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祖文化概述
一方水土不仅仅养育一方人,也培育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物产。落地生根,是农耕文明最根本的特征。耕种离不开土地,生活离不开土地,传承离不开土地。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独特的物产体系,让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就地取材,让这些物产成为他们生活的供应,成为文化的素材,成为融入生命的血液。
天、地、人合一,天、地、人在农耕文明中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宗祖文化。因此,宗祖文化是落地生根的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它存在于每一片土地上,它是每一片土地的灵魂,每一片土地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宗祖文化。
宗祖文化是自然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各个地域生活历史的标记,是深入每一片土地上人民骨髓的血脉,形成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独特个性。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宗祖产品在中国具有了最丰富的内涵,它是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物质和精神在宗祖地有机的结合。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理标志产品的范畴,是融产品于文化的深度延伸。
通过宗祖产品宣传宗祖地,继而宣传宗祖地的宗祖文化,是进一步繁荣中华民族文化的好途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宣传和推广宗祖产品,是推动宗祖地开展宗祖文化研究,挖掘各地文化资源,进行各地人文地理研究的经济推动力。它的集大成成果,将加快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促进文化自信的建立,促进各地基于当地文化的经济发展,促进各地熟人社会的恢复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道德培育体系的建设。
中国文化以“天地君亲师”为主要架构,天代表的是自然文化,是时光流转、四季变换;地代表的是农耕文化,是生产文化,是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之所在;君代表的是国文化,是维系整个社会秩序的文化体系;亲代表的是家文化,是以家文化为核心的,以家族繁衍、给子孙后代造福为目的的文化体系,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师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传承教育思想的文化体系。
宗祖文化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天”、“地”和“亲”为一体,以百姓生产生活为核心的中华文化。
和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崇尚自然的文化,是将人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文化,是天、地、人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文化。宗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根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写照。
宗祖文化之天文化
天代表着时间,代表着机遇,也代表着灾难。中国人对天存在着敬畏的复杂之心。
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中国人对天自然规律的认识。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的中国农耕体系,在各个地区都有着其因地制宜的文化修正,加上以春节为代表的阴历体系,以及日月星辰为一体所形成的各地特有的天时文化体系。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它们和这个地方的历史息息相关,同时把当地的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
天,同样也代表着灾难。天有不测风云,中华民族是在与大自然(天)不断的抗争中成长、发展、传承至今的。对于所有外来的不可控的因素,我们都称之为天。皇帝派来的官吏,百姓称之为青天大老爷,是天。世道不好,兵荒马乱,改朝换代,称之为变天了。
无论是自然的天,还是世道的天,好与不好,老百姓都必须面对,这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精神、团结互助的传统和守望相助的行为习惯。小农经济、小农意识,是中国农民面对残酷的大自然风刀霜剑奋力抗争的结果,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法宝,对于今天的反贫困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天,还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天命。天命不可违,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和命运进行着抗争。在长期的生活和传承中,我们利用掌握的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又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世界观和生活理念。
道法自然,道就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理解。大自然中的任何物都有着自己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它们自身的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观察体会中,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易经》作为中国人对自然变化规律总结、理解的代表作,体现了现代科学难以企及的思想。《中庸》是中国人对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理论的巅峰之作,隐含着对自然变化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天对每一个地方具体的影响,因气候、历史因素而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形成了宗祖文化在各地形式上的差异,但从深层次上看,人类都顶着同一个天,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形式可以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的。
