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从后思索”与“宏大叙事”
一
人们喜欢用黑格尔提到的“厮杀的战场”来说明哲学固有的“批判”精神,似乎哲学史成了堆满被推翻理论的“死人王国”。然而,黑格尔本人并非想以此说明“批判”埋葬了所有哲学,相反,他所关注的恰恰是“批判”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心灵的更迭”和“思想英雄的较量”。正因如此,在《精神现象学》中,他用“花蕾、花朵和果实”的形象比喻,揭示了“批判”并不是一无所获的徒然否定,而是整个哲学史形成的“必要”。“花朵开放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被花朵否定了;同样的,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这样看来,对于某一具体形态的哲学理论而言,从其对前人理论的批判中来进行理解,更容易领会其本真精神。因而,对待马克思哲学这一富于批判性的理论,从其与前人的“心灵更迭”和“思想较量”中来加以理解,更容易把握其思想内涵。
从理论形成过程来看,马克思哲学无疑是在对以往旧哲学批判中产生的。正是在对以往旧哲学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而且使哲学批判从天国回到了人间。那么,马克思对以往旧哲学批判是如何展开的呢?马克思在批判中到底怎样使自己的哲学得到升华?马克思哲学是如何走出思辨的王国从而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马克思整体文本中批判理论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我们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讨:一方面,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整体性研读,以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从而充分展现马克思哲学向现实生活回归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通过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以探讨马克思具有的无法消解的形而上学情结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深刻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所体现的终极关怀。
二
国外对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法兰克福学派,如〔德〕马尔库塞在《哲学与批判理论》(1937)、《理性与革命》(1941) 等著作中,强调辩证法的否定性,偏重马克思学说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一种辩证批判的社会理论。“二战”后,〔法〕列斐伏尔通过《日常生活批评》(1946),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教条,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认为社会的全面异化突出表现在人的异化和政治的异化,因此,他认为需要通过文化革命和日常生活批判来结束异化,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德〕哈贝马斯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76) 中,弱化了传统批判理论的激进立场,强调了历史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论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南斯拉夫〕马尔科维奇的《从富裕到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主义》(1974) 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对历史的可能性所作的批判性研究的结果,为了恢复理论思维的批判方法,并使之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重新回到马克思,但他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截然对立起来,只强调前者,而抹杀后者。20世纪90年代,〔美〕沃林通过审视当代思想界文化批评观,意图建立起更强有力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The Terms of Cultural Criticism, 1992),〔法〕德里达坚信“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将来”,表现出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Specters of Marx, 1993),〔英〕布朗探讨了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Critical Realism and Marxism, 2002),而〔美〕托米与汤申德在《关键思想家:从批判理论到后马克思主义》(2006) 中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我们就有必要重新解读、重新思索马克思,等等。简而言之,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在西方风头一直很健,大多以现代性反思为主题,以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为思想核心。
国内对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早期受苏联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对旧哲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两个方面,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意味很浓。20世纪末,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起和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体系的质疑,国内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也转到了西方研究方向上:(1) 孙正聿等认为马克思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应该重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当代价值;(2) 吴晓明等认为现代性批判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不仅是对现代资本的批判,而且是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3) 孙伯鍨等认为马克思从现实生活的出发点确立了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点,其批判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性批判,而非简单的文化批判、现象批判;(4) 王志军等认为宗教批判虽不是马克思学说体系的中心,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在其思想演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等等。
综上,国内外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旧哲学批判 (包括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等); (2) 批判与批判精神的解读;(3) 现代性批判 (包括资本批判、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形而上学批判等); (4) 社会批判理论;(5) 宗教批判;等等。
显然,国内外有关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精神,但是关于一些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譬如:经典文本中马克思批判理论到底是从哪几个维度来进行的?马克思批判理论是否存在一定的逻辑进路?马克思批判理论到底体现了经典作家怎样的终极关怀?等等。正因如此,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就成为我们的出发点和关注点。
三
思想在批判中前行,马克思思想就是在批判中展开的,批判意识已经内化为其理论体系的灵魂。对于这样的学说体系,我们从“批判理论”的维度去考察,更容易把握其深刻内涵。为系统梳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深刻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当代启示,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立足文本与关注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外部批评与内部对话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从后思索”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1.立足文本与关注现实相结合。立足文本,这是研究马克思哲学应有的一个根本方法。一方面,我们在对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文本进行整体性解读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批判的逻辑进路和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晚年笔记等文本的解读,深入阐发马克思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实际上,马克思哲学是致力于现实改造和变革的哲学。因此,对于这样一种理论的研究,在立足文本的同时,还必须将其与现实关注相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即,从历史现实出发,关注现实的人,思考现实问题产生的根源,既反对脱离现实的思辨化倾向,又反对不对现实作批判性考察的经验实证化倾向。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要厘清马克思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我们必须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作为主导,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的始终。亦如恩格斯所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且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马克思哲学走出思辨囚笼之路同马克思思维范式革命性变革的阐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外部批评与内部对话相结合。所谓外部批判,就是站在一种理论之外,以另外一种理论为基点,对这一理论进行批判。外部批判有助于揭示被批判理论的不足,同时反映出批判者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所谓内部对话,就是在同一个理论内部,从它可以接受的原则出发,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完善。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新理论创立者将逐渐发现自身理论的困难和缺陷,从而会对其进行批判的否定和有益的补充。因此,通过内部对话,既可以体现理论创立之初的新颖与独到,又能揭示出理论成熟之后的完善与深刻。这里的外部批判就是站在马克思哲学理论立场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而内部对话则是指以发展的眼光对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比较,揭示出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历程。
