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剖析借口文化的几个症结

凯玛特公司为什么会倒闭:借口文化是公司危机的导火索

当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时,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开始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级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随后的时间里,大家好像形成了默契,推来推去的习惯愈演愈烈,问题罗织起来。

2002年1月22日,时间再没有给凯玛特员工寻找借口的机会,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凯玛特的破产有很多管理和运作上的问题,而公司内部流行的“把问题留给老板”的企业文化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推卸责任的企业文化发展到后来,竟然“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层领导那里。”(凯玛特总经理帕金语)

借口文化是公司危机的导火索。在凯玛特公司,问题一层一层逐级推到公司最高层领导,员工向上司推卸责任,急于脱身,日子一长便形成了寻找借口的氛围。当借口在凯玛特习惯化、正常化,员工互相推诿,一级级互相扯皮时,任何一点小问题都能发展成影响公司存亡的大问题。

无独有偶,爱立信公司也是因为一味地回避自己T28型手机在质量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自己失去了在中国的大部份市场份额。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曾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移动通信业。但自1998年开始的3年里,当世界蜂窝电话业务高速增长,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市场份额却从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国市场,其份额也从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上一日千里地从手机销售头把交椅上跌落下来,不但退出了销售三甲,而且还排在了新军三星、飞利浦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上,国际上很多濒危的企业一到这个市场就能起死回生、生龙活虎,但爱立信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大家都在说爱立信如何如何不好。当时,它的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更大的错误是爱立信漠视这一错误。

“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这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

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爱立信却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给爱立信以“申冤”的机会,就无情地疏远了它。

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当时,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的声明,证实了此事。至此,爱立信手机存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爱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面对问题。据当时参加报道的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爱立信广州办事处主任还心虚嘴硬地狡辩:“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

借口,借口,还是借口。借口让公司隐瞒问题,借口让公司回避问题,借口让公司不及时处理问题。T28如同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被弃于闹市之中。既然选择拒不认错,爱立信自然不会去解决问题,更不会切实地去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质量的缺陷和服务中的缺位,使爱立信输掉了它从未想放弃的中国市场。

哈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时,他的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责任到此为止。”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具有这种主动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组织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个可以赢得未来的公司,一定有许多充满责任感,没有借口的企业员工。

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代表团到韩国洽谈商务。代表团车队的先导车由于开得较快,为了等后边的车辆,暂时停在了高速公路的临时停车带。不一会儿,一辆“现代”跑车靠了过来,驾车的是一对年轻的韩国夫妇,他们问代表团的同志车辆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帮忙。原来,这对夫妇是现代汽车集团的职员,而代表团的先导车刚好是现代汽车集团生产的。

这对韩国夫妇可能是去度假,可能是看望父母,也有可能是参加朋友的派对。在非工作时间,而且上司又不在场,仅仅因为停靠的是车辆是自己公司生产的就过来询问,主动地提供帮助和服务。

他们已经把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问题都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的去工作。只有拥有强烈责任感、拒绝借口文化的员工,企业才能在日益严峻的行业形势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保证了企业的常青发展。

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种做事的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每个员工用事实将借口一一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从而为我们打开成功的通道。

员工要避免把问题推给主管,主管要避免把问题推给经理,经理要避免把借口推给总经理。要避免把自己应该处理的问题和承担的责任推卸给上一层领导,要避免在公司公司形成借口文化并让其滋生繁衍。努力抵制借口,积极行动,去处理公司当前发生的问题。

“责任盲症”:员工对企业价值缺乏认同导致借口流病

《士兵突击》中成才从参军入伍就勤下工夫,历经万难追逐进入老A的梦想,但一身本领的成才却被老A拒绝了。

面对老A的无情拒绝,成才一脸不服:“理由是什么,理由,我需要一个理由。”

袁朗:“理由是你太见外了,我们来做一个测试,你能为我们说一下钢七连的那六个字吗?”

成才呆想了半天答不上来。

袁朗说道:“不抛弃,不放弃!”