通过对各地宗祖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
宗祖文化之属地文化
属地文化的基础是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之所以能够养一方人,在于这方水土上有丰富的物产,是许多物产的原产地。这些物产养育了我们的先辈,让我们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也基于这些物产,我们的祖辈掌握了它们生长的自然规律,对它们进行呵护和培育,形成了各地独特的以农耕为核心的属地文化。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中国乡村农民的理想生活。农耕之耕,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特殊的地方。耕种,让生地变成熟地,使庄稼生长得更好,能够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需要。耕种,让中华民族成为落地生根的民族,使文化能够在一个地方得以延续,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绵延千年不断的根本原因,中华文化是有根的文化,是和土地紧密相连的文化。
在交通和商业不发达的古代,中华民族以农耕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衣食住行,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当地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精品,我们现在称之为宗祖产品。
入乡随俗,每一个地方的地貌气候,使每一个地方的人民生活有着自己特有的标记,也就形成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俗。宗祖属地文化也是当地特有的宗祖产品,是文化产品。挖掘、整理和发扬各地的宗祖文化,发现和宣传宗祖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是推动当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旅游和特色服务、带动当地经济、建设特色小镇的文化源泉。
宗祖文化的属地文化包括许多分支,如传统习俗、传统饮食文化、传统养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工艺、传统服装、传统戏曲等。
落地生根,宗祖文化是有根的文化,根就在地里。
宗祖文化之亲(家)文化
宗祖文化中亲(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地位,它解决了一个古今中外自古以来一直在思考的哲学问题,即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和宗教文化不同,宗祖文化是现实文化,它以我们人赖以存在的家(亲)为基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家族血脉传承的一个环节,上来自祖宗,从父亲、祖父、曾祖父,一直向上推;下传于子、孙、重孙,一直向下繁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就承载着家族传承的使命。个人的存在和家族的过去、未来紧密相连,个人是家族传承链条的一节,传宗接代、造福后代是维系人类存在、让后代有更美好的生活是亲文化的主要内容。
亲(家)文化的这种人生定位,使中国人能够站在长远角度,站在人类生生不息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家族枝繁叶茂,与这个家族世世代代在当地经营的理念相关,这个理念就是以造福子孙后代为宗旨,积福积德,蓄养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环境、(家族)成长发展的空间、生生不息繁衍的基础。
中国人吃苦受累都能忍受,原因是他们心里想着子孙后代,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最美好的东西。他们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让后代有更好的生活。他们的许多行为,并不考虑自己的享受,而是全身心地为了下一代考虑。我们现在经常批评这种思维以及这种思维带来的结果,但其背后的良好愿望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祖先为我们的付出是必须铭记在心的。亲(家)文化还是中国家(宗亲)文化的代表,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元,家族是一个小社会,特别是在一个以家族形式存在的相对独立的村庄里。形成和维系家族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化信息,对于我们解决今天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异性婚姻,或者出五服才能联姻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其中不仅仅涉及伦理问题,而且涉及保证家族健康传承的问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让我们明白,家族的兴旺不是一个家族的事,是需要和其他家族共同存在、和睦相处才能完成的,与中国文化“和”的社会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宗祖文化的亲(家)文化包括了许多分支,如宗祠文化、祭祀文化、孝文化、家训文化、传统习俗、乡村自治文化等,是中华民族道德培育体系的核心架构,是今天重建熟人社会的文化资源。
宗祖文化与宗亲文化的区别
在宣传宗祖文化的过程中,常常有人把宗祖文化误认为宗亲文化,其实这是两个区别很大的概念。
河南云谷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星认为: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言论在说,中国人缺少信仰,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是那些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个姓氏都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
郑州报业集团投拍的百集电视系列剧《追根溯源百家姓》,以姓氏文化为题材,通过一个个故事,把中国的姓氏文化、宗族文化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传承下去,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部全球首发的百家姓主题电视剧,必将成为全球华人了解中华姓氏起源的窗口,掀起姓氏文化传承的热潮。
姓氏文化也是根文化。探寻根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郑州报业集团的做法很有使命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强烈责任感。同时这又是百姓生活,传承生命,寻找连接,有意义,也有趣。
由此可见,宗亲文化的核心落在姓氏血脉上,重点在亲。中国传统文化中由“天地君亲师”五大元素组成,其中“亲”就是宗亲文化。
