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电子文化起源和发展(6)
各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建设。美国一直在领引着互联网的发展。1981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实施网络计划。1982年,日本着手全国高级信息网建设。我国于1986年开始制订有关信息技术规划。也就在1986年,机械工业部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大学合作,开通了中国学术网,该所于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和大型科研机构、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纷纷在内部实施计算机联网。科学家和文学家陆陆续续将微机搬进了家,作家换笔成为时尚。当时,许多作家拿着几百元工资却用着1万多元的电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也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室和微机房,可惜,大多数微机只用于打字或财务统计。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脑已进入中国普通居民家中,许多有志之士积极倡导开设国际互联网。1994年4月,中国和美国相互批准国际互联网与中国联通,中国科学技术网第一次与国际互联网直接联结。1995年,南京开通公众网,免费向在南京的科学院院士家中联通。同年5月17日,在世界电信日的当天,邮电部向国内公众开放互联网。1997年8月,中国信息网开通,所设科技、商贸、企业、教育、文化、生活、图书、政策法规等近百个中文信息库,免费为社会服务。到1999年,我国政府各部门加速网站建设,许多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开始上网。从20世纪90年度末开始,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05年8月,中国的网民达九千多万人,并且有68%的网民在家中上网。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5.64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42.1%,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台式电脑为3.8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步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到2013年,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总量将突破8亿大关,很多青少年在一天的时间内,于不同的地方,分别用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上网。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和网络建设上几乎与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为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时至今日,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无边无际的国际互联网,遍布世界各地。随着电脑在家庭和办公室的普及而进入发展的成熟期。电脑网络包罗万象,是一个发展无限、研究无穷、前途无量的电子文化新领域。
第八节 智能手机开创了电子文化的广阔天地
说起智能手机首先还得从电话机的发明谈起。自古人们就有远程传递信息的需求。古希腊一位名叫马拉松的人,徒步长跑几十千米去传递信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特意举办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以促进大众长跑运动的发展。在中国,周朝就开始利用烽火来通报敌人入侵信息,当敌情发生时,在烽火台白天施烟、晚上点火,而且台台相传,递送信息。古希腊采用人长跑的方式快速传递信息,古代中国则用烽火快递信息。
19世纪初,有许多科学家进行电磁技术的研究。美国画家莫尔斯于1832年对电磁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的研究,于1837年发明了电报编码法,并研制出能传送这些电码的电报机,历经坎坷,于1844年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城之间架设了世界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当年5月24日,他利用这条线路,从华盛顿国会大厦向巴尔的摩城发送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其内容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美国开始用电信的方式传递信息。
既然能利用电磁技术传送文字信息,能不能利用电磁技术传递声音信息呢?欧美国家有不少科学家提出过电话的设想,也有不少工程师开展了电话机的研制。原本一直从事聋哑人教育的青年教师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具有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对声学理论研究颇有心得。他深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他不懂电磁技术。为此,他虚心学习,并请青年电学工程师托马斯·沃森当助手。1873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在波士顿司法大街109号的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们研究的多路电报机。当时,沃森房间里的电报机上的一个簧片被粘在磁铁上,当沃森拉开该簧片时,在贝尔的房间里的电报机上的簧片振动起来了,同时发出了声音,这个声音虽然很微弱,但就是这个声音,让他们看到了电话的黎明。经过深入研究,他们于1875年6月3日制成了电话机。1876年2月14日,贝尔向美国专利局提出电话专利申请。1876年3月7日美国专利局批准了贝尔的专利申请。电话专利权的成功申请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研究工作的激情。1876年3月10日,贝尔、沃森分别在他们的房间做实验时,沃森听到了贝尔从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沃森,到这里来,我需要你来帮一下”。原来,贝尔把做实验用的化学电瓶里的酸性物质泼到自己身上了。沃森听到世界上第一句用电话传来的人声,喜出望外,贝尔却因为喜悦消除了因硫酸泼到腿上产生的疼痛感。
1877年,商用电话投入了使用。波士顿的一家银行,租用了贝尔的两部电话机,每部电话机是由一个内装送话器和受话器的木箱,打电话时,双方必须交替地讲话和听取电话。
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架设了世界上第一条320千米的长途电话线路,并于1880年,成立贝尔电话公司。从此,电话进入各种机构用于办公联络,进入千家万户,用于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
1876年2月14日,就在贝尔提出电话专利权申请后的两个小时,一个名叫E格雷的人也到专利局去申请电话的专利权。E格雷不仅在时间上晚了贝尔两个小时,而且,电话机的送话是利用送话器内液体的电阻变化传递声音电信号,受话器则与贝尔的受话原理一样。美国专利局最终批准了贝尔的电话专利申请。
1877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又取得了碳粒送话器的发明专利。当时,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西南联合电报公司,曾买下了爱迪生的碳粒送话器的专利权和E格雷的受话器的专利权,以便与贝尔的电话公司抗衡。贝尔电话公司与西南联合电报公司因此而产生了电话专利权之争。
参与电话专利权之争的还有1845年移居美国的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梅乌奇非常喜爱电生理学,早在1862年前,他就制作了几种“远距离传话筒”。由于长期从事这项技术的研究,耗尽了他的全部积蓄,交不起专利申报费用,连每年10美元的“保护发明特许权”的保护费都交不起。到了1874年,他将“远距离传话筒”邮寄给美国西南联合电报公司,希望直接卖给这家有实力的电报公司开发“远距离传话”业务。在没有得到该公司答复的情况下,梅乌奇向该公司写信,要索回所邮寄的“远距离传话筒”,却没有下文,样品也无影无踪。当贝尔1876年成功申报电话专利权后,梅乌奇曾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诉讼,由于法律证据不足,直到1889年梅乌奇去世,该案也没有了结。
