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人才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潘晓燕,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从事科技政策、科技人才、创新知识研究及创新人才的培训。
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新时期的又一重大使命,也是提升上海新一轮发展品质的又一良好契机。科创中心建设,人才是核心;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这是从2017年初开始,来自上海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研究者和专家通过数月的座谈、调研、走访而得出的一致性结论。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集聚多项优质资源,其中有活力、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而目前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中的最大短板恰恰是这类人才短缺。破解高端人才不足和作用发挥不够的瓶颈,是着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特殊工种人才。”这是做好上海科创人才工作的座右铭。
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人才政策及成效
(一)政策概况
科技创新,人才引领。科技人才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对社会有较大的贡献。上海要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建好科技人才中心。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又称“科创22条”,内有6项与人才相关的条文),此后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形成了1+9的政策体系,为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了良好的引才、用才、留才环境。为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国家公安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及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近两年来密集出台了多项引才、留人的政策,为上海率先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从2015年5月的“科创22条”颁布,到2015年7月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简称人才新政“20条”),再到2015年9月的科委《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2015年10月的《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2016年9月的人才新政“30条”及2015年7月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的12项政策措施和2016年12月的“新十条”等,上海在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促进人才创新创业、放宽海外人才来沪工作门槛、下放用人单位自主权、优化科创中心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已形成了体系,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极大地促进了上海人才结构的变化,同时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2015年7月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的12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2016年12月9日,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政策“新十条”正式实施。这十条新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方便外籍华人安居乐业,对外籍投资者申请永久居留给予倾斜,鼓励外国学生就读和创新创业。
(二)政策成效
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截至2016年底,上海人才总量已超过476万人,相比2012年底的不足400万人有了显著增长。89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了中央“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超14万,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达9.3万人。上海在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服务业发展、全社会创新资本集聚、高科技对外投资等方面表现抢眼,但同时也存在企业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意识不强、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力较弱、高端人才欠缺等短板。
“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人’。”“人才,不仅要包括科技创新一线将才,也要包括能够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管理人才,如马云式的帅才,才能真正推动本地高新产业崛起。”各方都在呼吁“在人才政策上,一定要持续突破、持续创新,要尽可能降低门槛”。科创中心“22条”、人才新政“20条”、人才新政“30条”、公安部“十二条”“新十条”……2015年以来,一系列新政的相继出台,都在释放着同一个信号: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战略是根本,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1.“科创22条”为创新创业人才、海外人才降低入沪门槛