和宗亲文化不同,宗祖文化的重点放在土地上,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文化脉络,宗为传承,祖为起源。寻根问祖,问的是发源地在哪里,祖籍是什么地方,所以祖和地方相关。
在一个地方,被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政治经济体系,一个以地方特色产品传承为形式的文化传承体系。
一种植物为一个地方所特有,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着适宜这种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和地质资源。同样一种产品在一个地方被传承成百上千年,也需要当地具备适宜的物质和文化环境。在宗祖文化体系中,被传承的产品为宗祖产品,传承产品的地方被称为宗祖地,传承宗祖产品所形成和具备的文化被称为宗祖文化。宗祖产品、宗祖地和宗祖文化三位一体,形成了宗祖文化体系的基本构架。宗祖产品是宗祖文化的像,宗祖地是宗祖产品和宗祖文化的养育源泉,宗祖文化是宗祖产品的魂。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宗祖产品,同样反映的是当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形成的文化,是通过宗祖产品被传承的文化,是被当地人所赞颂传播的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精华所在。
从小处看,宗祖文化可以仅仅和宗祖产品相关联,是宗祖产品背后的传承掌故。
从大处看,宗祖文化和宗祖地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和宗祖地百姓成百上千年的生活生产所形成的熟人社会形态相关,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相关,是学习宗祖地文化的“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研究宗祖产品所反映的宗祖文化,可以挖掘出地方传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理念,用这种文化培育宗祖地的其他衍生产品,形成宗祖地新的经济文化体系,对宗祖地的经济发展、推动宗祖地供给侧改革有着现实的意义。
宗祖文化不以家族和姓氏传承为主线,而是集中在宗祖地“天、地、人”结合所形成的地域特色文化上,是研究中国地域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在寻找各地传统的文化之根、经济之根和社会之根。宗祖文化是宗祖地落地生根的文化,为宗祖地所有百姓所共有,宗祖产品所反映的是宗祖地文化的一个完整缩影。
宗祖地文化体现为其熟人社会形态
每一个宗祖地都是传承百年千年的地方,这种传承不仅产生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宗祖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宗祖地形成了一个代表地方风俗和文化的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落地生根,是千百年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形成的社会,那里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需要的一切,都和那里的自然资源息息相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完整的宗祖产品体系。今天我们能够宣传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其背后是一个产品系列,是宗祖地人民熟人社会中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底蕴。
从商业角度看,我们可以通过宗祖产品来宣传宗祖地,宣传宗祖地的文化,但这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开始。
最关键的是宗祖地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如何认识当地的宗祖文化。宗祖文化,宗为传承,祖为起源,宗祖文化,就是文化的传承与积累,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宗祖地的熟人社会。
宗祖地的熟人社会,包括当地的传统村落、传统城镇。它超越了姓氏家族的传承,是以一方熟人社会为标志的文化集合。在一个宗祖地,由于地域和自然资源的共享,虽然有多个,甚至无数个姓氏在同一片土地上传承,由于通婚,由于物品交换,由于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由于……一方人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不仅仅是同村乡邻相互熟悉,邻村的人邻村的事,远远近近盘根错节的关系,让宗祖地的熟人社会如同一张张重叠的网,把所有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过去,宗祖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一个人、一个家族在当地的名声(信誉)是这个人、这个家族在这个地方立足的根本。
因此,在宗祖地这个熟人社会里,欺骗、假货、欺负童叟等今天生人社会的恶习是无法遁形的。一旦被发现,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更是家族的脸,是祖宗的脸。熟人社会让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受到培育、熏陶和约束,是社会道德的实践和养育之地。要想得到人们的尊重,更因为彼此之间有着纠缠不清的邻里亲戚关系,每一个人面对他人的困难都不会冷眼相待,而是会热情相助。
在熟人社会,你无须担心抢劫、盗窃,更不用担心孩子丢失,除非人缘不好、名声太坏,每一个乡邻都是你的守护神。
宗祖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综合。保护、挖掘、整理当地的宗祖文化,保护、维护、恢复和改造当地的熟人社会,可以和当前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在宗祖文化的老树上,以千百年地方传承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现存的熟人社会的资源,重新培育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基于当地人文的独立的(不依赖外来工业和商业的)经济体系,让当地经济保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利用现代科技商业手段和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式,让当地经济的表现形式脱胎换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以当地宗祖产品、宗祖文化、自然风貌和浓厚的熟人社会气息吸引外来游客购买产品、旅游、旅居、落户,逐步完成当地经济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体系建设。