西南联合电报公司和贝尔电话公司的电话专利权之争,最后以协议方式解决,即:17年内西南联合电报公司每年从贝尔电话公司收入中分成20%,西南联合电报公司则承认贝尔公司的电话专利权,并不再从事电话业务。而梅乌奇的“远距离传话筒”则由于在美国的意大利人的极力争取,并提供了当年梅乌奇在美国的意大利文媒体上,关于“远距离传话筒”的报道的文章等材料,2002年6月15日,美国议会通过议案,认定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
这场电话专利权之争对青少年儿童有什么影响呢?它告诉我们,除了要敢为人先,还要捷足先登。
电话发明后,1878年1月28日,美国的新哈芬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电话局,拥有21个用户。西欧各国也相继成立了电话局。到1880年,美国的电话用户就已达到60873个。到1980年,全世界拥有电话机5亿多部。随着电磁技术、电子技术、微电脑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话经历了碳粉话筒、电磁电话机、手授电话机、人工交换机、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机、数字电话机等发展历程。
自从电话诞生后,人类实现了远距离通话的梦想。可是,人们在没有电话机的地方仍然感到通信不便。在室外,在轮船、飞机、汽车、火车上,人们无法进行远距离通话,许多人设想把电话移动起来。尤其在战场上,迫切需要无线通话。1940年,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出报话机SCR300,重16千克,通话距离约16千米。1942年,摩托罗拉公司又研制出“手提式”对讲机SCRG536。这些都是机对机的调频通信设备,只能单边通话,送话时听不到对方讲话,通话者自觉而默契的交替讲话。1946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的移动电话,由于体积太大,需要车载,不便于携带,也就未能实现商品化。1950年12月3日,爱立信科研人员利用瑞典电信的移动通信设备,拨打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移动电话。
真正称得上移动电话的手机,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研制的无线电话。其发明者是工程师马丁·库帕。他于1973年4月的一天,拿着比一块砖头还大的无线电话,站在纽约的街头,向贝尔实验室研究移动电话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打电话,并告诉对方:“我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事实上,库帕是在向他的竞争对手宣告,摩托罗拉公司的手机已研制成功。
1979年,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商用通信网在日本开通。1981年,世界上第一个移动通信网相继在沙特阿拉伯、瑞典和挪威开通。
有了通信网络,手机才有实用价值,从此,手机在商界迅速普及。手机普及了,移动通信网才会进一步发展。随着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手机便迅速在社会各界广泛使用。国际电信联盟颁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球手机用户已达到52.8亿。
1900年,中国的第一部电话在南京开始使用,上海和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有16部电话投入使用。到1949年,中国的电话有26万部,普及率仅万分之五。1978年,中国电话容量仅359万门,用户214万户,电话的普及率为万分之三十八,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生产大队安装有一部手摇电话机。当时,中国的电信技术相对落后,设备陈旧,人们打电话难,打长途电话更难,在县城的电信局经常出现排长队打电话的情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信需求大增,政府加大了基础电信设施建设,各地电信局纷纷利用高新技术设备,扩大电话容量,同时从政策层面上允许私人安装电话。1990年以后,私人住宅电话更加普及,到2003年,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22562.6万户。后来,由于移动电话的普及,中国的固定电话的增幅一直徘徊不前,2007年为22064万户,2008年降为20835万户,2009年为18856万户。固定电话开始被移动电话、网络通信部分替代。
1987年,中国引进了第一代模拟手机通信系统。由于当时社会上的手机使用者大多是改革开放之初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群,人们习惯将移动手机称为“大哥大”。1994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内数字手机通信系统,第二代手机通信开始普及。2008年4月,中国开始启动3G手机的商业通信。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家国有大型通信企业,发放了第三代手机通信的营业执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手机用户在2010年1月迅速攀升至7.566亿户,2011年2月达到了8.59亿户。
从手机的发明和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代手机通信系统使用的是无线电调频技术,靠不同的频率来区分不同的手机用户,每部手机占用一定的频段,因此,第一代手机通信系统容量有限。并且,第一代手机通信系统是在无线电台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调频电台就能收到手机使用者的通话,因而,保密性不强,并且通信效果不稳定。其手机的电磁辐射量较大,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第二代手机使用GSM网络系统,靠极其微小的时差区分手机用户。由于手机用户在近十年来发展太快,一种靠编码来区分手机的CDMA网络系统诞生了,这就产生了第三代手机3G。3G具有上网速度快,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强,电磁辐射小的特点。到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已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对于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说,使用手机上网更为廉价和便捷。随着3G和4G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用户能浏览网页,下载歌曲,观看电影、电视,并能进行视频通话。3G手机不仅仅是移动通信工具,而且是一个移动式的电脑网络小终端,是一个掌上魔机,它已经打造出了电子文化发展的新平台,它还将进一步打造电子文化的广阔天地。
综上所述,广播开创了电子文化的新纪元,电视推动了电子文化的大发展,电子游戏激发了电子文化的热潮,电声乐器打开了电子文化的音乐之门,互联网完成了电子文化的全面普及,智能手机扩展了电子文化的广阔天地。时至今日,电子文化体系已经建立。电子文化以声、像、光、色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听广播、看电视、欣赏影视、玩电子游戏、唱卡拉OK、演奏电子乐器、电脑上网、手机下载、微博等等新型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以满足自我参与、自我休闲娱乐、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新型文化,是电子技术与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
电子文化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它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变更文化活动内容,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群众文化娱乐的繁荣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已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甚至威胁着国家文化安全,在未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时空,在社会文化体系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