成才马上说:“这六个字我知道。”

袁朗:“是的,你知道,但这六个字从来就没有进入到你的心里。”

成才对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观在自己的意识里从来就没有认同,没有让“不抛弃,不放弃”价值观潜入他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中。他自私、精明导致他缺乏合作、患难与共的精神,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像他这样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和战友一起同生死,共命运。结果自以为聪明的他,放弃了整片森林的同时也放弃了他自己,直接导致了日后被淘汰出局。

在回原部队之前,成才对许三多说:“你是一棵树,有枝子,有蔓子;我却像一根电线杆,枝枝蔓蔓都被自己砍光了。现在,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

认同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找到自己的枝枝蔓蔓的成才,让草原五班成了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地方,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了,正因为他从思想到行动认同了“不抛弃、不放弃”,他回到了老A。

其实,现实中的“成才式电线杆”远远多于“许三多式的树”,成才需要寻回的是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而普通人要寻回的是对家、对社会、对企业的责任。

我们的家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更为温暖;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社会更为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的企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企业更有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责任是承诺,是行动,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员工对企业价值不认同,行动就无法迅速。

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员工会认为企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然不会为企业“卖命”。对企业价值缺乏认同感,就无法融入公司这个圈子,找不到归属,也得不到公司的认同。

2004年6月底,张兵要从大学毕业了。顾不得吃散伙饭,张兵跨上自行车飞一样地出了校门。他已经找好工作了,迫不及待地去适应新身份——销售经理。

可是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只待了3个月便开始马不停蹄地换工作。从南京到常州,再回南京。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换了9份工作,平均3个月跳槽一次。在他所换过的9份工作里,有6份都是销售代表职位。

张兵像很多新员工一样浮躁、叛逆、眼高手低,对公司价值观不认同、怕吃苦、缺乏合作精神。他们不知道组织是什么,对组织冷淡、漠然,没有荣誉感,总是抱着“大不了跳槽”的心理。在他们的职业字典中很难找到“适应”二字。他们要么热衷自己的工作,要么干脆辞职不干,由此造成了居高不下的跳槽率。

人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自动自发、主动参与,为公司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仅靠一些制度和口号是不足以让每一个员工都主动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的,其关键还在于内心观念和认识上的转变,要让员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发展和公司的命运是合而为一的。信仰上帝一样敬奉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我警告我们公司的人,”美国塞文事务机器公司前董事长保罗·查莱普说,“如果有谁说‘我不知道,这不关我的事’,被我听到的话,我马上开除他。因为说这话的人显然对我们公司没有足够兴趣——如果你愿意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没有穿救生衣、只有2岁大的小孩单独在码头边上玩耍——好吧,可是我不会容许你这样做的,你必须跑过去保护那2岁的小孩才行。

“同样的,不论是不是你的责任,只要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你都该毫不犹豫地加以维护。因为,如果一个员工想得到提升,任何一件事都是他的责任。如果你想使老板相信你是个可造之材,最好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积极寻找并抓牢促进公司利益的机会,哪怕不是你的责任,你也要这么做。”

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并内化为行动意识,才能让企业避免借口流病,才能积极主动的工作,才能勇于承担责任,才能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传统文化的“沙漠化”导致职业精神“营养不良”

首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请托,为8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多次直接或通过其妻刘耐雪、其子郑海榕,非法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49万余元,玩忽职守,擅自同意降低药品审批标准,滥发药品文号。

郑筱萸肩上,本应挑起保证13亿中国人用药安全的重于泰山的责任,他却使无数滥竽充数的所谓新药以高昂的价格陆续粉墨登场,一方面掏空了老百姓腰包,另一方面让老百姓饱受假药、劣药欺骗之苦。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郑筱萸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郑筱萸在药监局领导的位置上收受贿赂,签发不符合标准的药品生产批文;在法庭上企图逃责,推说那些贿赂是送给他的妻子、儿子的……从这些托词中不难发现,他丧失的不仅是责任感,还有传统文化中被称之为“良知”的东西,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心。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在社会上打拼,依靠胜人一筹的处世手腕、精明强干的办事方法,精湛的专业技能等,固然可以出人头地,取得骄人的业绩。但如果没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等做为支撑,他或公司都很难被消费者认可。