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立足于当地经济的自给自足,保证经济的自立,进行当地熟人社会经济的逐步货币化,让当地居民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见得到货币,实现当地经济的内循环改造。没有外人会无缘无故地送钱过来,只有自己让当地的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来,外来客人和资金才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建有梧桐树,方有凤凰来,才能建立经济的外循环体系。
没有内循环经济的基础,单一的外循环经济体系无一不是在出卖当地的资源,是不可持久的。只有弘扬宗祖文化,保留当地熟人社会的生活形态,守住老祖宗留下来的老本,保证当地经济的自立,再发展外向型经济,才是宗祖地经济发展的正确逻辑。以宗祖文化为经济动力,以宗祖产品为市场龙头,以宗祖地熟人社会为经济发展基地,才能真正让宗祖地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才能让宗祖地的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宗祖地经济走上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宗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宗祖文化是一方人在一方天地之间经过数百数千年的生活生产繁衍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它就像一片天然森林,由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养育而成,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潮湿的南方有热带雨林,寒冷的大兴安岭有白雪覆盖的茫茫林海,每一片土地上覆盖的森林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样每一片土地(宗祖地)也有自己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化。
但人类不是无思想的草木,人类的智慧在被动接受天地的一切赠予的同时,还不断地通过努力为自己创造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从生活在天然山洞到为自己建造房屋,从摘食野果到自己耕种,从刀耕火种到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从简单地捡食到烹制美味佳肴,从树叶动物皮遮体到织布印染、锦衣裹身,人类在不断地创造中建立着自己的文明。而这一切,在宗祖文化中,无一不和宗祖地自然资源的存在和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和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同,中国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形成了落地生根的传统。无论是因避祸战乱的家族迁徙,还是北方的胡人入侵,到最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接受农耕文化以后都在各地扎下根来,融入当地的社会,在落脚的每一个地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具有历史传承的宗祖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历史,特别是秦朝以后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让中华民族的人们,在不同地域接受自然培育的同时,还接受着中华文明的引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甚至更早的文明遗产,到后来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通过统一文字的传播和地域的不断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既总体统一又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这种以天地为背景、人类文明落地生根的社会发展方式,是中华文化的独特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宗祖地各不相同的文化又同在统一的中华文明的文化体系中,让中国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
世界各地的游牧民族,以及从事商业、渔业的民族,大多直接采摘大自然的果实,捕猎野地的禽兽和河海中的鱼虾,一年四季追随着大自然的馈赠作为生存的来源。在食物匮乏的时候,通过群体的争斗来抢夺资源。随着群体的繁衍和人口的增加,它们只能通过战争进行扩张以维持生存资源的供给。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让我们的祖先守住一方天地,精心耕耘,并通过家庭的储蓄、乡村邻里的守望相助习俗、公共资源的调配、百姓人家的善举,让一方人在面临自然灾害、战乱人祸时能够风雨同舟、相互扶持。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以宗祖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并不以扩张为生存的手段,而是以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繁衍的指导思想。
游牧民族的战争,结果往往是灭族,或者沦为奴隶,同时也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绝。而中国人的战争,其结果只是灭国,更替君王,各地的百姓还会继续他们的生活。改朝换代,只是君王的事,百姓虽然会被战祸牵连,但过后生活还会恢复正常。这种社会形式的长期存在,使得宗祖地的文化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存留至今,并可以继续发扬光大。
在持续不断的文化积累中,宗祖地文化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也会盘根错节,将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体现在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许许多多的文化形式和产品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也有少部分精华,历久弥坚,留存到今天,它们是宗祖地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宗祖地文化的符号和标志。
这种将根深深地和土地结合在一起的宗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形式,它让文化与天地同在,让自然资源成为文化养育着宗祖地的百姓,让人分不清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人文,让人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百上千年扎根在同一片土地上,让宗祖文化像一棵大树一样成为宗祖地的象征和灵魂。
研究宗祖文化的现代意义
有人对我讲,祠堂没有了,祖宗都没有位置了,原来的名门望族现在也消失了,我们讨论宗祖文化,也不可能恢复以往的文化,又有何用?
