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商业环境的变化——生产不再为王,差异化才能生存
现在,商业环境变化巨大,自由竞争已被奉为圭臬,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竞争不再局限于行业内的竞争,而是跨行业的竞争、链条的竞争、生态系统的竞争。
如何简化购买决策过程,不经意倒成了当代顾客的一个现实问题,经济腾飞带来的物质空前富足使很多顾客有了充分选择的机会。然而,与此同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顾客却并不感到轻松。
有句话说: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并不痛苦,而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往往感到痛苦。选择好比是一棵树,从根处起步时,直线易行。越往后岔路越多,到后来竟会如“歧路亡羊”一般,不知道何去何从。
B2B企业经历了很长一段生产为王的时期。那是一个以福特汽车为代表的大工业生产时代(“你可以要任何颜色的车,只要那是黑色的”)。当时的营销就是把工厂生产的产品全部卖给有支付能力的人。这些产品通常都比较初级,其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大众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以形成低廉的产品价格,吸引更多顾客购买。
当时我们国家的许多企业根本不需要品牌战略,巨大的需求拉动企业飞速成长,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就达到近百亿元的规模,所以那个时期的企业只要埋头拉车,不需要看外面的世界。当时在钢铁行业最红火的年代曾留下这样的话:“投资两条生产线,挣钱像用耙子搂钱一样,一座钢厂就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
在产品稀缺年代,人类生产率低下,“企业的成果”是“你是干什么的”,只要明确自己的业务是什么就足够了。只要企业有生产线、能生产出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因为当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广东的企业家们率先通过引进生产线,通过三来一补,通过来料加工迅速获得了竞争优势。
那时候对“企业的成果”的定义是从企业内部视角,也就是德鲁克(Peter F.Drucker)先生的管理学第一问:“我的业务是什么?”只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但是随着生产率开始提升,产品供应逐渐丰富,人类现在进入产能过剩的时代,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许多制造企业面临全新挑战,往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的库存手段几乎失去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光问我的业务是什么,已经不能再让企业取得成果。企业必须要明白:我的竞争对手是谁,要从外部、从竞争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成果”。
要弄清自己的差异化是什么,因为只有差异化才能生存,利润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的结果。这正如哲学家李泽厚所言:“如果你无法解释你的存在,你即将不存在。”
当生产不再为王的时候,意味着企业要找寻到自己的差异化,正如特劳特(Jack Trout)先生所说的:只要你能在顾客心智中实现差异,全世界的大门就会为你打开。通过品牌化创造产品的感知差异,营销者能实现价值创造并使之转变为企业的利润。
事实上,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也许不是有形资产,而是以品牌本身为代表的无形资产。
诚如IBM这样的大象,在生产时代风光无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庞然大物,在面临着激烈竞争的时候,如果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也照样会摔跟头。
【B2B品牌案例2: IBM的定位之路】
IBM,这个电脑行业的巨人,在1984年达到了利润的最高点65.8亿美元,1989年创造了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但在IBM达到辉煌的顶峰时,就似乎无可阻挡地走向了衰落。
1992年,IBM宣布其亏损额高达54.6亿美元,全年的利润为-49.7亿美元。一个无可想像的事实,伴随亏损而来的是疯狂裁员。1992年至1993年短短的两年之内,IBM五度裁员,10万人失业,整个公司人心惶惶,忧容满面。IBM的股票自1992年夏天到当年年底,短短几个月内就从100多美元降至11年来的最低点48.375美元。
究其原因,在最初的时候,IBM是以“大型主机”作为定位,该定位使它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公司。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行业细分也愈加明显,IBM却自以为无所不能,把品牌相继延伸到小型机、个人电脑、软件、芯片等领域。
但由于资源过于分散,IBM被各个领域的专家级对手肢解,比如,IBM在PC机领域被康柏、戴尔打败,软件被微软打败,工作站被升阳打败,芯片被英特尔打败。其实,IBM陨落的原因很简单,它在顾客心智中再也不能代表任何东西,也就是失去了心智资源。
“定位之父”特劳特曾说过,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土地与资本资源,甚至也不是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虽然这些资源没有消失,但其决定性的地位都要让位于品牌所代表的心智资源。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都像是钢筋水泥一样,而定位却像是地皮和产权,没有地皮的钢筋水泥是没有意义的。
具体分析下IBM这一案例,由于IBM采用品牌延伸战略,使得小型机、个人电脑、软件、芯片等新品类产品无法获得顾客的认同。更严重的是,盲目、过度的品牌延伸会拉大新产品与IBM核心产品之间的距离,使得IBM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焦点涣散,品牌力量被稀释,IBM连续几年巨额亏损也就不足为怪。
对此,甲骨文CEO埃里森对此戏谑讽刺,微软创始人盖茨甚至预言:IBM将在几年内倒闭!
幸运的是,IBM遇到了特劳特。特劳特根据IBM电脑产品线长的特点,为IBM品牌重新定位为“集成电脑服务商”。
在特劳特的建议下,IBM根据市场、客户、竞争情况,并结合自身企业的能力准确确定新产品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IBM先是终止了在操作系统与微软的竞争,接着退出了亏损巨大的应用软件市场,并和SAP、仁科等企业化敌为友,IBM得以积聚力量在“集成电脑服务商”这一领域里大展拳脚。
当然,变革必然伴随着争议。当时,IBM内部对是否剥离PC业务也存在很大分歧。很多人认为,一方面PC业务给IBM其他企业产品业务带来大量收入;另一方面,一旦失去了PC业务所具有的购买力优势,IBM大型计算机所需要的电子零配件成本势必会上升。同时,剥离PC业务还会使IBM在企业市场的品牌和声誉遭到严重损害,损失掉高达数百万的企业产品用户群。
面对举步维艰的生存环境,凭着对未来市场的准确判断,2002年,IBM将硬盘部门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日立公司。2004年,IBM将旗下PC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的联想集团。此外,IBM还进行组织缩减,力求组织架构更为简化精练。
压缩利润少的业务、扩大高利润业务领域,是IBM转型行动的第一步。IBM出售的PC、硬盘和其他硬件业务总计每年能够为IBM带来接近200亿美元的收入。转型后的IBM,开始在优势整合上蓄势发力,羽翼渐丰。
经过数年努力,这个昔日的蓝色巨人,才凭此战略成功转型,重拾昔日的辉煌,这也是特劳特定位理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