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驱逐舰全史:1898-194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鲶鱼”级(Coм)驱逐舰

和法国人、德国人的态度相反,由于皇家海军的建造订单就已经让很多英国船厂应接不暇,而俄国人有过来往的亚罗公司和索尼克罗夫特公司此刻却正忙于日军联合舰队的驱逐舰建造工作,故此英国人似乎对于帮助俄国人建造舰船并不十分热情。最终只有莱尔德兄弟公司按照英国皇家海军“鹌鹑”号(HMS Quail)驱逐舰为样本的设计方案获得了俄国人的肯定。1898年9月4日,莱尔德兄弟公司的法定代表约翰·莱尔德(John Laird)与技术委员会达成一致,由莱尔德兄弟公司在十六个月内为俄国人建造一艘驱逐舰。

1898年10月建造工作正式开始。“鲶鱼”号驱逐舰是整个海外建造的驱逐舰中舰身最长的一型,其长宽比达到了9.91∶1;舰身内部共被水密舱壁分出10个隔舱。除此之外该舰在设计上并无太多亮点,这也突出了英国人在早期驱逐舰设计时简单实用却又中庸的风格。而在武器选择上,英国人也沿用了和法国人一样的火力配备。1899年7月15日该舰正式下水试航。由于最初的26.7节测试航速低于俄国人希望的27节,英国人不得不对舰船重新进行机械动力改进。直到1900年7月,英国人才完成了全部试航工作;“鲶鱼”号于8月离开位于伯肯黑德的莱尔德兄弟船厂并于9月中旬抵达喀琅施塔得加入波罗的海舰队。

1901年4月“鲶鱼”号驶抵旅顺港加入第一太平洋舰队服役。1902年3月初改名为“战斗”号(Бoeвoй)。1904年2月11日在巡逻中与“守护”号相撞,由于碰撞处被严重撞裂,该舰只得返回港口进行一个月的修理工作;7月23日在行动中重创日军“三笠”号战列舰不过自身也因被日军的鱼雷击中而受损严重,之后“战斗”号被拖回港内;不过修理工作由于战事密集而一直没有完成。1905年1月2日为避免被日军俘获而自沉于旅顺港内;两个月后该舰被日军打捞上岸并最终解体。

驶离伯肯黑德码头的“鲶鱼”号驱逐舰。

驶往旅顺港的“战斗”号,采用粗细间隔的四烟囱舯部布局。照片中依稀可见二号烟囱侧的47毫米速射炮。

进入最终试航验收阶段的“鲶鱼”号,照片摄于1900 年。

旅顺港外的“战斗”号,照片摄于1902年底。

正在旅顺港内接受维修的“战斗”号,照片摄于1904年7月底,实际上,损毁严重的“战斗”号直到1905年也没能完成维修。

1901年时的“鲶鱼”级驱逐舰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