文化的传承,从来没有以简单地复制前人的形式进行。
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以自己置身于历史场景下,通过自己对场景的认识而做出的自然反应。每一个人对场景的认识,是与他接受的知识和人生经历相关的。
文化的传承,在一个古代乡村封闭的环境下,是以其固有的文化信息,加上人类活动的自然推进,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淘汰而完成的。但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当地的文化会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改变。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斩草除根,彻底清除本地传统文化;一种是野火春风,虽然被烧得干干净净,但根还在,春天来了,依然能够长出新芽来。
宗祖文化就是文化在当地的根。一百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也不再局限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无孔不入,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正在进行新的融合。
对于一些地方,如对外开放过程中新建的城市,它们的文化之根是外来文化,当地的传统文化只能是对外来文化进行影响。
另外,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如工业生产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的组织化管理方式;知识内容的不同,如以传授科学技术和外来文化为主的学校;生活方式的不同,如以城市集中居住、基于商业的脱离传统农耕的生活方式;等等。人们生活在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空间里,其文化之根其实也已经属于外来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只能是处在对其产生影响的地位。
但中国是如此之大,宗祖文化(中国文化)的根又是如此之深,在乡村,在古城,在广袤的大地上,总体来说,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作用,恐怕只能是野火,一旦春天来临,依然可以春风吹又生,形成勃勃生机。
历史没有倒退的可能,已经发生的必然会留下痕迹,对于外来文化是如此,对于属于传统文化的宗祖文化更是如此。未来的文化,必然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而中国之大,各地的宗祖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各自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宗祖文化的基因能够被保留多少,就要看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的人们对宗祖文化的认识和情感了。
弘扬宗祖文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找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认识它的价值,找到我们文化的本来面目,不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根本。但宗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长出的新芽,和曾经存在的宗祖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
外来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终究是无根的文化,如果不能和当地的文化结合,是不可能得到当地人认可,在当地长期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多少次外族的入侵,最终的结果是融合在中国的文化中;当然中国文化中也增加了外来的因素。有人说,现代文明,是先进的文化,先进必定要取代落后,其实这只能是一种臆想,文化不是无根之木,可以随意搬来搬去,文化是有根的。现代文明再强大,如果不和中国文化的根进行嫁接,是无法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包括马克思主义,都需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已经是被证明了的。外来文化在中国,只能作为一种新的成分,被中国的宗祖文化所吸收,而不是取而代之,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生命的动力源在何处?我们的初心究竟是什么?研究宗祖文化,对我们认识这些问题具有极大的帮助。宗祠祖庙也许不存在了,但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依然有着我们祖宗的位置,有着传承的痕迹,这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即使在形式上重建传统的宗祠祖庙,物是人非,它们也不是原来的祠庙,关键不在形式,形式和内容一直在变。涓涓细流,一路上和其他支流之水不断融合,最终汇入大海,却永远不能抹去它身上所具备的源头的痕迹。
我们永远身处在历史长河的某一个阶段,我们无法否定历史,也无法跨越历史,我们需要从历史中传承,也必定会给历史我们的贡献。事物有本有末,知道本末,才能真正让我们自己在历史的发展中不会迷失方向。
宗祖文化助力精准扶贫
扶贫是“十三五”规划中农村工作的重点,让所有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
自古以来,农民主要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解决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但农民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脱贫)是有前提条件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三亩地,一头牛”就是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条件,有了它们,就能让农民实现“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自己一家的辛勤劳动,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实现自给自足。
农民深知自己是靠天吃饭的人,所以总是将自己的粮食等物资有计划地使用,“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勤俭节约,耕三余一的传统,让中国农民手有余粮,心中不慌,面对灾年,也能从容应对。寅吃卯粮是中国农民最忌讳的做法,是败家子的行为。
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力更生,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中国农民即使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也能够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小康”生活,是中国农民的希望和理想。
但一家一户农民的力量毕竟太弱小了,碰上大的自然灾害,单靠个体农民家庭的力量是无法抵御的。这个问题,我们人类不仅今天遇到了,从古到今都有这个问题,所以从古到今我们人类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主动地或者被动地抵御自然灾害,其中包括自然形成的乡邻的守望相助,也包括通过制度设计来达到这个目的。
定居和聚居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特征,定居是因为农耕的原因,聚居就是为了在出现一家一户不能抵御的灾害时能够相互扶持,从而形成了中国乡村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远亲不如近邻,之所以有这个说法,就是因为近邻之间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这是形成中国人情社会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可以认定,研究宗祖文化,对于今天我们实现精准扶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耕社会的形态以及存在的历史,以及最终形成的宗祖文化,其实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解决贫困问题的历史和结果。研究宗祖文化,在每一个宗祖地文化传承的过程和细节中,一定存在着专属于那个地域的解决贫困问题的密码,这个密码对于今天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其实宗祖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现成的精准扶贫方案,并且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可持续的方案、生态的方案。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以传承千百年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方式解决了贫困问题。
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但人类生存的本质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只是我们现在为了追求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所谓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忘却了我们曾经灿烂的过去。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守着宗祖文化这样的宝藏,却去苦苦寻找新的扶贫方案,这不就是一种舍近求远、舍本求末的做法吗?
