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枕上琴·半衾轻梦浓如酒(1)
半衾轻梦浓如酒
一
只觉得轻柔。
这样的文字,如薄荷糖一般,只是轻轻含上,便觉得清新无比。仿佛于一个午后,不,是雨后才对,摇着撸,吟着歌,不知不觉间,误入了藕花深处。
袭来的,是荷风。在怡人的幽芬里,闭目,凝神,耳朵是此时的眼睛,时不时的,寻一寻漾起的水波,望一望叶底的青烟。这样的光阴,实在是雅致,是煮茗时轻咂的清秋,亦是泼墨时不经意的一个回眸。
我说的,是“衾”字。
有人说,汉字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白落梅也说:“有些字,看似简单无奇,却蕴藏内敛的灵魂。”是的,这就是汉字。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所以见到“衾”字时,一下子心心念念起来。
是欣羡古人的。
古人的雅,雅在骨子里。我说的,当然是文人。古代的文人,自带着一种天然的气场,那样的气象,足教人一生受用。
《诗经》的《葛生》中,有这样一句:“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一下子窒息了。这样的句子是有毒的,同时也是致命的,我一下子中了毒,窒了息,无可救药了。
初见“衾”字时,当然不认识,只是见了面,然后成陌路。后来中了蛊,是了,中了诗词的蛊,从此多了一双慧眼,看见了太多的美。
于是,再见“衾”字时,“衾”字一下子嫣然开来,盛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惊诧之余,更是倾心,于是痴醉起来,仿佛自己是那从桃红柳绿间飞来的蝴蝶,不知不觉地,飞入花房,栖居其中。灵魂仿佛沾染了花粉,那样的感觉,实在是美妙。
衾是被子。
将被子叫作“衾”,这样的名字,单是唤一声,骨子也酥了。
友人写过“旧情多少成新泪,梦醒无端湿客衾”的句子,红楼梦中,对薛宝钗闺房的描写是这样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锦衾再朴素,也因了“衾”字内蕴的风骨,而变得柔软起来。
有一种酒最妙。
是在一个古风故事中遇见的。
是一个少年酿的,为了一位女子。我知道,为的是,他的心上人。
女子问:“这酒叫什么?”他只是浅笑:“佛曰,不可说。”他笑起来的时候,她仿佛闻到了花香。
再之后,已是人间四月天。少年拾了些桃花回来,揉入酒中,彼时,整座山早已绿色盎然了。约在桃花林,女子接了酒,轻轻一嗅后,问:“除了桃花,还加了些什么?”他背过身去,悠然说了一句:“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女子将包装精致的盒子递给少年。“一转就天热了,给你缝了新褂子。”女子的娇羞媚态,将和熙柔软的春光比了下去。
少年伸手将人和物件都揽在怀中,“你不是一直想知道这酒的名字吗?”
“嗯!”
“醉锦衾。”
二
这名字,是真好。
醉锦衾,醉了的,是时光。一个翩翩俊少年,在一个女子的柔情里,醉了一千次一万次。醉在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巧笑倩兮中,醉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目盼兮中,一醉千年,一梦千年,林静春深睡起迟,少年人赴看花时。
那女子,名锦衾。
一下子击中内心深处的柔软,原来,酒名的来由,竟有这般深意。是深意吗?也是也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只是其中的柔情,实在深如海,且璨若星辰。
想起莫循来。电视剧《风中奇缘》中,胡歌扮演的莫循,实在教人怜惜。这样的男子,是商人中的一股清流。是儒商。温文尔雅,百转柔肠。是一泓清泉,不,是冰水,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此圣洁,那般无瑕。
倾心于梓月,梓月,亦倾心于他。只是,身有残疾的莫循,终因心有千千结,且是死结,解不开了,于是,负了佳人。这样的男子,真教人心疼。尤其是胡歌饰演的,他演绎的,是他自己吧?曾经遭遇车祸的他,与薛佳凝最终分手的他,心中的伤口是否被时间抚平没有人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如今,他又复活了。
故事中的少年是幸福的,至少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如此便足够了。
明代诗人唐伯虎曾有《梦仙图》一诗。诗云:“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一梦熟时鸥作伴,锦衾何必抱轻红。”因了这诗,“醉锦衾”这名字,从缠绵悱恻中跳脱出来,有了别样的气象。
有了仙气。
这样的仙气,是放浪不羁的。
是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更是唐伯虎诗画中的孤傲与狷狂。“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花下眠时,唐伯虎以花为锦衾,眠于香气中,从此年复年。
只是,如唐伯虎这般的,毕竟是少数。
