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介绍
“布拉科夫中尉”号(Лeйтeнaнт Бypaкoв)驱逐舰(原清政府“海华”号驱逐舰)
早在1896年当时的清政府曾向德国希肖船厂订购四艘小型战舰“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号并将其定性为“高速鱼雷炮舰”,而德方资料则将其定为Torpedoboot,直译就是鱼雷艇,实则也可以理解为英国人早期的鱼雷艇驱逐舰。“海龙”级驱逐舰的外形秉承了德国人一直以来的简洁风格,采用早期德国设计小型舰只所惯用的舰艏倾斜式设计,采用双桅双烟囱整体布局,两座356毫米鱼雷发射管分别位于两座烟囱之间和二号烟囱与后桅之间。在火炮配置方面,德国人根据清政府的实际要求在前桅、二号烟囱与艇艉两侧各安置三门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该级舰于1898年底开始进入试航工作,首舰“海龙”号载煤25吨时的最大航速竟达到35.2节,而在煤舱全载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近31节。1899年“海龙”级相继驶抵天津并交付清政府。
1900年庚子事变中大沽海防要塞遭到八国联军围攻,而此时“海龙”级的四艘舰均在大沽船厂进行修理工作;由于八国联军错误地认为这四艘驱逐舰均具备作战能力遂派兵前往抢占。最终清兵寡不敌众,四艘驱逐舰悉数被缴,“海华”号管带饶鸣衡也不幸阵亡。列强经过谈判协议最终决定将“海龙”号分归英军,易名“大沽”号(Taku)并驻扎在香港,1916年10月25日被出售;“海青”号归德军所有,易名“大沽”号(Taku)并驻扎在青岛,后发现锅炉无法使用遂于1914年6月13日除役,同年由于日军进攻青岛,该舰9月28日在胶州湾被德军水兵自沉;“海犀”则归属法军,同样易名为“大沽”号(Takou),后派往越南西贡, 1911年9月30日退役;而“海华”则归于俄军,起初更名为“大沽”号(Taкy),后再次改名为“布拉科夫中尉”号(Лeйтeнaнт Бypaкoв)并驻扎在旅顺口。
在日俄战争开始前,“布拉科夫中尉”号两次接受修理和改进工作,主要是在舰艏加装一门75毫米“贾纳”火炮,并将原先两门356毫米鱼雷发射管统一换成381毫米口径。随后开始的日俄战争中,该舰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巡逻和联络使用。为了提高航速,舰上的五门“哈奇开斯”速射炮也被拆去以减轻舰体重量。1904年7月24日,该舰停泊在旅顺东港外时突然遭到日军舰只偷袭,毫无准备的“布拉科夫中尉”号被日军“三笠”号战列舰上小型舰载鱼雷艇射出的鱼雷击中舯部而严重受损,第二天便沉入水中。俄军随后开始对该舰进行了打捞,但考虑到日军参与封锁作战的舰艇可能发起的攻击而被迫放弃。7月29日该舰舰体被俄军自行炸毁。
正在打捞上岸的“布拉科夫中尉”号舰体,由于担心日军舰只的偷袭,该舰最终被俄军自行炸沉。
“海华”号驱逐舰线图
基本尺寸:舰长59米,舰宽64米,吃水255米排水量:正常230吨/满载280吨最大航速:336节
巡航能力:2100海里/14节动力配置:三缸式直立往复蒸汽机2台2轴功率5000马力,4座“希肖”型锅炉载煤量:67吨
武器配置:1×75毫米“贾纳”火炮,6×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2×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57人
刚完工后不久的“海龙”号。
日俄战争前拍摄的“布拉科夫中尉”号,注意一侧的47毫米速射炮仍旧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