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控制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平等沟通,成功打破“位差”

从前,看过这样一则报道:

某校的一位大学教授,平时在授课或讲座时,一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当他与校长、市长交谈或汇报工作时,却突然口吃了起来,结结巴巴、支支吾吾的,有时还会颠三倒四。

这就是一种“位差”效应。假如你在与一个人说话时,他的学历很低,你说的很多词语他都无法理解,还时常打断你,问一些他不懂的问题,甚至还刨根问底。你要给他讲清楚,一定会非常头疼的,这就是学历的位差。

再假如,一个年轻的你与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对话,他耳背、眼花,有些老年痴呆症,又爱唠叨,脾气还不怎么好,估计你和他沟通也是非常吃力的,这就是年龄的位差。

这些“位差效应”是一种不利于人与人交流的负面效应,地位之间相差越大,沟通效率将会越低。

“沟通位差效应”就是指地位悬殊的两人,在一起交流时,不可能绝对畅通,也就是说,没有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在我们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率,就必须争取双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发现:领导层的信息含量中只有20%~25%能被下属知道,并理解正确;相反,如果是下级往上级反馈的信息,得到正确理解的很少超过10%。如果有一个平等的交流环境,双方的沟通效率能达到90%以上。

大家还记得一部经典电影《百万英镑》吧,里面有一些精彩的画面:

主角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穷人,由于他衣着破烂,去饭店、服装店等地方时,那的老板不愿意卖东西给他,可是当他从胸前口袋里取出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后,老板的态度陡然一变,满面笑容地提供衣服和食物。撇开影片中对拜金主义的讽刺不谈,片中表现的“位差效应”是很值得注意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曾提及过“沟通位差效应”:“下之情莫不愿达于上,上之情莫不求知于下,然而下恒苦上之难达,上恒苦下之难知。若是者何?九弊不去故也。所谓九弊者,上有其六而下有其三:好胜人,耻闻过,骋词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谄谀,顾望,畏椟,此三者,臣下之弊也。”

司马光在此提到的这些情况,就是沟通中“位差效应”的各种表现,上下级之间的不利局面正是上级心理和下级心理的位差造成的,也就是说上级的官僚主义、虚假的言谈和妄自尊大,才会导致下级阿谀奉承和畏首畏尾的心理,甚至会出现欺上瞒下的行为。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问题的责任出在上级,而非下级。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沟通位差效应”,那就必须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用以打破沟通者之间的等级壁垒。

有句谚语:“与孩子说话,最好蹲下身子。”还有一句哲言是:“埋怨女人不理性的男人,自己本身就不理性。”

这两句话表明:平等才能造就信任,而信任才能增进交流和沟通。即便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老板与员工、官员与平民、大人与小孩,为了能更好地交流,双方的沟通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一方应主动放下身架,去争取平等的对话,才能获得90%以上的沟通效率。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药店店长所遭遇的困惑:

程木林是一家药店的店长,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风格:严肃、严格、严明。所有的店员都称他为 “三严”店长。

他在上班期间脸上总是冷冰冰的,很多店员见到他就显得有些战战兢兢;只要有员工犯错,那名员工一定会被他严厉惩处。因此,药店里没有人能够挑战他的权威。

这样的管理制度初期还能凝聚人心、提高执行力,但随着店面的不断发展和员工的逐渐成长,程木林看到他的严厉的管理制度的作用不仅越来越小,反而成了阻碍药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他看到员工们一个个畏畏缩缩,总是躲避着他,对他的意见,员工没有提出质疑,完全地遵循。即便他找各个员工来谈话,依然无法让员工畅所欲言,他不明白他提的意见明明没有根据,怎么就没有一个员工站起来说出来呢?只会毫无主见地随声附和,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店长程木林发出的每一条命令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他的下属片面地理解或执行,而他的下属有意见和建议也不会对他说,即便是他亲自问,也一样不会直接说出。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他与下属之间出现了“位差效应”。

程木林作为店长,在管理上自然会带有“上位心理”与下属交流,谈话的口气也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味道,导致员工面对这个“三严”店长时,总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不敢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假如这位店长与员工谈话时,能够放下自身的“上位架子”,平等地对待每个下属,甚至还能给下属倒一杯水,这样下属自然不会有“下位心理”。有这样一个平等的对话,他就不会再畏首畏尾了,才能够说出店长所期待的真心话,以一个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药店的经营中。

总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无论面对任何人,想要提高沟通的效率,达到完全的沟通,首先要从心理上放低自己,其次是尽量制造一个相对平等的沟通平台,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沟通位差效应”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