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巷里的悬壶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药香里的守望

梅雨时节的马山镇被雾气笼罩,卫生院的青砖墙上爬满了青苔。王砚擦拭着被潮气浸湿的药斗,突然听见门外传来轮椅轱辘的声响。转头望去,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在护工搀扶下缓缓而入,深灰色中山装的口袋里露出半本翻旧的《伤寒论》。

“听闻王医生擅用经方,特来求诊。“老者声音低沉,带着久病的虚弱,“我这水肿之症迁延五载,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服了无数利尿剂,越治越虚......“他卷起裤腿,小腿皮肤紧绷发亮,指压下去便是深陷的凹痕。

诊脉时,王砚的指尖触到沉细如丝的脉象,再看老者舌质淡胖、齿痕明显,舌面水滑。张院长端着刚熬好的薏米粥走进来,目光扫过病历本:“此乃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当用真武汤温阳利水。“老人用汤勺搅动着粥里的茯苓,“记得加一味大腹皮,行气利水。“

三剂药后,老者复诊时轮椅旁多了个保温桶。“服药后小便增多,水肿消了大半!“他掀开桶盖,热气升腾间露出炖得软烂的黄芪乌鸡汤,“这是按王医生医嘱熬的,特来分享。“王砚却发现他仍面色萎黄、气短懒言,便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人参、白术,又开了张艾灸穴位图。

此事很快在镇上传开,前来求治水肿的患者络绎不绝。王砚守着药炉,看着砂锅里翻滚的真武汤,想起儿时随父亲出诊,曾见过相似的病症。那时父亲背着药箱翻山越岭,用真武汤救回了一位被水肿折磨的老农,那人康复后送来的锦旗,至今还挂在老宅堂屋。

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卫生院突然断电。王砚举着应急灯为患者抓药,余光瞥见吴明正蹲在角落,借着手机电筒的光研读《金匮要略》。闪电划破夜空的瞬间,他看见年轻人认真记录的侧脸,突然想起父亲当年在煤油灯下教他辨认药材的模样。

深夜盘点药材时,王砚发现附子存量告急。正要联系药材商,手机震动,是老者发来的消息:“已联系好山中药农,明日送野生附子二十斤。“配图里,老人戴着草帽站在雨中,身后是装满药材的板车。

晨光初现时,王砚站在药圃前。雨过天晴,药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吴明背着竹篓匆匆赶来,兴奋地举起一株植物:“王医生,我在后山发现了野生泽泻!“他的裤腿沾满泥浆,脸上却洋溢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

王砚翻开新的医案本,钢笔尖悬在纸面良久,终于写下:“每一味药都是穿越时空的信使,联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与患者的希望。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在这药香缭绕中,守一方安康,传千年医道。“远处,老者坐着轮椅缓缓而来,保温桶里飘出的药香,与药圃里的草木芬芳交织在一起,在晨雾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