4. “从后思索”与“宏大叙事”。理论只有在充分发展后才能被充分认识,考察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反而要以发展之后的理论为参照。因此,本文“从后思索”的研究方法就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为参照,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依据,这样有利于我们深入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络。所谓“宏大叙事”,用阿伦·麦吉尔 (Allen McGill) 在《宏大叙事与历史学科》中的话来说,那就是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的无所不包的叙述。我们的“宏大叙事”是对马克思批判理论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在这里,我们抛开了很多细枝末节,以马克思批判理论为主题,揭示这一理论的演进脉络与内在逻辑: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
四
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整体性研读,我们不仅梳理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而且也厘定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所经历的抽象批判-现实批判-抽象批判的“否定之否定”的心路历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所体现出的终极关怀。在这里我们解决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一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从理论形成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是在对以往旧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正是在对以往旧哲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而且使哲学从天国回到了人间。那么,马克思批判理论是如何展开的呢?他到底历经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是我们拟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范式变革。从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马克思既不同于之前的哲学家,也有别于之后的哲学家。他是通过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来完成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的,从而实现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那么,马克思批判理论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我们拟解决的问题之二。
三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哲学虽然走出了思辨的囚笼,但它也决然不能归结为纯粹的实证科学,马克思仍然具有无法消解的形而上学情结,因为它仍然保留着对现实的超越意识和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那么,马克思的超越意识和终极关怀到底表现在哪里?这是我们拟解决的问题之三。
另外,我们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直接承接马克思批判精神而展开对现代性的批判不同,我们回到了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通过整体性研读发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存在着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的内在逻辑,与其说马克思完成了对传统理论的彻底批判,不如说他向后人展示了自己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
第二,在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经典文本深入解读的启发下,我们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的厘定中察觉到,注重哲学批判与现实批判相结合,马克思完成了对经院哲学、思辨哲学和感性哲学的批判,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与很多西方学者单纯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同,我们认为:马克思批判理论绝非仅仅在于“批判”,更多的在于“关怀”。马克思批判理论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追求的是整个人类的解放,埋藏于马克思思想深处的是对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五
尽管马克思很多文本中都包含着多重批判 (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既包含政治批判,又包含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包含经济学批判,又包含哲学批判等等),但借助马克思提出的“从后思索法”和“宏大叙事法”,我们还是可以发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演进脉络与内在逻辑: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来看,马克思不仅完成了经院哲学批判-思辨哲学批判-感性哲学批判,经历了抽象批判-现实批判-抽象批判的“否定之否定”的心路历程,而且也向世人展示了其对“人”的终极关怀。
1.马克思早年的哲学立场——自我意识能动原则的强调。柏林大学学习期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伟大开端。虽然此时马克思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超出思辨唯心主义境域,仍然采用了黑格尔式的表达和传统哲学的思辨,但他还是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娴熟运用和自我意识能动原则的强调,否定了盲目必然性带来的“命定”的结论,从而表明了哲学应该积极干预生活的基本立场。
2.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受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契希考斯基的行动哲学和鲍威尔的宗教批判的影响,马克思开启了自己理论批判的历程。实际上,正是通过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坚定了无神论立场,从而为日后走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条件。
3.马克思的政治批判——指出国家和法沦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同现实问题的接触和研究,马克思逐渐摆脱了鲍威尔等人的抽象批判和空洞否定,而致力于现实的政治批判。这一时期,马克思已认识到,哲学必须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正是上述思想的发展,马克思的兴趣离开宗教和美学问题越来越远,而直接参加政治斗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4.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创立。通过对经院哲学、思辨哲学和感性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思辨形而上学的颠覆,最终走出了传统哲学的思辨王国。破旧旨在立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彻底批判和对从前哲学信仰的清算,马克思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
5.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探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如果说,马克思在巴黎是经济学批判的开端,在布鲁塞尔是经济学批判的延展,那么,在伦敦对《资本论》的准备笔记和写作,则是经济学批判的深化。通过对科学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一般原理的运用,马克思不仅指明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且论证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未来发展。
6.马克思的人类学批判——强调人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思想从未偏离他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哲学立场,他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强调人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类学关注的焦点,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主题。
7.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范式变革——关系思维、圆融思维和生成思维的确立。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马克思批判理论并不是通过否定传统哲学的理论特征来改变哲学形态的,而是通过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来否定传统哲学立论的根本原则。其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的转变;从二分思维到圆融思维的超越;从预成思维到生成思维的转换。
8.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终极关怀——无法消解的形而上学情结。马克思批判理论彰显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和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虽然走出了思辨的囚笼,但它也决然不能归结为纯粹的实证科学,它仍然保留着对现实的超越意识和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