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历史(第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慕维廉汉语宗教福音类著述研究本文系上海大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12&ZD128)阶段性成果之一。

郭红 贾凤英郭红,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贾凤英,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摘要:作为一名早期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慕维廉在上海宣教53年,他见证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亦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之初的亲历者。他所出版的大量汉语宗教福音类文字是其坚守宣教本职的重要表现,这些出版文字内容、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慕维廉个人在进入中国后的调整与适应,更与晚清的时代变换紧密相连。对慕维廉汉语文字的分析,对研究晚清基督教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慕维廉;晚清基督教;汉语著述


1901年,与传教士交往了半个世纪的沈毓桂(1807—1907)在为慕维廉(William Muirhead, 1822—1900)撰写小传时评价其“深识卓见,冠绝时流”沈毓桂:《慕维廉先生小传》, 《教保》第13期,1901。,是慕维廉死后中国人对他的最高评价。作为伦敦会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慕维廉于1847年来到上海,1900年病逝,他在中国的53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上海,慕维廉晚年为新教在华传播事业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得到了当时各界人士的认可。虽然慕维廉在晚清新教史及西学史上都是不容忽视的人物,但是在政治上他远没有19世纪70年代以后与其在赈灾、广学会等事宜上有过交往的李提摩太的声望,在学术上也不及同时期的艾约瑟等受人关注。学界长期以来多关注慕维廉的部分著作,如《地理全志》《大英国志》《格致新机》等在西学东渐上的作用与地位,对他的其他工作及大量宗教福音著述研究较少。

究其缘由,一方面慕维廉尚在世之时,中国人已多关注其《地理全志》《大英国志》等西学著述。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八史部中列举了慕维廉的《地理全志》《大英国志》,唐才常也在《觉颠冥斋内言》中提出《大英国志》与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等著作是了解各国的必读书籍,并不由感慨“唐太宗曰:以古为鉴可知得失。余谓合中西之古以为鉴,其收效更何如矣”。唐才常:《觉颠冥斋内言》卷1,清光绪二十四年,长沙刻本。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和文廷式的《纯常子枝语》也都提到《地理全志》和《大英国志》。慕维廉的西学著述当时已经影响至日本,1858年日本就出版了《地理全志》,清朝大员李凤苞1878年出使德国时与日本大使河岛交谈,提到“河岛读中国书籍甚多,谓慕维廉所译英史颇有条理”。李凤苞:《使德日记》,清光绪灵鹣阁丛书本。慕维廉的文字在地理学、历史学等方面最为引人注目,至今仍是如此。

另一方面,慕维廉坚守传教士的宣教本职也影响了后人对他的认知。在晚清,慕维廉是传教士群体中相对传统与保守的人物。虽然在19世纪70年代后他的社会活动增多,但他仍坚持在基层布道,1900年78岁的慕维廉在讲道时失足蹉跌,一病不起而逝,毕德恒在1900年撰写的《伦敦会教师慕维廉先生事略》中评价其“意专在信主耶稣基督,志在传扬真道”毕德恒:《伦敦会教师慕维廉先生事略》, 《万国公报》第142期,1900,第67页。。坚守传道本职也影响了他的文字著述,慕维廉在华汉语著述颇多,但除上述西学文字,其余基本都属于宗教福音类。在笔者所统计慕维廉在晚清出版的60余种书籍、发表的百余篇报刊文章中,除论述地理及英国史、物理知识以外,其余全部为宗教福音类文字。清末以来,对慕维廉福音类文字一向乏人关注,近年才渐有学者触及。参见陈怀宇《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以慕维廉〈五教通考〉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此书对近代新教传教士论述中国宗教问题的著述做了文献梳理,尤其对儒教是一种“国家宗教”还是“政权宗教”、中国宗教的历史是否是由一神教不断堕落成多神偶像崇拜的过程、祖先崇拜是否是中国人的宗教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的探讨,同时对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做了深刻考察和探究。作为在新教入华之初来到上海、坚持宣教50余年的传教士,慕维廉丰富的汉语宗教福音著述反映了晚清来华传教士认知中国、利用中国文化宣教的过程,其著述数量、涉及年代、类型内容等都是晚清其他传教士汉语著述所无法比拟的,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