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库尔德民族问题透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库尔德民族的历史演变

库尔德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虽然库尔德人作为一个民族在中东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迄今为止构建一部完整的库尔德民族史仍然非常困难。《库尔德斯坦百科全书》称,重建库尔德历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这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导致的:一是库尔德历史与库尔德民族来源没有“开端”,库尔德人的起源迄今仍弄不清楚;二是缺乏库尔德人自己撰写的历史文献,而主要靠统治该地区的异族的官方记载。“History”,http://www.kurdistanica.com/?q=node/1.但是,上千年来库尔德人长期居住在库尔德斯坦,一直是中东人文历史和中东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实已得到广泛认同。

库尔德历史分期缺乏一个明晰界限。一般说来,有几个标志可作为库尔德历史分期的参考,如雅利安化、伊斯兰化、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两次海湾战争等。

史前时期(约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4000年)。库尔德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通过在库尔德地区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发现,该地区曾经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它要比现今所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公元前4000年)早7000多年。2010年捷克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首府埃尔比勒发掘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定居点遗址。《捷克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发现最古老人类定居点》,河南博物馆网站,http://www.hawh.cn:82/gate/big5/www.hawh.cn/html/20100310/373675.html。

远古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7世纪)。公元前6000年前,胡里安人就已生活在库尔德斯坦的凡湖一带,他们可能是该地区最早的居民,并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308年),公元前14世纪时盛极一时。公元前2500年前后,属于闪米特人一支的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王国(Akkad Kingdom,约公元前2371年~约公元前2230年),位于亚述王国西南和苏美尔王国以北。该王国存在时间较短,约公元前2191年为古提人(Guti)所灭。古提人生活在扎格罗斯山脉中部,约公元前2150年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了库提姆王国(Gutium,又叫古提王朝),持续了约1个世纪。公元前2050年,乌尔第三王朝又结束了古提人的政权,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此外,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述人进入该地区,并逐渐兴起,后建立了庞大的亚述帝国,盘踞该地区1000多年之久,当时首都尼尼微与现今的摩苏尔城仅一河之隔。公元前850年,库尔德人开始讲印欧语言,这是雅利安文化的开端。公元前615年,新兴的米底王国(约公元前7世纪创立)攻占了亚述帝国的阿拉普哈(Arrapkha,即现今的基尔库克)。随后,公元前612年与新巴比伦王国联合攻陷尼尼微,强盛一时的亚述帝国灭亡。米底人属印欧语系,最早属于中亚地区的游牧部落,后征服伊朗高原,建立米底王国,领土面积最大时西起小亚细亚以东,东至波斯湾北部。公元前550年,居鲁士起兵反叛米底,建立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米底王国灭亡。从公元前9世纪起,库尔德地区先后被亚述人、米底人、波斯人(指波斯帝国)、希腊人、帕提亚人、罗马人、伊朗人(萨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所征服。塞琉西王朝时期(公元前312年~公元前64年),塞琉西王朝,又译塞琉古王朝,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的王朝。领有西起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东达印度的广大地区。塞琉西王朝是希腊化时期最主要国家之一。大量库尔德人被囤军到安纳托利亚的西部和西南部与罗马人作战。据史书记载,当时安条克三世大军中有上万库尔德人服役。3世纪初,库尔德人与萨珊王朝发生严重冲突,库尔德人战败。之后,萨珊人将库尔德人大量外迁到现今伊朗东南部克尔曼、俾路支地区。

