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商业案例】罗振宇&罗辑思维: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是社群粉丝经济

影响社群经济效益的并不是社群有多少人,而是这个社群能够产生的影响力有多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一个独立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旦将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的人聚合起来,他们的力量就是不可估量的,这就是社群经济产生利益的根源。

每个品牌都需要有自己的粉丝吗?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成为社群的一员吗?显然不是。比如说星巴克有3300万粉丝,这些粉丝可以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店形成不同的社群,虽然中间会有交叉和重叠,但是这3300万的粉丝并不在一个社群里。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社群,当然是将产品做到极致,否则一切都将是浮云。罗振宇如果没有那么深刻的见解,那么就不可能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力;星巴克如果没有将自己的咖啡做到极致,那么也就没有粉丝的支持;黄太吉煎饼如果没有极致的产品体验,那么消费者也绝对不会买账;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那么也不会长久。

工业社会的思维规律就是企业要做规模化,就像全球著名品牌可口可乐一样,凭借一罐汽水就将可口可乐的名字带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的增长方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日本的HelloKitty,目标客户群并不是所有的人,而是处在某个年龄阶段、某种文化环境下的女孩子们。

HelloKitty不仅卖小猫,还会卖授权给许多产品,属于内生型增长,也可以称之为范围经济,就是指先划定一个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推广多种产品,这一规律在工业社会是行不通的。

罗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互联网的社群,社群的关键并不在于里面有多少人,而是在于社群能发挥的影响力有多大。李宇春粉丝会的核心成员并不多,但是每个人都能为她出力。罗辑思维的社群如果想要招人的话,招10万人都非常轻松,但这并不是目的,因为罗振宇也还没有探索出应该如何玩好一个社群,因此与其建立庞大的社群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不如好好玩转低成本的小群体。

要想建成一个社群大概需要以下3个因素,如图1-3所示。

图1-3 构建社群的三个要素

(1)共同的目标

人与人之间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因此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社群是比较容易的。

(2)高效率的实时工具

在PC时代因为缺乏比较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因此建立社群比较困难,但是有了移动端的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也变得非常容易。

(3)社群成员能够进行一致的行动

有了共同的目标再加上协同工具的帮助,成员间开展一致的行动就变得相对容易些,从而也能促进社群的稳定性,增强社群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工业社会在10年内就会被全面取代,社群经济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冉冉升起在地平面上。未来同行之间的竞争已然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种跨界的竞争。小米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它将一些传统的包袱全都抛弃了—没有了传统渠道、渠道商的垄断,不需要拿出资金设立维修网点,低成本的投入就能换得高性价比的回报,让在手机行业纵横十几年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1.一大伙人团结起来占别人便宜

当一个人干“坏事”的时候或许胆子会比较小,容易畏首畏尾,但是当一大伙人一起干“坏事”的时候莫名就会生出些胆量,蒙头向前闯。在社群经济里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脸皮比较薄,不敢轻易占别人便宜,但是一群人聚集起来就会产生占便宜的能力,这是社群经济的利益来源。

比如说做团购,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团购的,但是如果你有10万人,那就可以实现,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或许不相信靠媒体捧出来的品牌,但是他们却对朋友的推荐毫无免疫力,而且随着各种即时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成本越来越低,未来朋友间的推荐和信任将会构成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美团和大众点评玩团购,而罗振宇聚集 10万会员玩“团要”,先跟乐视要了10台大电视和20台电视盒子,后又跟黄太吉要了10万份煎饼果子,这些东西不需要花一分钱。对有的商家来说,送完一次还想要有第二次,因为这是一种营销,可以让商家名利双收。

以乐视为例,它为什么愿意免费送大电视和电视盒子,吃亏可一向不是商人的作风,这一免费送必定是有利可图的,当然这里的“利”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名声上的。乐视跟老罗的合作可以一石四鸟。

(1)提高曝光度,罗振宇的名字可以辐射到100万人,也就是说乐视的名号能被100万老罗的粉丝所熟知,大大提高了乐视产品的曝光度;

(2)有了罗振宇的背书,能够与罗振宇合作的产品必定是得到老罗认可的产品,那些追随老罗的粉丝也就会认可这一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老罗就变成了产品的形象代言人;

(3)慈善意义,乐视对罗辑思维的支持相当于给罗辑思维捐赠了一个知识社区;

(4)罗辑思维创造的这种抽奖活动,并不是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没有抽中的人想要,只能购买。

乐视仅仅花几万块钱就可以获得上面四点好处,当然非常乐意了。一大伙人团结起来占别人便宜就是社群的逻辑。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许多大企业或组织都在考虑如何转型,转型的首个要素就是先要把自己做小,因此未来在社群经济的影响下,做自己是许多大型企业和组织的唯一选择。

