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实现“中国梦”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也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7〕4号), 2017年1月22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是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更是扎实加速《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特殊办法。同时,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也是实现有关节点省份教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备忘录全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全覆盖的重大战略。

1997年12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首次把“走出去”(东学西渐)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提出来,并把它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他说:“‘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个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陈扬勇:《江泽民“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EB/OL].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26457/8313172.html,2016年4月5日。此后,江泽民同志在许多不同的场合一再强调要抓紧研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领域、外交领域、文化领域和教育领域等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实践,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后,《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中的“教育服务承诺”促使长期习惯于“引进来”的中国教育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从国外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凡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和信息等领域的全方位深度交流与合作,有的还成立了教育国际组织,如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日本国际教育协会(AIEEJ)、澳大利亚校长协会(AVCC)、加拿大高校协会(AUCC)等,这些组织主持的研究与实践在推动本国以及他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了贡献。1980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出版了《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该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要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英国的Peter Scott阐述了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美国的Guy Neave研究过高教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问题;加拿大的Gilles Breton阐述了高等教育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发展等。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连续举办了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核心议题展开研讨。这些研讨会反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进入从经验性的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探讨,再到制定具体的策略,从而推动全球高等教育界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全面对外开放阶段。

国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具体地说,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内外研究还比较丰富,但关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国内外关注的学者还不是特别多,相关研究成果正在增加。高等教育桥头堡是国家桥头堡战略的重要支点,解剖云南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实践和东南亚、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展,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不仅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和外交学、地缘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框架体系,而且能有效推动云南省加快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倡议东南亚、南亚支点,是推进中国与东盟、南盟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参考,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智力成果,早已融入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众所周知,中国自1978年起逐渐恢复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交流和合作。1983年9月,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来,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方面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从研究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专著来看,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学飞主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从收集到的硕博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国际化和国家发展的关系角度所做的一种战略研究,探讨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和措施等,代表性的论文如王一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2期。;还有探讨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国际化问题上存在的特殊问题,如邴正的《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邴正:《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9期。;也有从大学本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何题,如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一书,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论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大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实现的途径。王留栓的《对新世纪复旦大学办学方向的思考》等则是从大学发展的战略出发来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王留栓:《对新世纪复旦大学办学方向的思考》,《复旦教育论坛》2000年第2期。;刘海峰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即“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互动机制。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2008年,唐滢等人合著的《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对云南省高等教育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成文章、唐滢、田静:《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第198页。2010年,李慧勤等人发表了《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认为“运用波特的菱形理论指导云南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明晰云南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李慧勤、李宏茜、王云:《云南省与东南亚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并提出了加快云南面向东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对策。总体而言,1997~2017年的20年间,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有杨锐、李怀宇、唐滢、冯用军、李慧勤等人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对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唐滢、李慧勤、冯用军、伊继东、张建新等人关于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将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实践到理论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云南省从内陆边疆省份逐渐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国家“十五”计划以来,云南省发挥独特地缘、血缘、文缘、学缘、经缘等优势和特色,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全省高校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全省高等教育区域辐射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云南省多数高校积极对“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尤其是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包括中国云南、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6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把这一高等教育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分阶段实施,使云南省高等教育真正“走出去”,使云南省成为东南亚、南亚、西亚一流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体,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认真探讨。