2015年5月,上海市出台了“科创22条”,明确了用落户优惠政策筑起人才高地的策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首次提出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团队核心人才可直接入沪的优惠政策、众创空间创业人才可直接落户、注册在张江的公司员工可以申请临港的半价房等。临港地区每年都对张江高科技园区放出一批限价商品住房,外地来沪人才只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满1年即可申请。政府有关数据反映:截至2016年6月底,国内人才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审核通过的有4044人,其中创业人才156人,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96人,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3792人;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并审核通过的有244人,另有320人正在审核,全部为企业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户审核通过的有60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51人、企业家9人。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对创新创业人才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落户门槛,打开了一扇“窄门”。
上海在“科创22条”中鼓励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离岗创业。如上海金融学院一位副教授成了第一个离岗创业的教授,她与学校签下为期3年的离岗创业协议,以技术入股方式加入创业企业。据随机问卷调研的上海近900名专业技术人员显示,离岗创业与兼职的比例都比较低,事业单位的人员在企业兼职的只占2%,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的占1.2%。科研人员愿意离岗创业的积极性远远低于兼职兼薪者。离岗人员创业顾虑的主要问题是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经验不足,占比为61.8%,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业年金等待遇问题占比为44.9%,离岗期间的科研成果归属和收益分配问题占30.4%,离岗期间在本单位的岗位保留问题占30%。
2.人才新政20条、30条接力营造引才、用人的环境
2015年7月的人才新政“20条”实施一年后,人才新政“30条”接力出台对海外人才再开绿灯,明确科技创新企业聘用行业高级人才不再受60周岁的年龄限制,外国留学生直接留沪的就业政策放宽。
人才“20条”实施以来,海内外人才加速向上海集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申请永久居留503人,环比增加8倍,申请量占到全国的50%以上;为125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5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并加注“人才”,其中30人年龄超过60周岁;为64名硕士及以上学位外国留学生办理了毕业后直接在沪就业手续。2015年底至2016年8月,上海通过国内科创人才政策引进的人才达到4638人。
2015年上海人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6年10月底,符合上海“人才20条”条件的市场化认定的184名外籍高层次人才成功领取永久居留证;截至2016年11月底,符合条件的147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领取了5年期人才类居留许可推荐函和人才签证(R字签证)推荐函。2015年下半年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以来,有81名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沪就业。
人才新政30条中,“允许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科技创新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增加到15%,并可用于建设单位租赁房等配套服务设施”公布以来,张江高新区新增人才公寓面积11万平方米,部分园区集中租赁小区出租房并改造为人才公寓后廉价提供给企业使用,仅闵行、嘉定、漕河泾、金桥、陆家嘴5个园区改造利用的社会房源就达3400套。奉贤区进一步提高人才租房补贴标准(平均增幅为37%)并加大购房补贴力度,2016年共为42人发放购房补贴710万元。黄浦区针对高端服务人才、科创人才,开发了以“白漾大厦”为标志的黄浦区创新人才公寓,提供住房270余套。
案例1:嘉定为科创人才打造优良环境
嘉定是上海科创中心六个重要承载区之一,且是郊区中唯一的一个,在服务好人才“后方”方面表现突出。嘉定的“人才服务卡”本着要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必须重点服务好人才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四种人”的理念,做好配套服务:人才本人,要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相关政策配套;人才配偶,要不断优化城市公共配套;人才子女,要有优质教育资源;人才父母,需要提供完善的医疗设施及公共服务。
有了“人才服务卡”,在医疗方面可在瑞金北院等三甲医院享受便捷服务;在文体方面可在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健身;在生活服务方面,可以享受定期的免费家政服务;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可享孵化服务等。到目前,共有170多位各类专家、院士享受到金卡服务,1300多位各类人才获得银卡服务。正是这种优质的服务使地理上相比中心城区具有天然劣势的嘉定却厚积薄发,吸引了30万名各类人才来这里扎根。
3.公安部为上海科创人才出入开设绿色通道
自2015年7月,公安部出台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12项政策措施以来,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截至2016年11月30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共签发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各类出入境证件29.6万余件次。在市场化认定等外籍高等人才发展上,同比增加8倍。上海公安机关共受理科创新政市场化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申请331人(公安部已批准206人),其中,近一半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总裁、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30%为部门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另外,上海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许可申请7918人,有效支撑了海外人才的引进;为81名取得硕士及以上的外国留学生办理了居住证。这表明新政较好地解决了此前主要依靠政府引才计划或政府推荐方式存在的不足②,海外人才导向更加清晰,进一步确立了人才引进的市场主体评价权。从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的11月底,上海通过国内科创人才政策引进5200人,其中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有4520人,满足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规定的有888人(全部为科技人才),直接落户的有136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123人,企业家13人)。