传统文化是孕育优秀品质与道德情操的沃土。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帮助人树立崇高理想;“穷而弥坚”锤炼人的坚强意志;“明德知耻、尚礼守信”规范人的道德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济天下”表达了合理的处世原则;“学不可以已”更与现代“终生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建构了人的精神素质和人格理想。儒家所倡导的德治,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精神,等等,超越时空而亘古常青。

当下,重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侵袭让人们渐渐失去了沉静、安宁的心态,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式微,人们的急功近利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倡导人文精神并不是无关宏旨、附庸风雅的小事,而是关系我们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大事。

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刘海洋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结论是他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动物受到了伤害,社会得到了警示。关爱之心不可或缺,怜惜之情不可或无。

人文精神提倡尊重人、关爱人及人的情感思维、帮助人,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对理想、信仰和价值实现的执著。人文精神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定向、凝聚、激励和推动的重要作用。企业培育员工人文精神,就是要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要忠于自己的公司,忠于自己的顾客;大力弘扬企业社会责任精神,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让市场活在顾客的心中,受顾客青睐,才能生产出畅销的产品。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历史上,闪耀着无数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精神的故事;在今天信仰危机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提传统人文精神。传统人文精神中包含的诚信、责任感、使命感,这也是公司员工本身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特殊的专业技能,必须把人文精神内化为职业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人文精神的修炼,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海尔对公司员工要求“海尔应像大海,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我们对社会和人类真诚到永远,社会才会承认海尔到永远”。

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的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按照当时的销售行情,这些电冰箱稍加维修便可出售,但是,厂长张瑞敏当即决定,在全厂职工面前,将76台电冰箱全部砸毁。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等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于是职工们纷纷建议:便宜处理给工人。

张瑞敏对员工说:“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最后我们生产的可能都是有问题的产品。面对消费者,我们的良心何在?在制冷行业,我们的职业精神何在?今天不砸冰箱,明天别人就会砸我们的工厂。

张瑞敏果断地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而且是由责任者自己砸毁。很多职工在砸毁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平时浪费了多少产品,没有人去心痛;但亲手砸毁冰箱时,大家都感受到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因此痛心疾首。

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通过这种非常有震撼力的场面,海尔培育了公司员工对产品负责的精神,树立了职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现在,海尔已经是一个享誉世界的跨国集团,产品行销世界。

人文精神内化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就能帮助员工把握前进方向,特别是在商业诱惑与专业精神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能够抵御商业诱惑和把握前进方向,不要沦陷为纯粹的追利的人。如果整个企业缺乏责任意识,到处弥漫着一种“无所谓的文化”,这时就需要管理者像张瑞敏先生那样举起“大锤”,痛下猛药。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了北宋理学家张载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作为公司员工,如果缺乏人文精神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对社会和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相反,如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那么他们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榜样的力量,会成为推进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根不植,枝难茂: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员工责任精神的缺失

社会责任缺失,企业就不会有高度自觉的理性市场竞争理念,员工在一个不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导致不能培育员工合作共赢的思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企业就不会有高度自觉的诚实守信原则,从而导致员工缺少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文化习惯,导致员工的人格、职业修养的缺陷。根深才能枝繁叶茂,只有企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培育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责任感是需要培养、管理和引导的,没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没有拥有责任感的员工。

“冠生园”是中国的名牌老字号,它一向以质量上乘、诚信经营而广受消费者好评。但就是顶着这样响当当的老字号的企业——南京冠生园食品企业,却在新闻媒体的一次“陈馅事件”的曝光中破产倒闭。

南京冠生园把过期的食品用料“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这个行为在南京冠生园看来,并不是件多大的事。

在“陈馅事件”被煤体曝光后,企业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媒体害了企业”。面对公众和媒体对产品质量的强烈质疑,该企业先是辩称这种做法在行业内“非常普遍”,随后又匆忙发出了一份公开信继续狡辩,在所有的补救措施中,唯独没有向消费者作出任何的道歉。正是这没有任何忏悔之意的行为,不仅令消费者更加寒心,也进一步使企业自身信誉丧失殆尽。

在企业破产倒闭后,企业依旧对媒体耿耿于怀:“好端端一个企业要不是媒体曝光,怎么会倒?”

