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六论

陈志刚陈志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就其最主要的创新内容来说,至少可以概括为“六论”:一是从严治党“打铁论”,党员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二是理想信念“补钙论”,思想建设搞得好,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才能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三是组织建设“优化论”,强调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四是作风建设“抓常抓长论”,强调作风问题必须抓早抓小,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抓住公私问题的要害;五是反腐败“零容忍论”,强调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六是制度建设“笼子论”,要在严密性上下功夫,狠抓制度的执行,加强制度认同。

【关键词】习近平 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包含丰富的内涵,就其最主要的创新内容来说,至少可以概括为“六论”,即从严治党“打铁论”、理想信念“补钙论”、组织建设“优化论”、作风建设“抓常抓长论”、反腐败“零容忍论”、制度建设“笼子论”。

一 从严治党“打铁论”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0页。据此,习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打铁论”。他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反复强调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中国流传已久的通俗名句,意思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国家发展的中坚,掌握着党和国家的重大权力,是决定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力量,对全党起着表率作用。只有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过硬,有硬气、有底气,群众才会心服口服,党的组织才能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同样,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就大。而在党内,最“有资格”犯大错误的,就是高级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毫不讳言地指出:“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52页。因此,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宣告,“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56页。而且,他还向全党郑重承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5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先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以实际行动给全党改进作风做好表率,使党的作风的改进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打铁还需自身硬”可以说是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的理念和承诺,它既包含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内在要求,也包含着新一届党中央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既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魄力,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党员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树立领导权威,其言行才有公信力,才有凝聚力、号召力。

二 理想信念“补钙论”

注重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建设问题,敏锐地把握住了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理想信念问题。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80页。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坚持思想建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思想信念出问题,我们在政治、经济、道德、作风上也必然出问题。习总书记生动形象地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上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信念的淡化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没能够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丧失社会主义信念,抛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淡化宗旨意识,放松党性修养,沦为权力、金钱的奴隶,掀起一股腐败之风。习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什么盛行?为什么不断有人沦为腐败分子甚至变节投敌,走向犯罪的深渊?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14页。“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80~81页。正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虽然党中央一直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在一些地方仍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

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13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补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才能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习总书记的理想信念“补钙论”,形象生动,切中肯綮,敏锐地洞察了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本,深刻地把握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

三 组织建设“优化论”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着组织建设的最核心问题,即党的干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第一,提出好干部的标准,强调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培养选拔好干部是根本前提。首先,习近平明确提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337页。其次,习近平指出,为了把好干部选出来,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反对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343~344页。习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方法、内容的改变,切实抓住了干部考核的关键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为干部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强调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351页。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员数量增长过快以及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党员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既要严把入口,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又要疏通出口,对那些丧失党员条件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那些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坚决清除出党;另外还要优化结构,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201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也明确提出在党员发展问题上必须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这四个总要求。

第三,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纪律。习近平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我们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九十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组织严密是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65页。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组织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65页。。因此,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切实增强党性,切实遵守组织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切实加强组织纪律,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概括地说,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实现组织优化极为关键。必须抓干部,干部培养和选拔是关键;必须抓党员,党员队伍的素质是基础;必须抓纪律,纪律是保证。习总书记强调组织建设“优化论”,敏锐地抓住了组织建设的要害和关键。

四 作风建设“抓常抓长论”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思路。

第一,以党的作风为切入点,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何切入,必须从问题入手。而当前党内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作风问题,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风主要是党性问题,主要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作风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长效机制,从作风问题抓起有利于防范重大腐败案件的发生。从作风问题入手,从群众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所以,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17页。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抓住了作风就抓住了关键环节。

第二,聚焦“四风”问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风问题多种多样,要使作风建设取得成功,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必须着力解决突出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能面面俱到。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党内作风问题的脉象做出了明确的诊断,他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310页。“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374页。因此,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于“四风”问题,抓住了作风问题的要害,不但使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而且使得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党风政风得到好转。

第三,作风问题必须抓早抓小。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养成。所以,习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既要抓大,也要抓小,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早提醒,早纠正,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护着掩着。”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3页。抓作风问题就要积小胜为大胜,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只有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才能确保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才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因此,中央以八项规定这一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切入口和动员令,以务实的态度揭开了整顿作风的序幕。作风问题“抓早抓小”,体现了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对干部本人负责的“以人为本”理念。而且作风问题抓早抓小,更容易取得成效,也更好取信于民,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中看到希望。

第四,作风建设具有反弹性,必须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要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他反复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且为了切实防止作风建设走过场、一阵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制度化才是治本之策,“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是新一届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举措,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五,公私问题是作风问题的要害。作风问题在表现形式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作风问题的要害和实质。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39页。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对待公私问题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试金石。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公权私用、滥用,以及贪赃枉法、不当得利。所以,抓住了公私问题,抓住“权”和“利”的问题,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

五 反腐败“零容忍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把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明确告诫全党:“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导致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他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政治魄力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全社会提出了反腐败“零容忍论”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做了充分的估计,他指出:“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81页。这种严峻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地步,我们如果再犹豫不决和手软,再不采取非常手段,必然积重难返,丧失民心,最终亡党亡国。由此,习近平提出了惩治腐败的新策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135页。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又进一步强调,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习总书记这些凝重的语言鲜明地体现了党中央要以雷霆手段扭转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的坚强决心和非凡胆魄。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消极腐败现象都与党的宗旨水火不容,这决定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一方面,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另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问题不是很严重,但也决不姑息,因为这些问题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形象。而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遏制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改变了我们过去关注大案要案的惩治腐败的策略,体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政治勇气,彰显了我们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定决心。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事实,特别是对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查处充分表明,“零容忍”绝不是一句空话。反腐败“零容忍论”既体现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高度自觉,也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六 制度建设“笼子论”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制度建设“笼子论”的新思想。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系列制度相继出台。但也毋庸讳言,虽然制度越来越多,但腐败现象依然易发高发,难以遏制,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总结制度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制度建设“笼子论”的新思想。他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136页。“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0页。

习近平同志认为,加强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务实管用。“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而制度要管用,首先要在严密性上下功夫。要扎牢制度篱笆,必须严防牛栏关猫。要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据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但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而且专门提出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其次,要狠抓制度的执行,要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不是把制度当成摆设。不抓制度的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制度的震慑力、生命力在于制度执行的彻底性,必须反对有选择性地执行,破除权力、金钱的干扰。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再次,制度要切实管用还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认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制度是由人制定、遵守、执行的,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不同,制度制定的方向,遵守、执行的效果,也会不同。所以,“体制是重要因素,但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73页。。反腐倡廉建设,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加强廉政文化教育,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最后,实行制度反腐不仅需要完善党内的制度体系,也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立法,坚持党纪国法双轨并行良性互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站在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明确强调,“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135~136页。用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方式方法反对腐败,不但使得制度“笼子”更加严密,而且更加牢固,这是推进党建科学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法制化轨道上有了极大进步。

习近平的制度建设“笼子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他对制度严密性、执行力、平等性的新要求,抓住了制度问题的症结,为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指明了方向。强调制度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内涵丰富、全面系统、高屋建瓴,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又有短期的战术谋划,既有视野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总结了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执政党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开拓了党的建设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