2015年以来的新政为留住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上海已为17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人才”居留许可;部分原先无法办理长期居留的外籍教授、科研人员等紧缺人才获得了5年期“人才”居留许可;为来沪创新就业的外籍人员办理口岸签证1302人次、居留许可5697人次;为连续两次在沪办理过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办理5年期居留许可2000人,其中从事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类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国人占29%,从事贸易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占50%,较好地适应了当前本市经济转型对人才类型的需要。
新政也为集聚国内人才提供了助力。上海共为持上海市居住证的非沪籍居民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287125证次,还为5名香港籍企业高管办理了回沪定居手续,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并加注“家政服务”23人。上海人才新政“30条”以及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出入境“新十条”等政策都在着力降低人才来沪的门槛,使海内外高端人才在上海的集聚效应更显著。
4.《实施办法》构建更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国内人才引进环境
2015年10月30日出台的《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在国内人才集聚方面,要通过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这五类人才绿色通道加快人才落户。截至2016年12月,上海通过国内人才新政引进的人才近5400人。
5.浦东新区率先尝试打造人才强区、凝聚最紧缺人才
2015年8月,浦东新区在全面率先落实上海“促进人才创新创业20条”的同时,区委制定《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总体方案》即“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涵盖了创新制度、搭建平台、优化环境三方面,在打通渠道引进人才、人才就业准入一口机制、完善服务留住人才等方面在全市先行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人力资本研究报告》显示,金融人才、管理人才、IT技术人才,是自贸区最抢手的“稀缺资源”。“新三代互联网技术需要领军人才”“金融科技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需要可以走出去的人才”,这些都是紧缺人才。为了从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出发,凝聚最紧缺的人才,浦东新区应在吸引高科技全球管理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
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留住用好本土人才。无论是自贸试验区还是科创中心建设,筑巢引凤,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是关键。浦东不但重视对海归人才的引进,更密切关注着人才引进之后的后续配套措施的跟进。吸引国内外高质量人才,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浦东对海归人才,已经从单纯的“引进”上升到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浦东对筑巢引凤的探索从未停歇,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浦东在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除了对海外人才的重视,同样高度关注本土人才的培养。在出入境新政推出之前,张江就开始推行外国人证件“五证联办”的模式。
随着上海人才新政“30条”的颁布,浦东成为海内外高端人才吸引和集聚的“焦点”。浦东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珍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无论是海外高端人才,还是本土草根人才,浦东尽力吸引他们,留住他们,让他们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全球科创中心及张江科学城建设贡献力量,为他们提供一展所长的条件。新的浦东人才政策,更是对海归人才从资金、住房、落户,到医疗、教育等全方位开展支持,让人才在浦东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生活。
二、上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创中心建设是国家赋予上海的百年大计,人人参与,势在必行。在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人才政策)的推动下,上海的科技人才队伍虽有所改善,但距科创中心建设实际所需的科技人才规模和档次还有较大差距。
(一)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导致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难、留用难
上海是很多青年人向往的实现梦想之地,科创中心建设也是很多青年人愿意献计献策的舞台。据几家知名企业如中国商飞、华虹集团及联影医疗的高管反映,近年来,上海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海归人才,但具体到住房、生活、小孩教育、医疗等就出现了人心不稳、跳槽、离职、很难留得住等问题。如:上海商飞公司的飞机设计研究院从外面吸引来、招聘来的人员,工作两三年以后又离开了;张江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十年以上的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很多都流失到二、三线城市去了;华虹集团2015年走的人比招进来的人多;联影医疗自己感觉工资待遇蛮高的,但相对于疯长的房价,员工也嫌收入低,2015年开始纷纷离职、跳槽了。参加2016年12月26日座谈会的金国伟(上海机床厂副总工程师)说“优秀的工匠需要10年才能培养出来,优秀的设计人员也需要10年的磨炼,但由于待遇问题,5年都不到,就全部走了,是企业的痛点”。
(二)不同企业引才的环境各有难处,导致人难引、才难留
座谈会上有企业家反映全球高端人才的薪水高、福利高,一般的企业用不起,可能只有大企业用得起。有时即便是引来了,也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不好用)。但国有企业薪酬体制、用人机制僵化,引才、留才都困难,现有国有企业的人才本土化成分高,但由于待遇问题,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如上海电气的某个分公司三年时间员工更换了80%,老员工嫌待遇低纷纷另谋高就去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热情高,但财力有限,引才没有太多实惠,对人才的诱惑力弱,不利于企业尽快成长。民营企业可以灵活操作,给人才奖励一套房子,但税务过重,把个人所得税、老板的所得税及企业的所得税一交就所剩无几。例如,企业在年底给予员工100万元现金奖励,但这笔奖金会作为第二年社保基数的增量,会大大增加社保的缴纳数额。