宗祖文化是现实的从中国土地上发生出来的文化,是中国人生存生活生产智慧的结晶,是建立在情感和人类本性基础上,而不是利益资本基础上的文化,是最彻底地解决贫困问题的思想宝库。
研究宗祖文化要从宗祖产品入手
我们研究企业文化,会从成功的企业入手。因为成功的企业所具备的文化,是企业成功的保证。所有的企业都有文化,但寻找能够让企业成功的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成功企业中去寻找。
同样,宗祖地的文化绵延成百上千年,其内容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就利用的话,其效果未必能如愿。而宗祖产品是宗祖地经过长期传承所形成的产品,具有正宗之名,和成功企业一样,具有成功的文化基因,应该属于宗祖地文化的精华。
在没有广告宣传,没有电视网络的传播,没有商业营销策划的古代,纯粹以口碑和人品,以产品的品质和用心,历经成百上千年成为宗祖产品,其背后必定有成功的诀窍。
以北京同仁堂为例,今天,同仁堂的各处门店,都在显眼处供奉着这样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句联语本是同仁堂的第二代传人乐凤鸣在其编撰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中留下的训条,同仁堂各代均严格遵循,已经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和精神信条。
同仁堂享誉数百年,秘诀之一就是对这“百年一诺”的坚守和传承。今天的北京东城区西打磨厂街,伫立着同仁堂中医院,院内熙熙攘攘,患者云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是同仁堂乐家老宅所在地。时光荏苒,老屋凋零,只剩下一栋当年的小姐绣楼,已变身为著名老中医的大师工作室。从留下来的老宅布局图上可以看出,当年这里是同仁堂的秘密制药作坊,也是贵重细料药材的存放仓库,很多神秘的配方都是乐家人在这里亲手完成的。
对于所用药材,同仁堂一直有自己独特的原则——“取其地,采其时”,讲究的就是“地道”二字:人参用东北吉林的,蜂蜜专用河北兴隆的,白芍用浙江东阳的,大黄用青海西宁的,山药必须是河南的光山药,枸杞必用宁夏所产。“处方规定的16头人参,就决不能用32头人参取代。”这也许就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吧。
对于药材的加工炮制,同仁堂要求更是苛刻:比如黄连,必须一根根地去掉须根;远志,必须人工去除有副作用的芯;为了让药品口感更佳,同仁堂一直坚持使用80目的箩过筛;为了保证紫雪丹的效力,一直坚持使用“金锅银铲”等。也许正是这些外人看来微不足道之处,彰显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熠熠之光。
对于这些对药材的苛刻要求,对于这些繁复而增加药物成本的工序,一些同仁堂新来的伙计,也曾多有腹诽:炮制药材的过程又没人看见,有一些工序省了也不见得会影响药效,何苦如此呢?每遇此,老同仁堂人都会请出那句药行里的老话教育他们: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就是这种对老传统的坚守,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律,才能够让这家药店超越同侪成为御用供应商,逾数百年风雨而不衰。
同仁堂的做法,在今天普遍追求利润、强调利益驱动、不断降低成本、忽视品质保证、只顾营销扩张的做法完全不同,是一种依托文化、细水长流、源远流长的产品生产经营方式,最终形成了同仁堂存在的商业生态环境,保证了同仁堂事业的经久不衰。
在每一个宗祖产品背后,都有一个和同仁堂类似的文化体系,它支撑着宗祖产品代代相传,依然能够保持正宗的品质,表面上是产品,本质上是文化。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产品所具备的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才会重视它、珍惜它,才能不被现代商业手段所诱惑,坚守宗祖文化的根本,让宗祖产品在现代商业平台上展示其真正的价值。
通过研究宗祖产品,挖掘宗祖文化,能直接获得宗祖文化的精髓。宗祖产品的形成,是宗祖地文化的缩影,是宗祖地文化经历数代传承和不断淘汰的结果,只有能够经历时间淬炼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宗祖产品的文化,有人文的成分,也有自然的成分,是宗祖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和历史沉淀,才形成了宗祖产品,以及当地独特的宗祖文化。
对每一个宗祖产品的来龙去脉、文化内涵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挖掘宗祖文化的精髓,再用提炼的宗祖文化指导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产品开发,形成以宗祖文化为核心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以宗祖产品为龙头,以宗祖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为市场体系的当地文化、经济格局,是宗祖文化研究的目的和使命。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宗祖产品的区别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并进行地域专利保护。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那么和地理标志产品相比,宗祖产品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呢?
