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投入“注意”并“集中”
● ● 注意力和集中力有何不同
注意力、集中力、专注力,这三个词语在日常使用中并没有明显差异。我们看到孩子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听不见别人说话,以为这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用语。
先来看“注意”和“集中”。
两个词语的意思看似差不多,其实有所不同。“集中”的特点是将全部力量倾注于某件事而错过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情。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活动之中,完全听不见周围的声音,只是沉浸于这件事情。
相比之下,“注意”则是有意识地将关注点投入某件事。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要是现在该做的事,就要去关注。这就是“注意”的基础。归根结底,只在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或科目上有较好的集中力,与注意力的有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注意力是聚焦于必须完成的作业或者不喜欢也要达成的目标,面对周围的刺激毫不动摇,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因此,判断注意力的核心标准就是面对不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发挥集中力的程度。面对不愿做却又必须做的事情,集中的能力就是注意力。比如,当父母或老师说“看这里”的时候,孩子能够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移注意,投入指定的事项。
父母需要准确了解注意力和集中力,然后才能帮助孩子。因为注意力和集中力会深刻影响孩子的信息处理过程。
注意力是大脑处理信息的第一要素。面对必须关注的对象,收集、输入和处理信息,引导这些过程的力量就是注意力。也就是孩子认识到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判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有选择性地投入必要的刺激,坚持到最后的力量。集中力是埋头于任务的力量。如果是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那就会更加主动地发挥这种力量。因此,对“没兴趣的事和必须做的事”所投入的不同精力,是判断孩子的注意力和集中力的核心标准。
● ● 虽然很集中,可是注意力不足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来咨询室,这里摸摸,那里碰碰,却无法做出选择。我建议他先选个游戏开始玩,他依然问这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打开游戏盒子又关上,反反复复。孩子充满好奇,行动却很散漫。这时,咨询师对孩子提出建议:“今天你第一次来,我们玩这个游戏怎么样?”
这是一款叫作《高峰时间》的桌游,需要投入少许认知能力。按照卡片上画的图案摆放迷你汽车,再让汽车前后移动,使堵塞的道路畅通,把红色的汽车开出去。
因为是新游戏,起先孩子很感兴趣,不料尝试过一两次之后,一旦道路堵塞,立刻就失去兴趣,停止游戏了。随后又尝试了五种别的游戏,孩子也都没有完成。即便是自己选择的游戏,他也无法投入注意力,难以集中。下面是咨询师和孩子妈妈的对话。
咨询师:孩子的注意力好像有些不足。
妈妈:不是的,我家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好。真的,只要注意力集中起来,谁喊都听不见。
咨询师:您感觉孩子在哪些方面能展现出很好的注意力?
妈妈:看视频的时候是这样,玩他喜欢的积木游戏,或者看漫画书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
咨询师:面对学校的作业,孩子的表现如何呢?
妈妈:他不喜欢做作业,所以我有点担心。明明集中力那么好,为什么做作业的时候就不专心呢?
咨询师:看来做喜欢的事情,孩子的集中力很好,对于不感兴趣或不喜欢的事情,则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说孩子的注意力不太好。
妈妈:这不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原以为孩子的集中力很出色,却在重要的时刻完全无法集中,面对必须做的作业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很不耐烦,实际上这意味着注意力的发展出了问题。现实中有很多孩子的集中力很好,注意力却不足。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孩子仅能聚焦于喜欢的事情的内在原理,那就会认为孩子的集中力很好,只要让他凭借意志去努力就够了。孩子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能力误导了父母对注意力的理解。
当我在咨询室跟家长解释孩子注意力不足的时候,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反驳说孩子的集中力很好。直到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他们才会认识到孩子注意力不足的事实。如果现在你依然不了解注意力,那么请看下面的事例再做思考。
Q:有个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很投入,到了该去幼儿园的时间却不肯换衣服,还要继续画画。他的注意力好吗?
Q:孩子玩了很长时间的积木,开始玩火车游戏。妈妈说了好几次让他收好积木,再玩火车游戏。他却只集中于火车游戏,对妈妈的话置若罔闻。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好吗?
Q:有个孩子喜欢读书,每次看起书来,即使旁边有人叫他,他也听不见。多读书固然是好事,可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去辅导班也不会提前做好准备。我们会因为这个孩子专注于读书而说他注意力好吗?
Q:学校上课时间,孩子喜欢语文,所以每次语文课都很专注。他不喜欢数学,所以数学课上不能专心听讲。那么,我们能说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好吗?
上面的几个孩子都在特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集中力,然而真正重要的注意力却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因为“很集中”而忽视了他们的问题的本质。随着年级渐渐升高,这些孩子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注意力不足”。明明下定决心要学习,却无法集中精力,因此感到痛苦。他们也讨厌这样的自己。孩子也会混淆注意力和集中力,严格来说,他们为之苦恼的集中力其实是注意力的问题。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因为自己对喜欢和关注的事情的集中力而苦恼。
● ● 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孩子越大,注意力越重要
我们再来整理一下经常被混淆的集中力和注意力。集中力指的是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埋头于某件事的力量。注意力是指有选择性地将关注点转移到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或应该做的事情上,并且持续聚焦于这件事的能力。归根结底,“选择—转移—持续”做某件事的能力更为重要。
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有趣的书,如果妈妈喊吃饭,孩子会不会立刻合上书,选择走向餐桌?孩子正在画自己喜欢的画,如果妈妈说“准备外出”,孩子会不会立刻转移注意力,回答“好!”然后做外出的准备?如果妈妈让孩子收好刚才玩的积木,再玩火车游戏,孩子能不能暂停玩火车,先整理好散落在地上的积木?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语文课上专心致志,能否在自己不喜欢的数学课上集中注意力,并且保持下去?这些情形能够很直观地反映出孩子的注意力达到哪种程度。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集中力是缺点,那也不正确。集中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很大的优点。不过,这种集中力应该成为注意力的基石。我们需要的不是仅仅聚焦于爱好的集中力,而是集中于自己没兴趣但必须做的事情的能力。这就是说,投入“注意”并“集中”的专注力更为重要。因此,专注力[1]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孩子们天生就具备精力集中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越来越重要的不再是集中力,而是注意力。有些孩子头脑聪明,智商过人,小学低年级时没有出任何问题,然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后,面对越来越难的题目,注意力不足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情况严重的孩子甚至会放弃学习。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观察他们是否具有对不喜欢的事情也能投入注意并集中的能力,并且帮助孩子培养这种能力,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来慢慢观察,从日常行为到学习当中,孩子的专注力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1]当前判断孩子注意力程度的心理测试和理论说明中主要使用“注意力”,不过“专注力”更有助于理解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区别。为了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本书在使用“注意力”的同时,也会适当采用“专注力”的说法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