(三)政策落地的细则跟进速度慢、协调性弱、督办缺
近年来,尽管上海市在政策制定上牢牢抓住了集聚人才大举措这个核心,不断有优化人才准入和发展环境的政策跟进,但有些政策条款实施落地速度慢、条件不到位或协调性不够等因素,使政策的效果显现得尚不够及时。如: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下放问题就迟迟落不了地。人才新政“30条”明确:“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但是,很多配套的细则并没有跟进,如文中的“符合条件”指的是什么并不明确;单位选人、用人依然要经历着申报、审批、招聘等以往的流程。
(四)人才队伍建设上只注重了高端人才,忽视了多层次人才
科创中心建设,不仅需要四梁八柱,而且需要千砖万瓦;不仅需要领军人才,而且需要阶梯形的人才团队。互联网时代的科创人才,应该是大人才观。首先,不一定是非要在上海生活、工作才叫为上海科创中心作贡献,只要创新主体在上海,科技成果最后以上海为中心,面向市场,在美国工作的、在外省市工作的也是为上海科创中心作贡献。其次,应该有梯度人才理念,既要关注高精尖科技人才,也要注重工匠人才的培养。缺少自己的工匠人才,我们的高精尖技术就不宜落地,近两年全国两会也强调大国工匠精神,不能忽略工匠人才的培养和待遇。这几年高精尖人才备受关注,而基础的工匠人才培养却被忽略了,政协委员在发言中呼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光建成,还要保持住,这个绝不是短期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来此志不渝地接力、保持下去。
(五)现行职称制度不利于稳定高校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要有稳定的队伍,而现有的职称制度限制了青年人才从事成果转化的职业选择。一是成果转化没有充分体现在职称评审条件中;二是从其他行业(如专业评估师、分析师、律师等)转而从事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由于职称序列不同,到了高校还要重新从中级评起。
案例2: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成果转化职称评定改革
2015年成为中科院20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以来,在获得新药证书这个里程碑的节点,药物所给予从事新药研发的团队两个正高级和4个副高级的职称评定名额。为新药研发作出贡献的人员通过这个渠道可以进行职称评定。虽然同样要得到评审委员会超过三分之二的选票,但是不再沿用以往的论文、奖项标准,也不占用原有的评审名额。2016年已经有7人由此获得高级职称。
(上海药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所述)
三、解决上海科技人才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用特殊的政策解决高端人才住房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宜居宜业是人才的共同渴望。为留住人才,就要让青年人才住得有尊严,只有满足了心理学家马斯诺阐述的人类生存、安全的需求,才能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追求。解决住房、商务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就是要在巩固各区县已有的人才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建设的前提下,再推进如下工作:① 政府组织鼓励公司建设人才公寓、高端人才租住房屋经营、管理、补贴的稳健体系;② 成立非营利性的机构,把科技园区附近的租赁房源收纳其中,统一经营管理、稳定租金、稳定市场、稳定人心;③ 为发挥好高端人才的作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转移部分公司业务到低成本的内陆地区或者海外,既降低了费用,又做了合作交流,还满足了这些人才的生活需求等;④ 未来要按照产城融合的模式做规划。
案例3:嘉定、张江人才公寓的供需问题
为实现筑巢引凤的目的,近年来不少区县都将人才公寓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有的区县设法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了部分高层次人才的过渡性住房问题。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牵头,六所联建的嘉定科嘉人才公寓,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该人才公寓项目总投资4亿元,建9栋人才公寓,安居住房1080套,以及配套用房和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92431平方米。2016年6月17日交付使用。科嘉人才公寓满足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等6家科研单位1000余名青年人才的过渡性居住,有力地推动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研究所的人才引进工作。但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51所、32所没有享受到此次机会,且他们也不知如何用自己的工业用地建人才公寓,怎样建人才公寓等问题。
张江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六大核心承载区之一,已建了25万平方米,4000套人才公寓,采取每2~3年轮一次的管理模式(若2年一轮只有2000套)。如:张江集电港人才公寓用地约4.5万平方米,共分10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张江科技公寓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心区域郭守敬路,建筑总面积13414.5平方米,其中新建三幢七层电梯公寓面积10787.95平方米,原有低层建筑物2626.08平方米,新建公寓套数合计224套,分为A、B、C三种类型,是张江集团目前在建的高规格的配套服务出租公寓;浦东唐城人才公寓总面积31028.29平方米。但是,相对于张江的25平方公里的面积和就业的30多万年轻人口来讲,人才公寓依然满足不了需求。
分析以上典型案例我们发现如下问题:① 供不应求的问题。张江依然有数千人排队等候人才公寓;② 政策落实、协调的问题。“人才新政30条”中的有关建设人才公寓,其建筑面积占项目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的规定,其落实需要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商、消防等多家相关部门政策的协调统一;③ 入住人才公寓的门槛、条件问题。“夹心层”盼门槛更低,配套设施更全一点的适合“小白领的公寓”;④ 出行便捷问题。承租人才公寓的大多是收入一般的“小白领”,出行主要靠公共交通,人才公寓的建设“离地铁远近”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不少人才公寓的缺陷是距离地铁太远。如浦东亮秀路128弄的荣和家园里有普陀区的人才公寓,离最近的地铁站大约4千米;位于胜利路836弄的张江人才公寓,最近的地铁站在8千米之外。
