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实践观的愿景领导
愿景,指的是有关组织未来发展要达到或实现的一种目标和图景。愿景与使命、信念和价值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同时又有所区别。在现代管理学的创始人德鲁克看来,使命回答的是“为什么”,即组织存在的理由;而愿景回答的是“到哪去”,即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命、信念、价值观等是人们建立愿景的理由和意义,它们共同塑成愿景的具体形态。
所谓愿景领导,就是领导者提出令人振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能够为追随者所认同的中长期目标,从而持续引领组织向前发展。
(一)从现实出发,提炼形成愿景
唯物史观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在《实践论》中系统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生和展开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还是认识的目的。而认识一旦形成也会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实践与认识的这种辩证统一,决定了愿景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是在对当前实践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做出新的调整。
邓小平当年提出“一国两制”,最初设想用于解决台湾问题,后逐步扩展为解决台湾、香港及澳门问题的构想。这一伟大构想就是建立在对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基础上的愿景。邓小平认为,有十几亿人口的地区是社会主义,它是主体地区,可以允许小地区小范围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如果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根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实践新认知提出来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国内形势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首要表现在经济上,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然,新常态也会反映和表现在政治、社会及文化等各领域。这一判断的提出也基于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判断。当今世界相互联系,世界各国都不是孤立的点,要谋得自身的发展,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存在。“四个全面”战略体现了对未来中国发展愿景的一种设计,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依托。
(二)超越现实,引导发展方向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换句话说,实践论思维方式强调的是“改变世界”,而不是仅仅“解释世界”。作为一种批判和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启发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保持一种实践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其根本旨趣在于合理地改变世界。
愿景领导一方面要立足于实践,另一方面还要能够超越实践,反过来影响和带动实践的发展。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谈及愿景领导时提出,通常有两种办法来解决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一种是把现况拉向愿景,另一种就是把愿景拉向现况,而第一种办法往往会产生巨大创造力。说到底,愿景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变革理论,如果没有变革,将未来愿景转化成为对今天现状的简单复制,那么,愿景概念本身也就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引导意义。
(三)强化愿景输出,造就同心合力
愿景不能只是领导者或者领导班子拥有的,还要能够为组织成员理解、接受,才能够产生效果,带动组织发展。因此,领导者要有意识通过多种方法,来强化组织的愿景,最终形成上下同心、左右同力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