太锋芒毕露了,太惊天动地了,往往教人印象深刻,却给人一种朦胧的距离。是了,是朦胧。想要靠近一些,明明就在彼岸,却怎么也抵达不了,中间隔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仿佛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于是,偏爱的,是另外一阕小令。
踏莎行·元夕
宋·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
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三
这样的文字,是小欢喜。
雪小禅曾说:“我的一些小物件,是我的小欢喜。”她说:“总是辜负着那些好时光——少年时,一个人穿行于故乡的老城墙之上,听着风吹过耳际,早春的风吹着我单薄的衣衫……我沉溺于爱情的耽美时光,总是一问再问,或暮色时分,走在向晚的黄昏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又瘦又长,时光让我打磨得厚了,时光也让我消耗得瘦出了极美的光阴纹络……我总是在好时光里箭步如飞,一切没有来得及,我已经放了手……还好有这些小物件,伴我度光阴。”
于我而言,伴我度光阴的小欢喜,是诗词。
尤其是,那些有温度、动人心的,诗与词。
初见这首《踏莎行》时,只觉得清新。这样的文字,不是寒玉,亦非烈焰,是一泓清水,是一缕柔风,是一朵吹弹可破的闲云,抑或一朵枝头抱香的桃花。
于是见到时,似乎内心漾起了微澜,再回首细思时,却又什么都没有。像擦肩而过的春风,明明来过了,却又悄无声息地游走了。按理说,这样的文字,读过也就这样了,但回头再读时,却又有一些微妙的波澜于心头漾起。
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啊,是需要再三品味的。
引人回味的,不一定在初见时,就能刹那间,擦出夺目的火花。红花与绿叶之间,红花一定是主角吗?我想不一定吧。
写的是元夕,也就是元宵节。关于这个节日,印象中最深的,非《青玉案》莫属。其中的名句,相信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了,我写文章时,也是时常引用到。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喜欢这阕词。蓦然回首却发现,我更偏爱于《踏莎行》。《踏莎行》是小欢喜,是路边的一朵小野花,只要你愿意,便可以任君多采撷。
而《青玉案》,是繁华落尽后的烟花,这样的文字是薄凉的,沾了烟火味了,有一点惊心。待心平静下来了,也就无悲无喜宠辱不惊了。这样不是不好,只是在此时,在此刻,于元夕这一天,需要一个个小欢喜,来铺垫漫长的人生。
腊梅开后,白雪残存,燃灯续昼,拨雪寻春,单是想想这场面,已是深深陶醉了。
走在《踏莎行》的曲径上,见到的,是月上柳梢头,是瑞雾笼星斗……徐徐缓缓走到了花市,香气袭人久,缁衣不染尘。雅意星星点点地散漫开来,不突兀,不惊心,慢慢润了骨,浸了心,于这静美佳节里,实在是一场灵魂的礼遇。
喜欢最后一句。
毛滂说:“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化用的,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吧?“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好的作品就是如此,教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想到另一些作品,从而内容更丰满了。
沉香烟消,炉火映红,一句“半衾轻梦浓如酒”,教人于《踏莎行》的平与仄之间,醒也不是,醉也不是。
“半衾”是多少?“轻梦”有多轻?中国的文化最是妙了,尤其是诗词,不需要说得那么明白,只要意会了,那就可以了。尤其是带着酒气的诗句,就当是醉后的言语吧,迷迷糊糊的,不需要细究那么多。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在元夕这一天,以《青玉案》为枕,以《踏莎行》为衾,于这茫茫人世中一梦千年吧,寻千年前那个初遇的知己,结千年后一段美好的情缘。
唯愿花心似我心
一
拥有一颗花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问题很有趣,却也很诱人,想要一探究竟的人,想必不少了。比如我,早已蠢蠢欲动了,事实上,当见到这句话或者说见到这个词的时候,无可避免的,已然心心念念了。
花心,很精致的一个词语,说是一粒星辰也不为过,自个儿挂在夜空上,很小很小的一颗,也不粲然,也不虚张声势,但就是那么夺目,那么让人着迷。
拥有花心的人,想必人生应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样子,也许是个不识字烟波钓叟,也许是个脱俗的书生,结庐在深山,鹤妻梅子,柳梦竹帘。所以我认为,林逋是一个花心萌动的男子,爱梅爱到了他的那个境界,便觉得梅如其人,其人如梅了。
林逋,梅一样的男子,想起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细腻入微的描写,若非与梅生活在一起,哪里会有如此深刻的体味。
我知道,他早早的,生了花心。
一颗花心,让他放下浮名,放下仕途。这很任性,无论放在古代或是现代,都是很任性的举动,而他做到了,并且从未后悔过。
也想生出一颗花心。
平素侍弄花草久矣,一颗花心,应有端倪了吧?