冠生园严重丧失社会责任对员工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导:企业破产倒闭后,冠生园公司的经理、员工也将企业破产的原因归咎于媒体曝光,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个人责任精神懈怠、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才是导致企业倒闭的最根本原因。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如果企业和员工没有对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基本负起责任,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就会毫不留情地抛弃企业和企业的产品。

三角集团在国内轮胎行业排第一位,在世界轮胎行业排第十二位。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上,得益于企业责任的建设。三角集团最重要的体会是,企业发展必须注重环境的建设。碳灰污染在前几年给三角集团造成很大的压力,近几年企业先后投入上亿元进行环保方面的建设。通过建设,企业已经完全能够融入威海青山绿海的环境中去。说到收益,不久前一个美国公司参观厂区后说:“我们不用进行商务谈判了,三角企业能这么好地融入青山绿海中,我对你的企业已经完全信任了。”

三角集团员工和企业对社会责任孜孜以求的精神赢得了客户的心,自然能赢得客户的订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背后,站着一个个负责任的员工。员工是公司形象的代言人,也是提升公司形象的关键人物。长虹公司和的员工对社会和人民的爱让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热血沸腾。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当天晚上,长虹董事长赵勇便带领500多名长虹员工到达北川县,展开了救助行动,成为第一批抵达北川的救援队。

当天,长虹新能源公司,将库存中的数百只LED手电筒和数千只电池提供给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及长虹前往北川的500多名救援人员。

15日,为了配套外界捐助的收音机,长虹将经销商订好的20000多只电池捐出来。

17日,长虹集团向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捐赠40000只七号电池和2000只五号电池,价值10万元。生产长虹手机的国虹通讯捐赠1000台4000毫安的长动力手机。

截至5月18日,长虹以集团名义向灾区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加上员工捐款,共计1222万元。

5月18日晚,长虹集团很好地安置了北川中学幸存的1300多名学生和100多位老师。长虹集团把北川中学幸免于难的师生全部接到了他们的培训中心,并安排人员照顾。

长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期待的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长虹一定会提供更多性能优良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而消费者也会用积极的购买行动来回馈企业,表达他们对一个有责任感企业的推崇。

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的社会责任:如海尔“应像大海,为社会、为人类出应有的贡献”;沃尔玛提倡“我是社区一分子”;麦当劳体现“食品、欢乐、朋友”;迪斯尼“给人们欢乐”;默克“挽救和改善人类生命”。企业使命的最高境界与社会责任是一致的,对员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和人类真诚到永远,每一个员工在为企业创一流效益才能得到社会丰厚的回报。

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非道德苛求,它不过是企业应当自律的基本内容。企业只有自律,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融洽的社会环境中获得长久的发展。责任是恒定的,只有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对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员工才能把责任意识转化到产品的良好质量,消费者在消费放心的产品的同时回馈企业。企业经营应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善待员工,保障他们的权益;采取行动关爱弱势群体,倡导并践行一些普世价值观;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偷税漏税;不做虚假广告,不非法用工,不拖欠货款。

企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好自己的工作,不让自己的责任在责任转移到其他同事或者企业组织内外。守住自己的责任,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才是真正的对自己负责。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为企业创造利润,建立持续竞争优势,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家实现个人追求和价值,树立个人形象的最佳途径。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也造成了员工的频频跳槽,眼高手低。企业有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就能积极带动员工树立责任精神,督促他们在每一道工序上坚守岗位,认真敬业、脚踏实地地工作。

现代企业借口文化的几个症结

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掩饰失败,和懒惰的习惯一样古老,而且是成功的致命伤!那为什么人们还乐此不疲?答案很明显:这些借口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借口是因为习惯思维

张明是公司里的一位老员工了,以前专门负责跑业务,深得上司的器重。只是有一次,他手里的一笔业务让别人捷足先登抢走了,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事后,他很合情合理地解释了失去这笔业务的原因:那是因为他的腿伤发作,比竞争对手迟到了半个钟头。第一次,上司比较理解他,原谅了他。他庆幸自己的明智,如果没办好,那多丢面子啊!但如果有比较好揽的业务时,他又跑到上司面前,说自己脚不好,要求在业务方面有所照顾。

