

孙安安道:“陈阳,我听了你讲的课,有了许多新想法……回去我就修改一下稿子,明后天……我再来找你请教,可以吗?”

陈阳笑了笑,车轮碾过一个小土坑,颠簸了一下:“行啊,我在公社小学讲课,课余时间就在那复习高考,有什么问题你问就行了。”

“真的?”孙安安的眼睛亮了起来,“那……那不会耽误你复习吧?”

“不会。”陈阳摇摇头,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互相交流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孙安安抿着嘴笑了,脚下蹬得更用力了些,自行车嗖地窜出去一小截,辫子在风中飞扬。

陈阳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女知青其实挺可爱的。

起码,比李沐清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