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遥望石门坎
8月初,有从事教育编辑工作的朋友从北京来,接风席间,她谈到石门坎,谈到伯格理。这让我感到意外,因为现在知道贵州这个小地方的人不多,知道伯格理这名传教士的人也不多。虽然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从国外寄信到那里,只要写上“中国石门坎”就可以了。曾经的繁荣已经不再,“石门坎”已经成为一个褪尽光环的神话,一段渐渐消逝的传说。
现在,尤其是这两个月来,关于教育,我们听得比较多的却是高考升学率,一本二本的人数,600分以上的人数。每个学校的门口,都贴着或红或其他绚丽的色彩,榜上是些欢天喜地的数字或人名。这种红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一般人是看不出门道的,若有人想从中看出这个学校的真实情况来,那么奉劝他还是赶紧打消这个念头。那些话都是在“扬长避短”,吹捧自己的优点——也就等于变相地贬低友校。这就好比两三个人一起比赛,其中一人总在人前宣扬自己是第一,其他两人会舒服吗?就这么一种羞辱他人的事情,个个学校年年都乐此不疲的做,而且大张旗鼓。这种“王婆卖瓜”的行为在商业领域自然无可非议,但是放在教育行业,却实在是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这样的做法十分流行,也就见怪不怪了。
高考成绩的宣传,就是一场战争,大家通过自我吹捧或相互羞辱来赢得声誉,抢得好生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当然也是一种“得”,可这种“得”十分自然,顺理成章,极有风度。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谓也。高考宣传战则不然,非得将自己捧上云端,将对手比到地下不可。大家都在忙着抢功,忘记了都是在从事教育工作,毫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心理。做教育不是做生意,做生意者,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到自己家来买东西,要不然就希望赚钱的生意自家做,亏本的生意别人做。做教育则不是这样的,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学生都放到自己的学校来,也不能将所有的好学生都收到自己手上来,差的学生都送到别的学校去,那些落后一点的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灵魂的生命呢!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就是告诉学校和教师应该无区别地接纳不同的学生。再说,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未必就在其他方面落后,教育的责任在于发展人。我们要发展不同的人,发展各种各样的能力,而不限于高考抢大学这一种。
2300多年前,孟子提出“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之一乐,那是一种社会担当,也是一种自我肯定,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自信满满、踌躇满志的教育家形象。现在争抢生源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因为社会担当和自信,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有些学校甚至公开悬赏,比如有一个民办学校就直接在报纸上广而告之:“考上清华北大者奖励50万元!”这哪里还是在办教育,这完全就是在做生意。奖励学生的钱从哪里来?不就是从学生和家长身上来吗?招生大战不限于高中,大学也难以例外。一个月前,偶然遇到一位朋友,他在叹气,于是我好奇地问有什么烦恼之事,他说家里侄女今年考大学,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犹豫徘徊,两所大学的老师轮番来做工作,拼抢得很厉害,半夜都打电话来,不知如何是好。去年在媒体上看到北大清华两校招生老师在广东、四川因抢好学生而斯文扫地的事情,当时以为是媒体添油加醋,没想到还真是如此激烈啊。这两所号称中国最好的高校尚且如此缺乏自信,全中国高校的自信力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资中筠说:“‘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毁之’,我说的就是清华。”真够大胆和尖锐,看来还真是有一些道理。以“逐利”为本的教育,很难教育出大师来,更不可能教育出健全的人。建立在“逐利”基础上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不可能是健康的关系。想想,这些名校争抢高分学生,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提高或是保住学校的名声,至于后面的事情,不得而知了。于是又有学生被录取后事先说好的专业无法保证的事情发生,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既然学生已成“囊中之物”,插翅难逃了,哪里还管什么事先的允诺?既然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颜面风度已经全然不顾,再丢掉一点诚信又有什么关系?
石门坎现象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培养了多少大学生和多少高级别干部,而是它所培养的学生进入大城市学习后又有很多人回到石门坎,“以苗教苗”,反哺家乡,这种精神让人感动和敬佩。石门坎到底是用什么精神养料喂养了这些无私而勇于担当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些灵魂,石门坎根本不可能创造奇迹。显然,这些高贵的灵魂与“升学率”无关,与“好生源”无关。今天很多学校在赤裸裸地追逐“升学率”,争抢“好生源”,显然不是为了培育“高贵的灵魂”,而是另有所图。教育行政部门则为了政绩,举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牌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蔡元培在北大发展史上的地位极其特殊,如果没有他,也许北大对中国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深。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无不从国家民族大局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局部私利考虑,教育家的胸襟由此可见。而今的招生争夺战几乎都是从某一局部利益出发,不惜牺牲教育大局,确实是当今教育的一大悲哀啊。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传教士们多以圣经里的这句话为座右铭来办教、办学,石门坎的奇迹与这种精神密切相关,石门坎的那些高贵的灵魂,恐怕也与这种精神密切相关。
看看蔡元培和伯格理们,今天办教育的人,是不是应该有一点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