一般来说,库尔德民族共同体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他们是由本地土著居民和来到该地区的伊朗语系部落共同形成的。他们分散生活在库尔德斯坦的山地,因相对封闭而取得相对独立地位。米底人被如今的库尔德人视为祖先。The Kurdistan File, p.18.米底王国时期,当地居民主要崇拜各种神灵,其中最重要的有智慧神、太阳神、水与生育女神等,崇拜各种自然力量并向神供奉祭祀,在寺庙里供奉圣火。约公元前7世纪中期,出身于米底王国管辖下库尔德地区一个贵族骑士家庭的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公元前628年~公元前551年)创立了琐罗亚斯德教,后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成为库尔德人的主要宗教。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并占领库尔德斯坦,库尔德人由此开始信奉伊斯兰教,进入伊斯兰化时期。这一时期,库尔德一词也开始使用。也有专家称,公元前1000年左右“库尔德”一词已正式在亚述人文献中出现,亚述人称当时住在凡湖附近的库尔德人为库尔提(Kurti)。库尔德意思为“英雄的人们”。到12世纪,库尔德斯坦一词首次出现。当时的著名库尔德作家迪纳瓦里(Al-Dinawari, 828~889)撰写了《库尔德人的祖先》一书。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库尔德诸侯国多归属波斯萨珊王朝,主要信奉拜火教,也有信奉基督教。自此之后,库尔德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637年,库尔德人与向北推进的阿拉伯军队首次相遇。641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了半独立的库尔德王国阿蒂亚贝纳(Adiabene,位于埃尔比勒附近,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639~644年,库尔德人协助萨珊帝国抵抗阿拉伯穆斯林军队,但无济于事,随着萨珊帝国走向灭亡,库尔德侯国也一个个相继臣服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征服库尔德人所用时间很短,中间也遭到库尔德人不太强烈的抵抗。阿拉伯帝国完成征服后,诸多库尔德小王国继续向帝国进贡。但到帝国后期,随着帝国衰微,也偶尔发生库尔德人对抗中央的事件,在库尔德斯坦出现了许多半独立的库尔德侯国,如高加索和亚美尼亚一带的沙德达迪斯(The Shaddadids或Cheddadities, 951~1174)、以东安纳托利亚为中心的马尔万迪斯(Marwandis或Merwanides, 990~1096)、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地区的拉瓦迪斯(the Rawadids, 955~1221)、中扎格罗斯山脉的哈桑维希斯(the Hasanwayhids或Hesenweyhides, 959~1015)、法希维希斯(Fadhilwayhids)和阿亚里兹(Ayyarids)。其中,哈桑维希斯位于伊朗西部克尔曼沙汗,首府是迪纳瓦尔,统治范围包括现今伊朗西部以及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创立者为库尔德人巴尔兹卡尼部落(Barzikani)领袖哈桑维·本·侯赛因(Hasanwayh bin Husayn)。他在位时成功抵抗了来自白益王朝的进攻,白益王朝,10~11世纪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建立。945年进入巴格达,哈里发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白益王朝结束。970年,他与该王朝签署了允许其自治的协议,其领土一度包括现今的基尔库克、阿瓦士、阿萨达巴德、博鲁杰尔德、伊拉姆等地。但是,979年侯赛因去世后,侯国内部发生冲突,侯赛因的几个儿子彼此争权夺利,王国很快再次沦为白益王朝的附属。1006年,该侯国与另外一个库尔德王国安纳齐德(The Annazid, 990~1116)发生冲突,1014年国王埃米尔战死,1047年为塞尔柱突厥人所灭。安纳齐德王国领地主要为现今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汗、伊拉姆、胡勒万、迪纳瓦尔以及现今伊拉克东南部的诺马尼亚、曼达利、达斯卡拉等地。1116年,在经历八代埃米尔后,该王国也被突厥人所灭。10世纪上半叶,统治中北部扎格罗斯山脉地区的主要是艾沙尼德王国(The Aishanid, 912~961)。大致说来,10世纪后半叶库尔德斯坦主要有五大库尔德王国:北部有沙德达迪斯与拉瓦迪斯,东部有哈桑维希斯和安纳齐德,西部有马尔万迪斯。12世纪后期,在南扎格罗斯山脉和伊朗西部卢里斯坦兴起了一个新的库尔德王国哈扎拉斯皮德(Hazaraspid, 1148~1424)。13世纪时该王国征服了胡泽斯坦、伊斯法汗等地,14世纪又并吞了巴士拉等地,盛极一时。此外,12世纪还出现了库尔德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萨拉丁·尤素夫·阿尤布(1138~1193)。萨拉丁的父亲为库尔德人,在现今伊拉克北部的赞吉王朝做官。赞吉王朝(Sulalah Zangid),是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由突厥人建立的伊斯兰教王朝(1127~1262)。亦称努尔王朝、曾吉王朝。领有阿勒颇、哈兰、摩苏尔三大城市。后臣服于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萨拉丁不仅推翻了埃及的什叶派王国法蒂玛王朝,更重要的是他领导阿拉伯军队赢得了著名的反抗十字军入侵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强大的逊尼派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50)。阿尤布王朝的建立使埃及重新回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大家庭之中,重新统一了埃及以及西亚广大地区。因萨拉丁为库尔德人,其王朝领土也包括了大部分库尔德地区,因此也有人称阿尤布王朝为库尔德王国。萨拉丁不仅是库尔德人最引以为豪的库尔德民族英雄,他率领的骑兵部队很多为库尔德人,同时由于他打败基督徒十字军,夺回耶路撒冷,也被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视为民族英雄。

