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绵上古迹
绵山,因绵上而得名。《辞海》:“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故称绵山。”绵上,在绵山脚下,静升盆地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隐居于此而死,晋文公“以绵上为之田”即此。
绵上荟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介商墓遗址、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和晋祠庙、灵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庙,还有仰韶—龙山文化堆积、旌介村庙宇、壁画等;这在山西是罕见的。
一、旌介商墓
旌介村坐落在晋中盆地南缘,静升河北侧,绵山南麓;旌介商墓位于旌介村东,由旌介村民发现,考古工作者分别发掘于1976年、1985年,编号分别为3号墓、1号墓、2号墓。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号墓发掘于1976年春,墓室长3.9米,宽2.1米,深5.5米,墓口距地表1.2米,出土青铜器10余件,还有蚌饰物40余片。
1号墓发掘于1985年1月,墓室长3.84米,宽2.5米,深6米余;该墓有一椁三棺,中间为男性,两侧为女性。
2号墓与1号墓同时发掘,墓室长3.4米,宽2.2米,深6米,该墓有一椁两棺,一男一女,墓室西北角有一被杀奴隶殉葬。1号墓与2号墓陪葬物品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礼器、兵器、杂用器,还有少量的玉器、骨器、石器、陶器。青铜器共有113件,容、礼器有鼎、斝、簋、尊、罍、卣、觚、爵、觯,共41件;兵器有矛、戈、镞共58件;杂用器有兽首刀、管状器、弓形器、铳共9件;玉器有19件,大部分为佩饰品;骨器有3件,石器有1件,陶器有2件。青铜器上大部人饰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并多有扉棱、铭文。
旌介商墓可以告诉我们的是:
(一)1、2号商墓出土的青铜器,除了兵器和杂用器外,有41件礼器,其基本组合为鼎、卣、觚、簋、罍,且都有4觚10爵,说明两墓主人均有一定地位,可能是方国的首领。
(二)根据两墓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式、形态、特征、纹饰、铭文等,均可表明墓的时代为殷商晚期,或者在商周之际。
(三)出土青铜器的铭文,族徽“·W·”最多,比陕、豫、冀、鲁等地出土的较为集中,且数量较多。“·W·”为商代晚期一个部族的族徽或标志,同一地点两个墓比较集中地出现这种族徽,似可以认为灵石旌介一带是“·W·”族所建立的方国所在地。
二、介墓·介庙
介之推墓在灵石县境东陲、绵山脚下的张嵩村东,距灵石县城16公里。封土高大,灌木丛生,占地50余平方米,墓周围有石栏护之。在介之推墓前,有介之推庙,又名洁惠侯祠,俗称介庙。介庙从南到北有牌坊、庙门、戏台、抱亭、正殿、后殿等建筑物。
介之推曾随从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流亡期间,介之推作为重耳亲信,历尽艰难,在最困苦的情况下,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汤给饥饿至极的重耳喝,这便是被传为佳话的“割股奉君”。重耳回国后,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掌朝政后,大赏随从臣属,竟遗忘患难与共的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母隐居绵山南麓的树林中,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的过失,悔恨之余,亲往绵上树林,请介之推出山,介之推执意不肯。晋文公便火焚树林,以迫介出,谁知,介之推竟与母同被烧死在林中。晋文公于是封绵上之田为介之推名义上的封田。
据碑文所记,介庙始建于春秋,以后历代,多有修葺。介庙规模宏敞,殿宇森伟,四周簇拥着青松白栝,庙宇坐北朝南,庙门前耸立着石旗杆,庙门内有木牌坊,接着是坐南朝北的戏台,戏台和正殿中间是抱亭,正殿后殿,相峙而立,正殿有介之推塑像一尊,壁画一组,后殿有介之推母亲和介之推妹妹塑像两尊。庙院空地,辟为花圃,修砌对称的八方花池,池中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等传统花卉竞相开放。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所书“承颜堂”石匾一帧嵌于后殿山墙,后殿正墙上还镶嵌着傅山所书“山林埜趣”石匾一方及百余字的草书石碣一块,草书石碣的内容为傅山的七言诗《题介子祠》:“青松白栝十里周,梐青枑白祠堂幽。晋霸园林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丘。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容分到牡丹头。”
庙之东北50米许,有“子母柏”,子母柏下大石如砥,净白光滑,石旁有“子母柏”石匾一帧,匾宽54.5厘米,高35.5厘米;“子母柏”三个大字后附有小诗一首:“石间双柏果奇哉,动引游人自远来。觅遍林海方见得,天工神妙莫嫌猜。”