宗祖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都和地域有关系,这是它们之间一致的地方。但是从产品描述的重点来看,两者其实是不同的。地理标志产品的着重点在于产品材料的原产地认证,以当地农林牧渔业物产和原产地材料加工而成的产品作为产品的认证标准。宗祖产品的着重点是产品在当地的历史传承和品牌知名度,对文化要素的要求高于材料要素,并且不限于物质产品,包括当地工艺、技术、艺术、服务、文化习俗形式等,其产品范畴比地理标志产品广泛,产品的文化内涵起主导作用。
宗祖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产品,虽然现在在生产制作展示过程中不限制采用现代科技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工具,但其核心的制作环节依然是手工的,或者需要人工参与的,因此宗祖产品只能是限量的、各批次存在一定差异的特制产品,产品并不和工业产品一样以统一的工业标准进行衡量,但会在工序上严格要求。
宗祖产品可能会因材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可能会没有(也可以有)统一的产品衡量标准,但它的提供方式和制作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宗祖产品的生产者,或者操作者,或者提供者的人工参与和用心是至关重要的。
宗祖产品是人工操作与自然材料完美结合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当地自然材料的一般性加工制作,它具有文化传承的要素,否则它也无法获得当地正宗产品的名号。宗祖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是具有文化元素的产品,是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制作的产品,是受自然地理气候和人为条件影响的限量版产品。
宗祖文化的生命力、生活力与生产力
(1)宗祖产品的生命力
宗祖产品是“天、地、人”的自然结合,是基于宗祖地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长出来”的产品。它从一株幼苗一直成长为“一棵大树”,并经过世代的传承,至今还保留着它的品牌,说明在它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是宗祖地的自然资源所赋予的,也是宗祖地的人文资源所赋予的,但它从宗祖地历代的各种各样地方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宗祖产品,其身上一定存在着特定的文化基因,使它有着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生命力要素,让它穿越家庭层面(家庭或者家庭作坊)的筛选,得到熟人社会的认同,最后作为宗祖地的标志性产品在生人社会中声名远扬,成为宗祖地的品牌。
研究宗祖产品内在的生命力要素,可以还原中国农耕产品沿着“农—工—商”道路的成长发展之路,探讨基于中国文化的经商之道,探索“天、地、人”结合形成地方特色产品的奥秘,是中国传统经济体系的“活”化石。
(2)宗祖地的生活力
宗祖地是养育宗祖产品的地方,其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提供了宗祖产品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发展于此、传承于此、扎根于此所需要的所有要素。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个养育它的环境,在那里有它生长所需的所有资源和生存环境。南方的花草树木到北方到沙漠就不能生存,反之亦然。宗祖产品虽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但也需要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宗祖地就是。宗祖地提供的环境和资源,包括人文的和自然的,形成了围绕宗祖产品存在的生活力。而离开了宗祖地,宗祖产品由于没有了宗祖地生活力的支持,将逐渐凋落,难以为继。
有了宗祖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加上在宗祖地生活的百姓对宗祖产品的认可和呵护,宗祖产品才以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方式被养育并得以传承。所以,宗祖地对于宗祖产品而言,提供了一种生活力,是一种外在的,但是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这种环境要素不是死的,是活的、变化的,是需要通过“天时地利人和”聚合的,是一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生活力是宗祖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当地风俗文化在宗祖产品身上的综合反映,是宗祖产品存在的外在条件。
同时,在宗祖地生活力所提供的环境中,还存在着许多同根、同宗的产品,也许它们没有宗祖产品那么显眼,但也和宗祖产品一起,成为宗祖地产品系列中的一分子。
(3)宗祖文化的生产力
生产力,传统来讲,是通过机械等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但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它的意义已经得以延伸,是提升产品价值的代名词。
通过文化提升产品价值是商品社会市场运作的重要手段。所有的名牌产品,其背后都有通过资本挖掘和人为设计的文化要素。
宗祖产品和宗祖地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是独一无二的,是市场运作的最佳素材。
宗祖产品,在没有现代化市场运作的情况下,都能在生人社会“开花结果”,那么,如果运用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手段和工具,必定能“如虎添翼”,产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于那些还不出名的地方产品,也可以通过宗祖文化提炼的方式,成为宗祖产品,提升它的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力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我们现在提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如何来鉴别精华与糟粕,我们可以认为有“力”的就是精华,没有“力”的就是糟粕。“力”是区分精华与糟粕的一种方法。
把宗祖产品相关的生命力、生活力和生产力的文化要素挖掘提炼出来,我们就能够找到并且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力之所在”,找到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什么东西最具有生命力?是初生的婴儿,是刚长出的幼苗,它们最纯正、最纯真无邪,没有任何功利企图,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描述,就是“实在”。只有它们才具有最旺盛的生命力。
