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与汉语句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语气句类观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

传统句类观之所以存在严重的缺陷,就在于以语气为纲来划分句类。一方面对句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缺乏科学认识,另一方面,囿于从语气角度来考虑问题,把语气和句类混为一谈,将句子的语气等同于句子的交际功能。

从马建忠、黎锦熙以助字(语气词)为纲到章士钊、何容等以句子的语气为纲再到三个平面理论以句子的交际目的或用途为纲,句类划分经历了从词法平面到句法平面再到语用平面的过程,可以说,在对句类性质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然而却一直没有摆脱“语气”的束缚,因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交流思想或感情的工具。人们运用语言都是为了影响别人的思想或感情,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由于说话的目的不同,就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句子。句类就是根据句子的这些语用目的或表达用途分出来的句子类别。例如:陈述句就是用来告诉人们事情是怎样的句子;疑问句就是用来向人家提问的句子;承诺句就是使说话人有责任去做某事的句子;祈使句是让听话人去做某事的句子。因此,根据“目的或用途”即句子的交际功能给句子分类,实质上是句子的言语行为分类。所以句类本质上就是言语行为的类别,而不是语气的类别。

目前学界对语气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中命题的主观意识,是对句中命题的再表述,或是表述说话人表达命题的目的,或是表述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评价等,或是表述与命题有关的情感。句子要实现其交际功能,当然具有一定的语气,虽然语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句子的交际功能,但是语气并不就等于句子的交际功能。句类和语气不是一回事,因为不是所有的语气都反映句子的语用目的,如对命题的态度、评价和命题有关的情感未必和句子语用目的有直接关系,它是一种“内指”的功能,因为它指向句子命题本身,并不针对听话者。如下面四个句子:

(7)他去北京了。

(8)他一定去北京了。

(9)他可能去北京了。

(10)他去北京了吗?

例(7)-(9)这三个句子都是告诉别人“他去北京了”这个消息,它们都是陈述句。例(10)和前面三个句子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告诉别人消息而是向人家提问,因此例(10)是疑问句。我们再看例(7)-(9)这三个句子,他们虽然功能相同,但是所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却不一样:例(7)是一般的肯定,例(8)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他去北京了”持非常肯定的“必然”态度,例(9)则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他去北京了”持一种不太肯定的“或然”态度,也就是说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例(7)表示的是肯定语气,例(8)表示的是必然语气,例(9)表示的或然语气。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的交际功能却是相同的,都是告诉听话者事情是怎样的,因此都是陈述句。

语气句类观因囿于从语气角度来考察句类问题,要么干脆认为语气只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要么虽承认语气的类别多达十多种,但认为只有功能语气才是划分句类的依据和标准,功能语气也只严格局限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范围,这样处理的结果自然是削足适履,难有突破。语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句子的交际功能,但是由于语气只是部分地反映句子的交际功能,因此,句子的语气在句类表现上并不充分,以语气划分句类只是找到体现句子功能的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标记,这种片面的概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句子,因此也不可能得出一个完整全面的、科学的句类系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