2.玩的不是粉丝经济,是找到最正确的人

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小米现身说法,用自身的成功证明了粉丝经济的力量,罗振宇认为粉丝就是中心化,是对偶像的崇拜,粉丝经济就是在对偶像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经济效应,而他主张的是去中心化,因此罗振宇从来不在团队里提“粉丝”两个字,而是称为用户、会员或朋友等。

在社群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罗辑思维主动迎战大众,试图在混同的社会大众中将自己分割开来。在大众传播时代,所有的人都混为一谈,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让混同在一起的社群开始划分疆界,与外界进行了分割,就像郭敬明的粉丝跟韩寒的粉丝永远水火不容一样,社群与社群之间也有了比较明确的界限。

未来的商业可能会形成小而美的逻辑,而不是依靠大量用户支撑的大众逻辑,因此罗振宇将罗辑思维的会员定为10万个,有了小而美的社群体,玩转起社群经济起来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罗振宇在发展10万会员的时候也使用了特殊手段:第一次招收会员只发5000个号;第二次招收会员的时候只开放24小时,但是缴纳会员费只允许使用微信支付,目的就是挑选到最忠诚的会员。

罗振宇认为愿意付钱的人相比那些不愿意付钱的人来说会更加忠诚,对罗辑思维是真爱。会员分设两级,一般的会员每年要缴纳200元的会费,而铁杆的会员则需要交1200元,目的也是找到“罗辑思维”最需要的人。

为什么只允许使用微信支付?这背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罗辑思维刚开始招收会员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微信支付,既然对罗辑思维是真爱,也就不会怕麻烦开通微信支付了。选择只开放24小时是因为罗辑思维需要的是天天准时收听的人,由此可见老罗在招收会员的时候追求的是质而不是量,并且在质的要求上也非常高。

2014年春节期间,罗振宇带领团队组织了一个“罗辑思维希望会员相亲大会”,这是用微信公众号做的线上相亲大会,在经过8天的努力之后成功撮合了十几对。在线上相亲大会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又立刻推出了罗辑思维的“天使小雏苗”,如果你能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罗辑思维的团队就可以帮你为这一桌饭菜进行众筹,限定 10人,每人出500。这样就在中国餐饮界创造了另一种游戏规则,只要你能做饭,就可以凭借做饭的经验赚到几千甚至几万块钱。

罗辑思维的团队还想到了可以当陪游,带领游客玩转整个城市;还可以帮助有手艺的人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微创作;可以帮培训师众筹客户;甚至可以教你怎么在街上搭讪、泡妞。这样罗辑思维最终就会变成一个社会化的企业。作为平台本身并不盈利,但是可以帮助平台上的人完成个人创作,收集个人禀赋资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罗辑思维就相当于一个新时代的小型交易所。

简单点来讲就是大家将项目放在平台上去做,通过平台获得资金、品牌、人格和初始用户,将所有资源凝聚在平台上做出一个东西。在未来的商业发展过程中,要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而不是利用组织的价值,社群只是发挥其驱动的作用。

此前罗振宇在腾讯举办的演讲活动中讲述了如何做新媒体,但是毕竟做新媒体的方式是无法炮制的,因此罗振宇教听众在做新媒体的时候要牢记一条口诀:临行喝妈一口奶。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大企业和大组织都处在了一种风雨飘摇的环境中,对于置身其中的人来讲,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既不应该打着大搞创业的幌子跳槽离开,也不应该跟同事之间搞明争暗斗,弄得办公室乌烟瘴气,更不应该心怀焦虑,恐惧未来,止步不前。最明智且最应该做的就是利用组织现有的资源做一件能让你在组织中脱颖而出的事,这也就是所谓的“临行喝妈一口奶”。这不仅有利于你个人的成长,也是对老板最负责任的做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翩然而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谁能玩转社交和传播,谁就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占领制高点。雕爷牛腩、黄太吉都是非常重视移动互联网社交的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中一个关键的特征就是“市场即对话”,也就是说企业之间要说人话。

3.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

随着移动互联网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原本熟知的环境被颠覆,整个世界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可能各种因素之间随机组合就可以绽开一朵美丽的花朵,此外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也失效了。不怕失败、重复创业的人反而尝到了更多甜头,因为他们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对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了更明确的定义。

总体来说,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最容易实现成功的几种因素如下所述。

(1)做小

可以将目标定在一个点上,许多企业一味地做大,但如果本身实力有限,一味地做大只会徒增企业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尽量做小而精反而会更吃香,而且发展的空间也很大。

(2)连接

未来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谁能促进连接,谁就能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就像谷歌眼镜,它能让人随时随地地在线。马云对微信的忌惮也是源于微信强大的连接性功能。

(3)通过连接构成社群

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一群人聚集起来可能会干坏事也可能会成大事,关键就在于干什么,决策者是谁。可以利用社群做基金、做风投,也可以做互联网金融。

最终面向B(Business)端的服务也会走向社群商业,可能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因为 B 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组织,但是面向 C(Customer)端的服务将是企业未来必须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