靠什么东西维持宗祖产品的生命力?需要宗祖地纯正的原材料、淳朴的民风,需要传承人的道德自觉和对品质的坚守,需要一个由外及内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宗祖地为宗祖产品提供的生活力。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些进口的非工业原料的品牌产品,如衣物上,通常带有Original、Authentic这两个词,Original说的是产品的原始性,Authentic讲的是产品的真实性,而且它不用Real,因为Real是感觉上的,不代表真正的真,Authentic才是真正的真。还有就是“Since × × × ×”的标志,表示它的传承历史。这就是源于文化的生产力,是产品的价值所在。这些要素在我们的宗祖产品上,都是本来就有了的。
在宗祖产品上,生命力、生活力和生产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最精华的部分。通过对宗祖产品“三力”的研究,我们可以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文明对接起来,让宗祖产品的老树长出新枝来。同时还要努力地在宗祖地恢复和营造让宗祖产品得以传承的文化氛围,让传统得以坚守,让纯正得以维持,让品质得以保证,在宗祖地把宗祖文化的根留住,形成一个围绕宗祖产品的文化和经济生态体系。
宗祖文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而且也是绿色文化、生态文化,是按农—工—商道路发展的经济文化,它提供了一条让宗祖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成功之路。它和用资本打造的、通过工业化方式实现的产品之路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
宗祖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无字天书”
中国文化不仅在经典书籍中,更在现实生活中,宗祖文化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无字天书”。
我们总是认为,中国文化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是老子的《道德经》,是佛家的《心经》《坛经》,却忘了中国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提法,游历(社会调查)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另一条腿。徐霞客、王阳明、毛泽东,都有游历的经历。
1917年暑假,毛泽东邀请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当时,他们身无分文,却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可以说,“游学”为毛泽东日后养成调查研究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通过“游学”耳濡目染,手写笔记,毛泽东才对当时的社会实际有了重要的认识。
后来,毛泽东又搞过几次调查。例如,1927年春在湖南做的长沙、湘潭、湘乡、衡山、醴陵五县调查;1928年春天在井冈山做的宁冈、永新两县调查;1930年从峡江去吉安布置撤退工作,在东塘、大桥、李家坊、西逸亭4个乡(村)的调查等。他深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做调查。大量的地方调查,让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他后来开展革命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现代社会,要了解中国文化,“游学”依然是一种文化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而通过宗祖产品学习各地的宗祖文化,是开展中国文化学习的最佳方法。宗祖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是当地的文化传承,透过宗祖文化,可以从自然、人文、历史等多角度考察当地的文化,熟悉当地的自然资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特点。所有这些,是中国古代典籍里不可能提供的内容。
我们经常会通过一本小说、一个故事、一台戏剧、一场电影了解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原因是在这些形式的内容里讲述了那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是当地文化的提炼。宗祖产品以及相对应的宗祖文化,具有同样的作用。
通过一种茶,了解茶场,了解茶的历史和在当地的茶文化和习俗,学习制茶的工艺和流程;喝当地的水,配当地的点心,谈当地的掌故;住在茶山,体验当地的气候风情,结交当地的朋友,以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谈起茶,谈起这个地方,总还会让你回味无穷,过往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而此时的茶,已不再是一开始的那一杯茶,它带着乡情,也带着乡愁。这就是宗祖文化的魅力。
宗祖产品,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宗祖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精华,是历经历史淬炼淘汰后幸存的硕果,是代表一个地方的标志性文化。挖掘宗祖产品,通过各地宗祖文化的学习,可以将中国文化的真正含义掌握在心,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宗祖文化,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无字天书”。
宗祖文化是活的中国文化,是现实的、被历史证明了的、经过时间和社会磨炼淘汰后存留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比所谓经典的古书更能代表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人生活、生产实践的活化石,它散落在祖国大地上,星星点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财富源泉。
挖掘宗祖产品,体会宗祖文化,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同时入手,为了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为了各地的瑰宝不再淹没在市场化的浪潮里,让我们放下书本离开书房,走到全国各地,为精准扶贫、为弘扬宗祖文化、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