(二)完善企、事业薪酬体制、用人机制
很多单位反映,有时花重金引进的人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不好用,或留不住。国企改进、完善已有的股权激励机制,便于发挥人才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不要为了立项而立项,而要让项目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增加个人收入,把科研人员的立项与企业的技术提升结合起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结构要给予调整、减税,以利于它们灵活地引才、用人,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能力,提高其积极性。体制内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控制约束了用人自主权。因为绩效工资总额施行控制,引进了新人,但是分配的总盘子不能变,只能减少其他员工的绩效待遇,增加了领导工作的难度。建议在建立绩效工资逐年递增的基础上,采取“一所一策”“一户一法”的绩效分配管理办法。由于编办核定的事业编制难以改变,上海对落户政策又不断收紧,一般人才的引进只能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但是如果不能缴纳社保,劳务派遣人员也无法落户,这对人才引进是非常大的限制。
(三)做好人才政策的实施、评估和反馈
政策要做到实时出台,强力推进实施才有效。人才政策制定前要听取更多的用人单位、高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等的意见,要接地气,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协调相关各部门权限,落实人才新政。2015年出台的人才新政“20条”、2016年出台的人才新政“30条”,内容看上去都很好,但实施效果不佳,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因为政策缺乏配套性和一致性,各委办局的政策口径不一,有的确实不好操作,如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兼薪等。应该尽快下放人才使用的权利清单:① 明确文中的“条件”是什么;② 简化自主招聘、选人、引才流程。
(四)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地制订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一,要培养工匠人才,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制造业水平。人才不仅要注重引进还要注重培养,如教委与总工会牵头做的“百万在岗人员提升计划”,即在“十三五”期间培养、培训100万在岗人员,以弥补工匠人才的短缺问题。这需要政府关心、学校行动、企业积极配合等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见成效。第二,要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培养前瞻性的储备人才。机器人在5~10年以后可能会进入家庭,进入工厂,成为主要的替代劳动力,所以需要从现在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培养人才。培养机器人维修、机器人管理、机器人上门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与工厂、研究所等一起培训人才,形成研究所、工厂、学校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育体系。研究所负责开发机器人高技术,工厂负责造机器人,学校负责培养维修、维护、管理机器人的人才,形成研发、生产、使用和维修一体化的完善体系。第三,要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敬仰科学家、尊重科技人员的精神;倡导年轻人的爱岗敬业情怀。企业要有培养与企业一起成长的文化理念、员工精神,有站在最前沿的一批人才,这样企业才能盈利,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五)注重专业化、高端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化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人才可以大大增强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成果的市场价值,提升创新者的创新底气。加大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高端化、懂法律的科技服务人才,也是科创中心人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案例4: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人才助力提升成果转化价值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一支专家团队,在研制治疗心衰患者的医疗器械时,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当满怀憧憬与企业洽谈成果转化时,却得到令人失望的报价:1000万元。上海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盛知华接手这一项目后,谈判结果震撼了发明人:企业愿出5.4亿元许可费,这还不包括后期销售提成,并承担全额研发经费。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专业的服务激发知识产权的最大价值。“许多发明人不懂专利,不会叫卖,估摸不出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黄金就被淹没在黄沙中。”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需要涌现更多专业成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的科技服务能让创新创业的技术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们的研发,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更多地获益。
总之,要解决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除了尽快推动已经出台的人才政策实施细则落地落实之外,还需要各方力量协调一致为科技人才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业技能与文化理念共推进等模式,来解决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且要注重梯度建设、从孩子抓起、从感召青年人做起,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使他们能怀揣梦想快乐地来,沉下心来安心地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各路人才在科创中心建设的道路上腾飞起来,发挥各自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