当曾文也觉得张明找的借口合情合理的时候,他开始效仿张明,当曾文知道有一宗费力不讨好、比较难办的业务,便以手伤找借口推掉了。以后,每当公司要他出去联系有点棘手的业务时,他总是以他的手疼得不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作为借口而推诿。

慢慢的,公司大部分人都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寻找更合理的借口身上。大家碰到难办的业务能推就推,遇到好办的差事能争就争。

时间一长,公司的业务成绩直线下滑。

一个人,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这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希望,这些借口也形成一个个台阶,让他们顺着台阶自然而然地走进无法翻身的无底深渊。

借口是惯性思维。许多找借口的人,在享受了借口带来的短暂快乐后,起初有点自责,可是,重复的次数一多,也就变得无所谓了,原本有点良知的心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为找借口而找原因,是员工为自己成功道路埋下的一颗颗地雷。

借口是相互推诿

一天,一对年轻夫妇顶着瓢泼大雨来见智者。原来这对夫妇家的房子早就漏水了,如今被雨水猛烈冲击,家里的许多东西都被淹了。

这对夫妇不断争吵,互相埋怨,他们来找智者的目的就是让智者评一评到底是谁使家中遭受如此严重的灾难。关于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吵了一整天。

智者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是互相埋怨,而是齐心协力地及早解决问题,如果你们把争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修补房子上,那你们今天就可以在房间里享受家庭的温馨了。”

与其把时间花在相互推诿上,不如去修补漏洞。从行动效果来,你既巩固了一段美丽的感情,赢得了爱人的心,同时也给了彼此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温暖的家,何乐而不为?

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7月21日下午是最后宣言通过的日子,周总理嘱咐当时的新华社记者下午不必去开会了,就在别墅里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等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即改即发,等全文发完,就大功告成了。

记者听从总理安排,每等来一个电话,就改正一段,然后用剪刀剪下来送往电台。由于记者的办公桌靠窗,原稿又打在极薄的纸张上,被剪成一段一段的原稿有的被风吹走了,记者没注意,以致发回北京的电文比别的通讯社发的少了好几段。

当发现这个问题时,《人民日报》已经印了24万份。总理知道后,非常生气,发了很大的火。可是当记者怀着极其惶恐的、等着挨批评的心情赶到时,总理只是淡淡地说:“你来了,我气也生过了,火也发过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北京还等着呢。”在向中央亲笔写的电报里,总理一个字也没提到记者,只说他自己“应负失职之责,请中央给予处分”。

正是因为周总理敢于负责,对工作认真,不找借口有强烈责任感,做好了很多大事,也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

“我不是搞这个的,这项工作我完成不了!”

“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你应该找别人!”

“他们做决定时根本不听我说的,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诸如此类的借口都是推卸责任、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我们就能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成长。如果出现问题后一味掩藏、推卸责任,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更棘手。

借口是放弃

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一个没有责任感,把找借口当成习惯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拒绝找借口,勇敢向一切或困难挑战。

借口是掩饰

罗斯福总统在1912年的时候,曾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集会上,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当地人发表了一篇演讲。当他在这篇演讲中说到女子也应踊跃参加选举时,听众中忽然有人大声喊道:“先生!这句话和你五年前的意见不是大相径庭了吗?”罗斯福毫不回避或者掩饰,而是聪明地回答道:“可不是吗?五年前,我确实另有一种主张,现在我已深悟我那时的主张是不对的!”

他的这种坦白、毫不掩饰的回答,不但使那位问话的人获得了满意的答复,也使其他听众丝毫觉察不出他有什么不安的情绪。

罗斯福总统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对于我们处理自己工作中的过失有着很重要的启示。当我们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它们。

用借口装面子掩饰实际上就是爱面子爱过了头。这样做害人害己,为祸不小。员工都应勇于和爱面子的虚荣心作斗争,切勿成为“面子”的俘虏,否则只能一无所成。有些时候,不为面子所限,抛开借口,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憾,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比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借口犹如海洛因,这种东西刚用时能有镇静安神之功效,让人产生美好幻觉。然而用久了,不仅会产生依赖感,而且还有腐蚀神经和肌体的副作用,继而摧垮一个人的精神和意志。因此,为了个人的前途,为了美好的未来,杜绝借口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