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都是注意力问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为什么必须关注孩子的注意力

01 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注意力

● ● 为什么无法投入

“这个游戏我最擅长了。我从5岁起就玩得很好了。”

寻找隐藏图画的游戏要求参与者从图中找出10种物品,7岁的河律对此自信满满,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仔细地观察着。我很好奇孩子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看到他那么兴奋,那么自信,我也就放心了。游戏刚开始,他就很轻松地找出了画中的酒壶。

“您看,我很会找吧?”

“哇,真的啊。你观察得很仔细,找得很准。”

河律在酒壶上画了个圆圈标记,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可是……

“手套在哪儿?哎呀,我要找铅笔……”

手套和铅笔都不容易发现。孩子皱起眉头,突然这样说道:“啊,没意思。这个太简单了,我不玩了。”

刚刚还自信满满的态度消失了。变化来得太突然,我甚至有点儿不知所措。

“你刚才在找什么?”

“没有。我什么也没找。这个以前玩过很多次,玩够了。我想玩别的。”

孩子的心情急转直下,表现得和先前完全不同了。他没说因为困难而不做,而是说因为无聊而不做,这样说可以维护他的自尊心。孩子没能坚持做完一件事,只是假装自己对此很擅长,这让河律的妈妈忧心忡忡。开始还以为孩子充满自信,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河律妈妈担忧地问:“这可怎么办啊?”河律马上就要入学,本应该好好学习,可他对游戏中遇到的困难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将来怎么应对小学生活呢?妈妈没法不担心。


善宇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然而父母的担忧却只多不少。

“孩子明明会做,却总是做错。不把题目看全,明明让选错的,偏偏选了对的。计算题应该检查啊,可是他从来不检查;有的时候明明答出来了,却没有写进答题栏。老师会故意判错,为的是提醒孩子注意。明明是要求写出说明的主观题,却只写答案,哪怕答案对了,老师也判错,孩子感觉委屈。不管怎么教育,情况都没有好转,这样的失误天天在重复。班主任老师也担心是孩子的注意力太不集中,导致频频犯错,这样上了初中,可能就会彻底放弃学习。老师说孩子应该接受注意力方面的训练,可是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孩子会不会有多动症,还是有更严重的问题?”


河律长大之后,很有可能出现和善宇一样的行为。仅仅看7岁孩子的行为,还可以说是可爱,然而孩子进入高年级后,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即使给予再多理解、再多安慰,这些行为也没有改变。父母凭借以前了解的育儿常识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必须知道孩子此种表现的准确原因是什么,更要了解让孩子改变的恰当方法。

● ● 父母还不知道的重要事实

我们来仔细分析7岁的河律和11岁的善宇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是不听话的孩子吗?他们很固执吗?散漫吗?耐心不够吗?作业对孩子来说太难吗?又或者作业太过简单,孩子提不起兴趣?以上哪种理由是正确的呢?以善宇为例,如果他的行为仅仅被理解为只是因失误而犯错,实际上他什么都知道,可能会稍感欣慰。不过,失误也能反映孩子当前的水平。“孩子明明会却做错”,我们万万不可用这样的话来掩盖问题。下列是很多孩子都会反复出现的行为。


·不能认真听指示语和说明,随心所欲。

·面对需要注意力的任务时分心走神,乱发脾气,抗拒。

·只做想做的事,应该做的却不做。

·散漫,毛躁,坐不住。

·耐心不足,做事有始无终。


如果这些问题持续反复的话,那就应该准确了解原因,然后通过有效的方法给予孩子帮助,不能只想着情况会慢慢变好的。在低年级阶段坐视不管,等到高年级时,情况会更糟糕。重要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最大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当孩子有这些行为的时候,以为只要孩子下决心努力就行了,就会把问题归咎于孩子不够努力。

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时候。到了读书、解答数学题、背英语单词的时间,我们也会很努力地集中注意力,但结果未必能尽如人意。尽管我们也想专注于学习内容,却怎么也做不到。原本坚定地想要努力学习,书本翻开了,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总是被窗外的风景夺走注意力,或者因为和朋友开玩笑而没有听见老师的话。如果现在可以回到童年,我会让自己充满斗志,竭尽全力地努力学习。遗憾的是,如果注意力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类似的情况还会不断重演。

孩子之所以无法专注于要做的事情,原因就在于不能倾注“注意”,或者不能“集中”。不光学习是这样,日常生活和游戏也是如此。记不住爸爸妈妈说过的话,说过多少遍也无法付诸行动,搭积木或画画、做手工的时候常常中途放弃,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注意力不够,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

面对孩子们的这些情况,周围的人提出了哪些建议呢?不过是要么严厉训斥,强迫孩子完成,要么听之任之,觉得以后会变好。我们不能被这种没有责任感的意见左右,也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而无所谓,觉得现在还是幼儿,上了小学以后就好了。注意力问题几乎没有随年龄增长自动好转的可能,注意力也不会因为下定决心而有所提高。集中注意的力量不是自然获得的,而是需要从小逐步练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大部分父母不了解的是,专注能力引发的行为问题非常多。从日常生活和游戏到难解的数学题,如果不去逐渐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而认为只要努力就已足够,那就错过了解决孩子行为问题的重要时机。

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别的孩子做什么事都很专心,只有你的孩子这样,那也是因为你不了解注意力问题。别的孩子也不是生来就能做好。如果仔细观察那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你就会发现他做了很多提升注意力的训练。关于孩子注意力的问题,我们从现在开始讲述应该了解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