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万古江河,百川东流——赞江河

文明始自河流。在地球的各类水体中,滔滔江河之水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流人大海。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江河,就是她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江河息息相关。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江河、顺应江河、治理江河、保护江河,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伟大历史。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中华大地上,自北往南,由西向东,奔流着数不清的大江大河,几千年流淌奔涌,几万年生生不息,她们在人们的心理构成中,成为一种情结,一种图腾和象征:她们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尧舜始,江河孕育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留下了深邃的思想和智慧;她们经历了频繁的战争,造就了名垂青史的英雄和史诗。江河是一首首流动的诗,是一幅幅流动的画。华夏的许多江河都流淌着中华文明的印迹,许多江河都被称为诗河、史河、文化河。中华民族热爱江河,不仅用画笔描绘江河,用音乐讴歌江河,还用诗文赞美江河。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是以江河做依托成就其伟业,流淌的江河为诗人的诗思泉涌提供了滔滔不竭的源泉,而文人骚客们更不会舍弃这壮阔浩荡、包容万千的名川大江,留下了他们大量的诗词歌赋。

华夏江河流淌着中华文明的印迹

南朝诗人沈约笔下的新安江:“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唐朝诗人薛能笔下的黄河:“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唐朝诗人张若虚笔下的长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朝诗人王维笔下的汉江:“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朝诗人杜甫笔下的嘉陵江:“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宋朝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扬子江:“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崤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宋朝诗人李觏笔下的钱塘江:“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清朝诗人赵翼笔下的澜沧江:“绝壁积铁黑,路作之字折。下有百丈洪,怒喷雪花热。”清朝诗人胡会恩笔下的珠江:“我爱珠江好,风光入岭偏。帆飞蝌蚪水,仗倚鹧鸪天。”……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宋代佚名(南浦归帆图)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张若虚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其尚在世。流传诗仅存《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两首,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被闻一多先生盛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也赢得了“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这首诗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流霜不觉飞”, “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密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湍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像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有别于“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也不同于抒儿女离愁别绪的爱情诗。诗人将传统题材,大胆创新,赋予其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始终围绕“江和月”两个主题,尽情讴歌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赞美人间纯洁的爱情,巧妙地将游子思妇的同情心、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整首诗篇描摹细腻、情景交融,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的真正的美。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描写黄河的唐诗:

黄河

薛能

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余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黄河壶口瀑布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晚唐著名诗人。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黄河》一诗,从“何处发昆仑,连乾复浸坤”到“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为第一层。开篇以设问起句,写黄河气动万里之形,惊涛裂岸之声,勇逗三峰之势,雄居四渎之尊。纵横奔腾、气势磅礴,给人展现的是动感极强的阳刚之气。

从“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到“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为第二层。叙写了秋季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的滋润恩泽。黄河两岸的秋景,没有秋的萧条、冷落和凄凉,而是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倒映着的村树、宁静的村落、鱼儿在呼吸、鸟儿正巢卧。沿岸雾气缭绕,不见边际;河水蜿蜒流淌,让人心旷神怡。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清能表帝恩”句。黄河水浊,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诗文记载,如《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就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可见那时黄河水已浑浊难清。可是为什么薛能会在诗中说“清能表帝恩”呢?这就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诗人写此诗的那年,黄河水清过;二是诗人期盼天降祥瑞,水清安邦。晚唐时期,时局动荡、乱相环生、国事飘摇、民不聊生,祈求祥瑞、渴望太平,这是多么自然而又无奈的心声!所以,如果水清是真,作者必然心情狂喜,国家有望,民族幸甚;如果水清为虚,作者心绪是凄凉的、惆怅的、迷惘而又充满幻想和希望的。

从“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到“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为第三层。作者运用了神龟献书、张骞乘槎等传说及典故,这些传说和典故是中华先民部落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华夏民族的生存及中华文明的产生密切相关。她既反映出东方哲学思想之精髓,也反映了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上的形成与发展,写出了黄河内在的神韵和柔胜的气质。

耐人寻味的是对“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两诗句的理解。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的停歇!浪击礁岩,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得百孔千疮;水性坚,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硬能破顽石而终入海,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再论“常流可暗吞”。黄河并不完全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她究竟有多深。水表平静,却激流潜藏。水静而不张扬,流深而难测其详。静水流深,极富内涵。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难道不是吗?静,方可心无旁骛,双目一闭,专心思索,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或许突然有一天沉默被打破,你才惊讶于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就有了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

通润天地,智者乐水。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样的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地思索,在失败时从容地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使思想达到至高的境界。这些道理,黄河懂,智者懂,诗人也懂。然而,通润天地,黄河做到了;上善若水,智者做到了;静水深流,但愿我们也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