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电商系统:深入剖析智慧电商平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本人从事电商行业10多年,回想当初从零开始打造1号店网站系统、供应链系统,感触颇多,很想把其中的经验、感受跟大家来做分享。尤其是最近两年,我在跟电商同行们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遇到的问题都是差不多的,解决的方法却有所差别,效果也相差甚远。大家共同的苦恼是,缺乏可借鉴的案例和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商系统指导书籍。笔者决定把这几年的经验积累进行整理,把当初构思电商系统的理念,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电商架构思想做个总结,汇集成册,供电商从业者们参考。也借此机会,以书会友,跟同行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岂不乐哉。

于是,开始着手编写《玩转电商系统》这本书,仅就图书的整体框架,编写小组就提出过4个方案,修改了10余次,最终确定:以一个电商企业的成长轨迹为主线,以大量1号店、京东、天猫的案例为辅助来进行阐述,以便读者对电商系统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这也是本书有别于一般同类书籍的特色之一。

本书的编写过程充满了欢乐和艰辛,编写小组经历了无数的“夜总会”(即夜里总是开会的戏称),为一个观点争论到面红耳赤,为一个章节的完成击掌狂欢。想到这是一本对千万电商从业者有指导意义的书时,我们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本书的写作过程充分体现了电商人的激情,以及互联网文化中追求极致的精神。

在回顾1号店电商系统建设过程中,我有几点特别深的感悟:

第一点,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我经常说自己是“技术的业务派,业务的技术派”,只有做到技术与业务的高度融合,技术才能引领业务,创造价值。在电商企业里,如果技术团队的定位是去完成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那么对公司的价值是不大的。技术团队的定位应该是“技术引领业务”,首先技术人员要成为业务专家,通过系统性的思考,规划出跟企业管理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电商系统。同时,系统必须具备柔性,因为电商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只有这样,系统才能成为业绩增长的基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强大的技术壁垒。

第二点,倡导“开放、共享、追求极致”的团队文化。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所以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创造出沟通顺畅、敢于挑战、喜欢创新的团队氛围。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倡导的是互联网文化、极客精神,我的总结是“开放、共享、追求极致”。我们有的工程师,为了开发一个高效的算法,通宵熬夜,结果虽然只提升了短短的10毫秒,但这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试想当放在一个亿万级别调用量的场景下,提升10毫秒,结果的差别将是质的变化。

这本书的完成,需要感谢许多人,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彩故事。

首先要感谢,1号店两位创始人于刚、刘峻岭,我们共同经历了色彩绚丽的6年创业之路,拥有许多美好和难忘的经历,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要感谢,这本书的编写小组:黄哲铿、王芸芸、邰恩智、周冲、姜沈励、黄申,你们的智慧和努力,已经融入了每一页书的字里行间,相信你们跟我一起享受这整个过程。

最后要感谢,所有对本书的编写提供帮助的朋友们:蔡欣、陈红飞、陈寿江、陈艺博、陈颖、董恒、方飞、顾复、郭占星、韩路、何红旗、胡毅、黄崇杰、江军、江烈、李琦、李卫雨、刘晶、吕华、聂磊、聂巍、潘谦、裴华、彭冬明、沙燕霖、施燕、孙梦霞、田占昌、王东方、王庆友、王怡、谢晟、闫军华、杨平、余迁、张高峰、张珺、张炜华、张益刚、张志浩、周冲、邰恩智、闵军、刘临平、张俊华、张津、宋中华、凌云、潘徐珏、彭啸、赵瑜。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团队,感谢博文视点计算机专业图书事业部的整体运筹,特别感谢策划编辑董英、责任编辑李云静。这个身处传统行业的出版团队采用互联网思维作为行事规则,令我感动。没有他们的努力,本书也无法顺利面世。

韩军

2014年金秋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