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阐幽明微(6)
制假造假害人害己。对于商家来说,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本,由此而产生的利润是末,只有本固,才能利长。而许多商家利令智昏、本末倒置,不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却违背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想方设法以次充好,通过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获取暴利。齐齐哈尔制药二厂因利用工业原料生产的“亮菌甲素”致多人死亡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政府监察、药监、公安等职能部门介入调查此案。据介绍,假药事件发生后,齐齐哈尔警方依法迅速对事件的相关责任人采取措施,法人代表、厂长、副厂长、采购员、化验员、技术厂长、化验室主任在内的责任人被警方控制,另有一批公司相关人员接受了警方调查。除广东省成为齐齐哈尔制药二厂假药的重灾区外,该厂的假药还波及全国许多地区,该厂生产的其他药品也相继下架。假药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殃及厂里普通员工的生活及齐齐哈尔市的形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末倒置的事例不胜枚举,不少人因为本末倒置而深受其害。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收智慧和养分,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人生会更幸福。
职场瑞雪飞,冷暖可预知
我国有一句成语叫做“一叶知秋”。意思是由落下的一片叶子,可以知道秋天到了。哲学规律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
身处职场的人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走向是可以通过各种迹象预知的,因此,见微知著的准确度不仅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对人生的成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功勋卓著的老干部在政治运动期间因为看不到前途而走上绝路,自行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有些人虽经磨难、历尽沧桑,但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社会发展规律,终于熬过了“冬天”,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这两种不同的结局与当事人对职场和对社会规律的准确把握度密切相关。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职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提高对职场规律的把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要避免误将职场“预兆丰年的瑞雪当作了残雪”,错过了难得的机遇。建华根据长期的职场经历,认为职场纷飞的“瑞雪”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频繁安排分外任务。一般来说,规章健全,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是企业的常态,但你也有可能碰到上司频繁将本应由别人干的事安排给你来干的例外。面对这种例外,有的人可能会责怪上司不懂规矩,“乱点鸳鸯谱”,或推辞任务,或敷衍塞责。而有的人则把它当作职场“瑞雪”,再难的事也一肩挑起,尽力把分外的工作干得漂漂亮亮,因此,自然会得到上司的好感,在上司那里赢得一颗颗“红豆”。我赞成后一种态度和做法,因为规章制度难免有滞后性,并且主要解决常态问题,而管理艺术往往需要变通,需要合适的员工来完成重要任务。若这片“瑞雪”飘到您的身上,您是拒绝它呢,还是欣然接纳它呢?明白以上道理后,相信您不难作出回答。
二是频繁调整工作岗位。职场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型人才,一种是管理型(或称复合型)人才。一般来说,专业型人才以纵向变动为主,在同一领域干的时间越长价值越大。而管理型人才,则以横向跨专业变动为主。人事组织部门会根据高层的旨意对拟培养为管理型人才的人员岗位调整会相对频繁一些。这样有利这些员工熟悉多个专业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相关程序,以便增长其管理协调能力。面对飞来的岗位频繁调整的“瑞雪”,可能有的人会抱怨,特别是那些由相对安逸、权重的岗位调到艰苦、繁重的岗位的人们,更会心理不平衡,情绪低落,自然会影响工作绩效。而有的人则抱着“只要发生,都会对我有好处”的心态,对频繁调整的工作,哪怕是到艰苦的岗位去冲锋陷阵,也乐观接受,迎接挑战。当频繁调整工作岗位的“瑞雪”降临到你头上的时候,你应该知道怎样应对。
三是上司给予严厉批评。在职场上上司不轻易批评下属是一种常态。不仅老外对此有很多理论,而且我国古人对此也很有研究。比如孔子对如何批评人就很有研究。他说10岁以下的小孩犯了错骂几句问题不大,因为他的自尊心不太强;10至20岁的人教训几句,他还可以承受;20至40岁的人要少用教训,多用暗示,因为他对教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40岁以上的人犯了错怎么办呢?既不能骂,也不能教训,最好的办法是送他一本书,让他自己去阅读、反省、领悟,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好。由此可见,孔圣人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教育家。但是,现实的职场是会有例外的。有些上司由于对下属爱之深,责之切,望铁早成钢,可能会对深爱的下属要求严格,甚至批评严厉。还有的上司会有意考验下属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当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置呢?是往坏里想,认为上司是跟你过意不去,使你难堪,进而对抗上司,消极工作呢,还是把上司的严厉批评当作真诚的爱护和鞭策的动力,进而改正缺点,发奋努力呢?可见,对职场风云的理解会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
以上仅是一孔之见。职场景观,气象万千,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概括的。任何时候都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这是所有追求进步的职场人员都应该拥有的品质。
追求外在美需要付出沉重代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士尤盛,然而有一条信息女士需要引起重视。
据“中国之声”广播电台报道:一位资深的英国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位讲究化妆的女士,一生中通过皮肤吸入的化妆品超过一千克,令人震惊!更麻烦的是,化妆品大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是产生疾病甚至致癌的主要原因。
这位专家还介绍:通过皮肤吸收的这些化妆品比通过嘴巴吃进去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如果从嘴里吃进去,人的唾液可以分解大部分有毒有害成分。看来老外的研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建华听到这则消息后有以下感想。
