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身份
陆砚修站在百乐门露台,举杯敬向虹口的火光。
酒杯映出他领针的反光——那枚“大东亚共荣”徽章,背面刻着:
“1937.4.15,复仇开始”
1937年7月7日·上海九江路。
当见微被特高课跟踪,静琬在巷口“偶遇“日本领事夫人——
“哎呀,您的和服腰带松了!“
她俯身时,发簪挑开对方手包,机密文件滑入下水道,里面藏着军火库真正的验收单。
另一边,既白在办公桌发现:半片带口红印的玻璃,以及咖啡杯底黏着砂糖纸。
周家公寓前,见微的银灰色雪佛兰停在弄堂口。
车灯故意闪了三下——阁楼上的打字机声立刻停止,既白拉开的窗帘缝隙间,一缕烟丝袅袅消散,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信号。
客厅会议,将证物陈列。
既白将今日发现的砂糖包装纸铺在茶几上,见微的指甲轻轻点向角落的钢印:“昭和制糖…这家厂去年就被日军方接管了。”
她的红指甲油里混着显影剂,触碰处浮现出陆砚修的私章痕迹。
地下党联络员老张猛地站起,打翻咖啡杯——
褐色液体在砂糖纸上晕开,竟显出一行德文:
“Zündverzögerer”(延时引爆器)
见微突然咳嗽,左手无名指轻叩桌沿摩斯密码:“隔墙有耳”
慕云立刻打开留声机,黑胶唱片播放起《何日君再来》——
歌词“今宵离别后”响起时,所有人同步翻开笔记本。
既白依据线索列出结论:
砂糖纯度99.9%——-“陆砚修有糖尿病,却囤积精制糖”“他在模仿日军配给标准”
爆炸前电力波动——“当晚他在百乐门,弹了半小时钢琴”“用琴声节奏遥控定时器”
12名军官处决名单——-“第7个名字被铅笔圈过”“那是他安插的军统叛徒”
老张突然压低嗓音:“刚收到线报,陈世钧派人去查…”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轮胎急刹声——
见微掀开钢琴盖,掏出藏着的柯尔特M1911,而既白已经拧灭了台灯。
月光下,三人影子在墙面上凝固成撤退手势剪影。
次日,南京路先施百货门口,老张将微型胶卷塞进《申报》第7版夹缝,报道汪精卫演讲的版面。
报童多找的5分钱硬币上,刻着“14:00虞洽卿路。”
上海租界边缘,女学
林清如卖掉祖传的翡翠耳珰,在闸北废墟上竖起“明德女子学堂“的木牌。
开学那日,她亲自用毛笔在斑驳的黑板上写下:
“女子读书,不为相夫教子,为明德救世。“
二十名女学生中——
有纱厂童工、阵亡将士遗孤,还有两个被日本军官抛弃的混血女孩。
日方打压,教材审查。
日语教员强行替换《女诫》为《大东亚共荣妇女守则》
清如连夜重编课本,将抗日文章夹在《红楼梦》批注里
经济封锁,汪伪政府冻结学堂账户。
清如带学生糊火柴盒,暗将抗日标语印在盒底
暴力威胁,1937年5月,日本宪兵当众鞭打三名女生
清如挡在学生前,后背被军刀划出“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