相传介庙有“两神”:一曰神林,二曰神花。何谓“神林”?传说有一庙祝常割草于一处,但是,天天割,天天长,草茂不衰,因之感到惊讶,便掘地三尺,挖出一个瓦盆,带回庙内,弃置墙隅,久之发现,不论往盆里放啥,都会取之不竭,始知为宝,便藏之于庙内。后因兵荒马乱,恐有闪失,便埋在一棵松树下,但俟天下太平后,却再也找不到那棵松树,方圆十里,都是一样的青松;此后,人们便把这片松林称为“神林”。
何谓“神花”?传说介庙中有数十株牡丹,枝干十分粗壮,不知何年栽植,每年开花均为红色,唯有一朵为白花,而且白花开无定株,庙祝密记其株,可来年开白花者却换为他株;人以为神,不敢轻折,每当花开季节,四方观者不远百里,一月之内,络绎不绝。
历代文人墨客为介庙留下了许多诗、文、联、匾,不乏脍炙人口者。
三、马和晋祠庙
在太原盆地的西缘,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有一座晋祠,而在太原盆地的南端,绵山脚下,静升河畔,也有一座晋祠。
灵石晋祠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均有过修葺,但其建筑风格仍以元代为主。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建筑面积132平方米,斗栱粗放,装饰简朴;献殿建筑面积81平方米,为正方形,八根木柱顶立其间,顶部造型为八卦图。传统的坐南朝北的戏台,建筑为80平方米,重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戏台两边的青石方柱上,镌刻着两幅楹联,一副为行书,内容为“桃花有色相文章邀人批阅,权作未刷仰纲目随意参观”;另一幅为魏碑体,内容为“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贬恶严斧钺惩百代邪盗奸淫”。戏台东西侧分别为钟楼、鼓楼。祠院东西共有配殿22间;祠内存碑数通,最早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所镌的。灵石晋祠已被列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趣的是:太原晋祠有“圣母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供奉的是唐淑女虞的母亲——圣母邑姜;灵石晋祠也有“圣母殿”(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供奉的也是圣母。太原晋祠圣母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加尊号为“昭济圣母”(据《重修汾东王庙记》),而灵石晋祠圣母尊号也为“昭济圣母”,故正殿名曰“昭济圣母殿”。这两位圣母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是个问号,笔者摘一段文字,读者自去揣度:“自开皇、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祀,增入祀典。熙宁复昭,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号者,并以名闻于是。”(宋《礼志》八《诸祠庙》)。
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需要说明,太原晋祠中有太原王氏晋溪书院,现有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的子乔祠。灵石晋祠北面是太原王氏后裔——灵石静升王氏的世居地,这里有其家族庞大的居民建筑群——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内亦有供奉始祖的子乔阁。
四、旌介村
旌介村位于风光旖旎的绵山脚下、地势平坦的静升盆地东缘;静升河从村南流过,东夏路从村西穿过;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1974年,旌介村西堡子周围发现了石斧、石锛等原始工具,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1976年春村中发掘出部分商代青铜器;1985年初,村中又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这说明殷商时期旌介村已是先民们繁衍生息的聚集地。
(二)不足600户人家的小村,居然有10数座庙宇,至今,关帝庙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彩绘壁画,内容以关帝故事为主,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关斩将、水淹七军等。
(三)旌介村为介之推故里,原属平昌县(今介休市)管辖。隋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割平昌西南地置灵石县,旌介村遂归灵石管辖。旌介村名因介之推焚死绵麓神林中、不受官禄而得名,意在旌表介之推节操。
(四)旌介村西到集广村附近有厚达3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村东是东周时期的文化堆积以及汉代以后的墓葬,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20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