寻一片花海坐下。
静坐,顾盼。
一定得是顾盼,不能是张望,更不能是注视。一定得顾盼,唯有顾盼才能见到花海潜藏的漩涡。那漩涡就是花心,就是花海之心,其中的香气与意象,是迥异于其他的。
有那么一句诗,“飞红万点愁如海”。
从小就迷恋。
怎么那么灼烈,仿佛一团火,一下子燃烧起来,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灰烬。
怎么可以这样,这可是愁闷啊,这么的热烈,这么的澎湃,全然不似悲伤的样子。但就是这样子,如此掷地有声,并且明目张胆。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作者叫秦观,熟读宋词的人,对他应该不会陌生。秦观最脍炙人口的句子,应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和“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了,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这句“飞红万点愁如海”。
那么的霸道,就是那么愁怎么了,这是我的事,就像暗恋这种事一样,一个人的爱情,我就愿意了,毫无理由的。哪怕后来读了“山抹微云”,还是爱,依旧爱,不能自拔的,独爱这一句。
飞红万点愁如海——在这茫茫花海里,愁是花亦是蝴蝶,飞来了飞去了,铺天盖地的。我静静地观望着,顾盼着,用心感受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动人。
曾写过一首词,有《千秋岁》的影子。
卜算子·黄昏
也许在黄昏,遇见当年你。
也许当年情太深,我住相思里。
也许在黄昏,把个门儿倚。
也许门儿轻掩时,花亦愁如蚁。
花如蚂蚁一般,那么多,渐行渐远,终无痕迹。这不正是“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样子吗?也许秦观见了,会说出那么一句话:嘿,兄弟,还是你懂我。
一句你懂我,那便足够了。
二
恍恍惚惚间,遇见一个人。
那人缓缓走来,步步生香。
我见了,心醉了。只见她樱口微张,细声唱道:“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定佳期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还则怕嫦娥妬色花颓气,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皱眉,浑如醉。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
端的是好听。
我知道她是谁了,不用问,也知道她的芳名——杜丽娘。
从《牡丹亭》中走来。
从《游园惊梦》中走来。
这个叛逆的女子,彼时在爱情的花园里,采摘妖娆的花朵。沾了一身芬芳也不顾了,只想与柳生一起,吃茶守月,也是极欢欣的事情。
总觉得杜丽娘也有花心。
她是《牡丹亭》的主角,牡丹亭这名字,与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许汤显祖早就设定好了,杜丽娘——一个花心的女子。
《牡丹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姐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哪里去?”
“那,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
这话儿花气袭人得很,“转过这芍药栏前”,一下子觉得惊艳。忽忆起《扬州慢》,词的最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芍药本身,就有着无限的气象,教人心心念念,不能自己。
杜丽娘说:“罢了,这梅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若死后,得葬于此,幸矣……”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后来,她又说:“待打拼香魂一片,月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