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电子文化起源和发展(5)
真正的电子乐器应该是法国作曲家兼电气工程师莫里斯·马尔托诺于1928年发明的。他虽然也是利用电子真空三极管振荡器产生乐音,但他是用键盘控制音阶。到了20世纪40年代,电风琴、电吉他在美国相继诞生,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研发电子乐器的兴趣。1955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合成器,它能产生多种乐音,使电子乐器在传统乐器的家族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明,电子乐器所用电子元件的小型化、集成化程度提高了,加上技术进步,各种电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子乐器的音准和稳定性也不断提高,电子乐器在民间开始普及。典型的电子乐器主要有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这也是当今电声乐器的主流。
当台式电脑开始普及后,电脑辅助作曲软件的开发在专业作曲者的电脑上广泛使用,并发展成以电脑作曲加录音的MIDI录音棚。现在,专业作曲人员作曲时,通常是先在电脑上制作小样,修改满意后,再用MIDI加乐队进棚录音。电脑作曲功能还广泛应用到少年儿童用的电脑游戏机上。只要调到电脑作曲菜单上,随意输入乐谱,电脑便及时为你奏出音乐来,其节奏快慢音高音韵可自由调节。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成熟,标志着电声乐器日臻完善,其作用已由一般性的休闲娱乐为主,发展到休闲娱乐和艺术相兼容的阶段。电脑音乐设备基本上是作曲家或音乐制作人的专业设备,算是电声乐器中的高端产品,不是非职业人员和青少年业余爱好者使用的电声乐器。
我国电声乐器的研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起步。1958年,北京邮电学院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电子管单音风琴。1965年,上海国光风琴厂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晶体管电子风琴。1979年,北京乐器研究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合成器,它能模拟管风琴、钢琴、长笛、长号、单簧管、双簧管、大提琴、小提琴、吉他、高低音架子鼓等23种乐器音色。此后,北京、上海、成都、天津、营口、常州、南通、太原、如东等地相继研制出不同规格、不同性能、不同档次的电子琴。随着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全国各地生产电子琴的厂家一度发展到二百多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专业文艺团体纷纷举办各类电子琴培训班。中、小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荐中、小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电子琴培训。放学后,家长和青少年朋友,甚至儿童背着大大小小的电子琴参加培训的情景,成为当时城镇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一股电子琴热在中国风起云涌。国产电子琴以年产几百万台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量涌向市场。
当时,20世纪50后、60后的青年生育的子女相继成为少年儿童,父辈们的在“文革”时期受到的教育不全面,尤其是音乐教育更加缺失,许多年轻的父母则把这份希望寄托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加上城镇居民中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胎,一家三代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对当时儿童的早期艺术教育特别用心。由于家长音乐修养普遍不高,加上当时社会经济的限制,一般家庭只能购买国产电子琴。那时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一台的国产电子琴的质量大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以至于1987年全国国产电子琴质量评比几乎流产。音乐界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至今令国人称赞。
不合格电子琴扼杀少年儿童音乐天赋的评论屡见报刊和广播电视,理智的家长们开始有些质疑,国产电子琴迅速滞销。在优胜劣汰中,原来的二百多个厂家要么转产,要么停产,要么合并,只剩下几十个厂家,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微电脑技术应用到电子琴中,国产电子琴的质量和性能大幅提高。国产电子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进口电子琴主要以雅马哈和卡西欧电子琴、合成器占据中国的电声乐器市场,其性能、质量受到音乐界和青少年儿童的广泛好评,成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首选。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市的交际舞厅蓬勃发展。相关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会、俱乐部、公园纷纷开办舞厅。为舞客演奏的乐队大部分采用电子合成器、电贝斯、电吉他、架子鼓等组成的电声乐队,这些演奏员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当时一般干部职工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收入。这无形之中促进了青少年学习电子琴、电吉他、电贝斯的积极性。电声乐器热曾一度在城市青年中出现。到了20世纪末,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建公园、修广场免费对社会开放,新开发的小区配套有小广场或社区活动中心,人们转向街头巷尾开展“晨晚练”,用一套音响播放磁带和光碟伴舞。经营性的舞厅绝大多数关门转向,学习电声乐器的青年不断减少,所以,电声乐器热开始降温趋于常态。
当我国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普遍提高后,家长对青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已转向多元化。学钢琴、学管乐、学民乐的人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一哄而上生产电子琴,学习电子琴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家长已经理智的按照青少年的兴趣和音乐爱好学习各种乐器。
第七节 互联网完成了电子文化的全面普及
有了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才会形成计算机(电脑)网络,有了微型计算机(微电脑),计算机网络才有普及的可能。被世人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巨型计算机使用了1万7千多只真空电子管,相关的电阻、电容、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近10万个,整机占地170平方米,高2.75米,长30米,重30吨,耗电量为174千瓦。显然,这种庞然大物只在少数发达国家的军事和科研领域应用,根本无法普及。值得提及的是,研制这台电子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分别是时年36岁的物理学家莫契利和时年24岁的电气工程师埃克特。提出电子计算机结构体系和存储程序的是大数学家冯·诺依曼,他的方案一直沿用至今,被世人称之为“电脑之父”。
到了20世纪50年代,称为第二代的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了,这使得电子计算机从军事、科研领域向其他领域迈进,提供了技术设备的基础。
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随着集成电路的发明应运而生。1971年,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微处理器芯片,并开发出MCSG4型计算机。这就是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比照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而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价格低、功能强、应用广等特点。例如: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为了将近10万元器件连接成一个整机,仅焊点就有50万个,平均每7分钟就出一次故障,非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启用。并且该机只用于数学计算,为了完成不同任务,是用改变输入连线的方式改变计算程序,没有几十人的配合便无法操作。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虽比第一代有很大进步,但因晶体管的热敏性,工作不稳定,对环境要求高。只有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是在微处理器等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将数学计算和文字处理集于一身,将用途从军事科研的弹道分析计算机,扩展到工商业经济等领域。因此,人们将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将电子计算机简称“电脑”。这说明电子计算机已部分地替代了人的脑力劳动。
早期的电子管计算机,型号单一,数量不多,几乎是每个型号只研制一台,用于专门的科研领域。需要运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者则亲自到机房上机操作。到了1954年,利用终端设备和电传打字机,使用者可以在远离机房的地方给计算机输入程序,其计算结果又从计算机送回并打印出来。虽然,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样可以形成网络,今天看起来,这便是现代网络的开端。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怎样将计算机甲上的资料,用到计算机乙上去呢。或者让多台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现实的需要向电子计算机的专家们提出了新的问题。1968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正式确立了这个研究项目。1969年,以4个电脑站相互联结的实验型电脑网络分别在美国的加州大学和内华达州联结成功。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脑网络随着微电脑的产生而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个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电脑网络,在各国高科技系统首先形成,使用这些网络的人自然是科技精英,如高级科研人员、大学的部分师生、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的应用仍然限制在军事科研领域。
20世纪80年代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发成功,为第四代计算机的研制创造了条件。1982年,286电脑问世。1985年,386电脑上市。1989年,功能更强的486电脑上市。1995年,以奔腾微处理为核心的586电脑上市,开创了微电脑应用的新时代,它集计算、文字、音响、图像处理于一身。伴随着微电脑功能的增强、价格的降低,以及各种输入法的研究开发成功,微电脑开始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普通家庭,使用电脑的人群从科技人员普及到大中学生和机关干部以及普通居民。电脑软件的开发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不断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使得电脑联网从单位、企业内部逐步扩展到某一领域。局域网扩大为城域网,城域网又扩大为广域网,通过通信协议实现全球计算机网络联结的互联网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