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国加入WTO及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建设两个大背景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加入WTO后,云南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对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带来的机遇与对策;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教育合作及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等。但目前尚未有对云南省和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和项目。在研究趋势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正从对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的研究走向区域或校际的高教国际化研究;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走向理论与应用的结合研究;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问题研究走向微观问题研究;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共性问题研究走向个性问题研究,因此,适时开展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专项研究,很好地契合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省新战略定位的时代要求和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要,从而加快中国“南向”战略的进程。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在这种趋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重要、更加不可或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框架下,需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动多种形式的国际化。通过推动云南省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希望取得“更充分地发挥云南省高等教育的诸多优势”的效果,而且还应追求“通过教学科研的合作提高云南省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云南省高校“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不断实现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追求在全面提升国家和云南省的综合实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积极建设安定、繁荣、和谐、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环境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云南省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桥头堡”刘六生、冯用军:《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数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第17页。、云南省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南向”战略支点进程中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人力资源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先行先试将云南省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发开放“桥头堡”,是将云南省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扎实推动云南省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进程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紧迫。2007年以来,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提出要把吉林省建成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成中国面向西北开放的桥头堡、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系列的“桥头堡”战略布局,标志着我国沿边开发开放进入“桥头堡时代”(Bridgehead Era)。“桥头堡”时代为作为多民族大省和高等教育大省的云南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桥头堡战略”的重大部署,编制出台了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综合建设方案和综合试验区配套改革方案,通过“走出去”战略的升级和优先面向东南亚、南亚培育国际化人才的“双轮驱动”,力争把云南打造成为面向西南(东亚、东南亚、西亚、印度洋沿岸、非洲南部和大洋洲)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政治互信互助的桥头堡、经济共赢互利的桥头堡、文化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教育共享共建的桥头堡、人才互动互补的桥头堡。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视察和调研,对云南省各方面工作提出要求,希望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新华社:《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云南日报》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3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省慰问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云南省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云南省高等教育更应抓住千载难逢的“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云南省高校更要勇于承担党中央国务院的历史重托,力争在“十三五”期间,首先将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发开放“桥头堡”中的“试验田”、“服务窗”和“样板区”,进而为实现“第二步走”战略——云南省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与西亚开发开放“桥头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顶天立地、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第三步“桥头堡”战略目标——云南省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肩负着推进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双重时代使命和建设美好亚洲、和谐世界的大国责任,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国-东(南)盟多边合作、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泛珠合作”等历史机遇,促使云南省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正逐渐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跃升到教育层面,而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已逐渐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的突破口。从历史的维度和政策的视角阐述云南省高等教育系统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的发展路径和“走出去”战略行动,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云南省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提升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为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多重欠发达地区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化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纽带,而教育则是跨国(境)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政治互信、经贸搭台、文教唱戏,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合作与交流历史悠久,尤其是与泰国、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交流源远流长,云南省高校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才俱备”。“引进来”“走出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核中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实质就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在经过较长时间高等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摸索和实践后,云南省高校更应该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勇敢地面向东南亚、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点是留学生和优质资源(资金等)“引进来”,重点是专业课程资源和特色科技开发项目“走出去”,从单边语言培训、短期交流到中外合作办学,通过高等教育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引进来”“走出去”,最终实现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各合作方“和平共处”背景下的“多赢”“共赢”。为了更早、更有效地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在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运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M-S法,由钱学森院士创建),在深入领会和把握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反演、SWOT分析、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数据挖掘等研究手段,充分掌握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瓶颈问题及其成因,为云南省高校面向太平洋、印度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国一战略”“一州一对策”“一校一项目”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向,为中国高等教育全方位对外开放“闯出一条血路”。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聚焦云南省实践,可谓是近年来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在内容、方向、方法和视角等方面的创新探索。首先,梳理、总结和丰富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理论,围绕高等教育全面对外开放问题,对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度阐释并丰富其内涵,提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指导原则、政策建议等,大大丰富了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化发展理论,为建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等奠定了基础;其次,开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在云南省本土的实践研究,围绕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主题,立足中国特色、云南元素,提出了“一校一策”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云南省高等教育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基于政策的视角,立足政府的站位,在分析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周边国际关系和东南亚、南亚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建立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集团,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大学联盟等建议及一些标志项目。这些建议具有前瞻性,契合了国家将云南省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向西南开放支点的战略部署,把握住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凸显出云南省区位地域优势,同时又具可操作性,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能够为政府部门全面规划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提供详细的支撑内容。此外,通过分析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指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未来可供选择的全面对外开放发展道路,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可选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