一是要明白本末。健康是本,美丽是末。健康是1,美丽是0,美丽是依附在健康之上的,没有了健康,美丽也随风而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是要分清内外。化妆也好,美容也罢,只能解决一时的外在之美。再美的化妆,洗一把脸就可能本色依旧;染黑的头发,用不了一个月又会白发再现。自然之美,本色之美,智慧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丽、长久的美丽。
三是要方法得当。西医强调“病从口入”,中医重视“病由心生”。我们对这两个观点不要偏废,应该包容接纳。西医有西医的科学,中医有中医的智慧。中医认为:大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并且认为人的绝大多数疾病与情绪有关,即“病由心生”。人们通过化妆美化的缺陷大多能从心理、情绪上找到根源。如果认可这些道理,可以对爱美的方法作一些调整。不妨在心理美容、饮食美容、起居美容上多下些工夫。比如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沙龙、讲座,交流自己的思想,获取他人的真知;在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人们在饮食方面主要需要注重清淡饮食,精粗搭配,最好是远离香烟和烈酒;在起居方面白领人士尤其要注意该睡觉的时候要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要起床。千成不要长期夜以继日,拿生命换金钱——因为当今多数亚健康症状都与睡眠不足有关。
以上观点,我在“贤文书友会”上多次讲到,许多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后,心情、气质、面容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她们都深深地感谢《增广贤文》和“贤文书友会”。
当然,也没有必要听化妆而色变。适当选择清淡的、天然的化妆品也无妨,无非就是尽量避免让皮肤少吸入一些化妆品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明白本末、分清内外和方法得当。
愿朋友们青春永驻,魅力长存。
从小槐树与铁栅栏和谐相处的故事里得到的启迪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说人要向地学习,地要向天学习,天要向道学习,道要向自然学习。大自然是万物最好的老师。我们人类应该善于向大自然学习。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重视五行,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而五行之间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彼此之间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五行相生,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其具体的理由如下。
因为水可以灌溉树木,所以水生木。因为火需要借助木材的燃烧,才得以延续火力,所以木生火。因为木材燃烧之后,成为灰烬,归于尘土,所以火生土。因为金属乃是蕴藏大地之矿,所以土生金。因为金属为固体,经融化之后由固体变为液体,所以金生水。
五行相克,表现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其具体的理由如下。
因为水可灭火,所以水克火。因为火可以融化金属,所以火克金。因为金属制成之器具可以削砍树木,所以金克木。因为树林之根可以固定泥土,保护水土,所以木克土。因为土可以抵挡水,人们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土克水。
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结,所用的概念也不完全是指某一具体物质意义上的事物,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就像中医上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并不是指具体器官,而是指其代表的功能。从总体上来说,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认识事物需要掌握“度”,哲学上有一个观念是“真理向前跨一步就成为谬误”。自然界的五行相生相克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水克火是普遍真理,但有时水能生火,比如,电石遇水就会起火,船家一般不运电石,因为风险很大,装电石的船一旦着火就没救。再比如,土克水,一般情况下堤坝可以挡水,但碰上特大洪水,堤坝就有可能被冲跨,形成洪灾,造成损失。
有一个金与木“相生”的案例值得与读者朋友分享。
一天,北京青年湖济公砂锅店门前的一棵槐树与加油站的铁栅栏和谐相处的景象引起了建华的兴趣,遂用相机拍下了这一景观,并对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这棵槐树以顽强的生命力从栅栏外穿进栅栏内,吸取大地的精华,向上生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铁栅栏的限制阻碍。随着春夏秋冬的循环,小树一天天长大,力量一天天增强,坚固的铁栅栏也为小树的坚毅所感动,为它让出了空间。于是,铁栅栏由原来的两根平行铁杆慢慢变成了弧形。小槐树对铁栅栏的宽容也非常感激,随着自己身体的长大,不能过分地为难铁栅栏兄弟了,否则铁栅栏兄弟超过了一定的弹性就有可能断裂。小槐树也敞开胸怀包容了朝夕相处的铁栅栏,将铁栅栏融入其中。由此构成了一幅金与木的和谐“相生”的画面。
人法自然,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看到向来被人们视为相克的金和木能够和谐相处时,便联想到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懂得忍让和宽容。忍让和宽容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大的空间,为我们的事业拓展更大的舞台,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快乐。
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
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要懂得人际交往的规矩和“潜规则”。比如,不该打听的不要去打听,否则会造成尴尬,引起误会。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哪些事情是我们不宜打听的呢?
一是不要去打听女士的年龄,因为女士年龄属于隐私范畴。女士大都不喜欢将自己的年龄告诉别人。如果有人不懂规矩,与女士初次见面,遂生好感,继而去打听女士的年龄,会令女士生厌,怀疑这个人可能图谋不轨,通常会遭遇尴尬。
二是不要打听别人的收入。一般情况下,人们大都不愿将自己的收入告诉别人,说高了会有露富之嫌,说低会有窝囊之感,因此个人收入也属于隐私范畴。该让知道的,如单位领导、税务部门自然知道,不该让知道的人最好不要去打听,否则自找没趣。
许多案例可以印证以上观点。
建华有一个旅居海外的朋友,十多年来在国外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每次来北京建华都会安排圈子里的朋友相聚。这位朋友是一位表演语言艺术家,声音雄浑、穿云透雾且举止优雅,令不少朋友心生羡慕,有的人一高兴就打听他的年龄,但均遭到拒绝,弄得场面尴尬。后来这位朋友告诉我,在国外,不仅不宜打听女士的年龄,而且男士的年龄也是不宜打听的。
一位在企业工作的朋友告诉建华,老家的亲戚曾通过多种渠道打听他的收入,他如实相告,但那位亲戚却不相信,言下之意是怀疑他隐瞒了收入。那位亲戚的理由是:下属企业的厂长年薪是多少多少,上级单位的管理人员肯定比下属企业厂长的收入要高,让这位朋友无语。其实,有些企业的情况是,企业法人实行年薪,并且与企业效益挂钩,集团管理人员相对来说经济责任要轻一些,有的是不实行年薪的,所以上级部门的管理人员的收入不一定高于下属企业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