11世纪起,库尔德斯坦又进入新一轮异族征服、统治时期。11世纪来自中亚的塞尔柱突厥人侵入西亚,建立了塞尔柱王朝(史称塞尔柱帝国,1055~1157)。帝国极盛时领有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其中包括库尔德斯坦北部地区如摩苏尔等地。1055年塞尔柱王朝攻占巴格达,灭掉了布维希王朝(Buwayhids, 945~1055,部分库尔德人认为控制哈里发的布维希人实际上是来自波斯的库尔德人)。公元1150年左右,塞尔柱王朝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下令建立一个库尔德斯坦省,以古米底王国的首都埃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马丹市)附近的巴哈尔村(Bahar,意为“春天”)为省会。领土范围西至辛贾尔(Sinjar)和萨赫拉祖尔(Shahrazur),东至哈马丹、迪纳瓦尔和克尔曼沙汗。13世纪,蒙古人又进入库尔德斯坦。1246年春,成吉思汗长子窝阔台之子贵由被立为大汗。贵由继汗位不到3年去世,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之子蒙哥即位。蒙哥派遣其六弟旭烈兀向西方进军。1258年,旭烈兀攻下阿拔斯帝国哈里发的都城巴格达,1260年攻占大马士革,随后建立伊尔汗国,领土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今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1304年合赞大汗死后,伊尔汗国陷入混乱,各地建立了很多小王朝,其中贾拉尔朝(1336~1411)占据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克尔特朝(1245~1389)统治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穆札法尔朝(1313~1393)统治法尔斯、克尔曼沙汗和库尔德斯坦。1388年伊尔汗国为帖木儿帝国(1370~1507)所灭。帖木儿帝国由中亚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后裔帖木儿(1336~1405)所创建,定都撒马尔罕。从1380年开始,帖木儿率领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组成的强大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征战,先后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9~1395年,占领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1399年入侵小亚细亚。1400年进攻叙利亚,占领大马士革。1402年在安卡拉城东北打败奥斯曼帝国军队,苏丹巴耶济德被俘,全军覆没。帖木儿在位30多年,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帖木儿帝国,其疆域西起幼发拉底河,东至锡尔河和印度德里,北抵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帖木儿死后,王国陷于内乱,各地割据势力摆脱中央控制。伊朗西部领土先后被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占领。1507年,帖木儿帝国灭亡。

奥斯曼帝国(1299~1922)和伊朗萨法维王朝(1502~1736)分割统治时期,库尔德斯坦开始被一分为二。奥斯曼土耳其人原属中亚阿姆河一带西突厥乌古斯人的卡伊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13世纪初,蒙古人大举入侵中亚,卡伊部落首领埃尔图格鲁尔被迫率部西迁,进入安纳托利亚,先归顺塞尔柱突厥人的罗姆苏丹国,后逐步分离出来,1324年建立奥斯曼苏丹国,并走上了大规模扩张之路。帝国先是向西扩张,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395~1453,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首都为君士坦丁堡)。16世纪初开始大举向东进攻,到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已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称雄一时。与此同时,伊朗高原上崛起了萨法维王朝。该王朝开创者为萨非丁(1252~1334年在位),因此也叫萨非王朝。13世纪末萨非丁于阿塞拜疆的阿达比尔创立萨非教团,其后裔世代为教团的谢赫,在什叶派群众中甚有威信。1502年,伊斯梅尔一世(1502~1524年在位)击败白羊王朝,攻下大不里士,自立为王,建萨法维王朝。他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强制人们放弃逊尼派,尊奉什叶派。这一事件对伊朗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不仅使伊朗转向迥异于伊斯兰主流派的什叶派,埋下了日后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逊尼派长期对抗的种子,而且伊朗境内什叶派库尔德人也大多来源于此。

两大帝国一个以逊尼派为正统,一个以什叶派为正统;一个以突厥人为主,一个是波斯人为主,彼此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双方争夺的中心主要是库尔德斯坦,战场也主要在库尔德地区,冲突长达一个多世纪,相互都曾一度攻入对方领土。1502年,双方发生数次冲突。1514~1536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库尔德斯坦和亚美尼亚地区。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开始了与萨法维王朝的长期战争,目标是夺取该王朝控制占据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南高加索。1514年,双方在凡湖东北部的查尔迪兰(Chaldiran)发生激战,萨法维王朝的骑兵败给了拥有大炮和火枪的奥斯曼军队,奥斯曼军队攻占了萨法维王朝首都大不里士以及库尔德斯坦、阿塞拜疆的一部分。这一战役具有历史性意义,基本奠定了萨法维王朝的失败。1517年,奥斯曼军队没有遇到抵抗就进入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麦加和麦地那。塞里姆一世大军最早进入库尔德斯坦。为了争取库尔德酋长,塞里姆一世重用著名的库尔德学者伊德里斯·比特里斯(Idris Bitlis, ?~1520),授权他与各地库尔德酋长谈判,进行招安,以图兵不血刃。伊德里斯成功完成了任务,劝说大约16个半独立的库尔德埃米尔国臣服奥斯曼帝国,奥斯曼政府则允许其保留现有地位,建立政府并在税收方面进行减免。这些埃米尔国领土约占库尔德斯坦的30%,它们一直维持现状到19世纪中期。其余的库尔德斯坦领土也随后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并建立了大约20个桑贾克(Sanjak,相当于省级行政区),他们有的仍处于世袭统治之下,有的则由中央政府直接统治。桑贾克贝伊(Sanjak-bey,贝伊是地方长官,地位次于帕夏)是桑贾克(地区)的行政及军事长官。部分桑贾克贝伊直接向伊斯坦布尔负责。

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时期,开始大举进攻阿拉伯半岛和北非。1534年苏莱曼一世攻占了巴格达、大不里士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和阿塞拜疆。1553年萨法维王朝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攻势,奥斯曼帝国随即发动反攻,并于1554年征服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1555年双方签订和约,确定扎格罗斯山为双方边界线。自1578年开始,奥斯曼帝国乘萨法维王朝发生内乱之际,对它发动了连续数年的进攻,占领了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库尔德地区。1587年萨法维王朝阿拔斯国王执政后,先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经过一阶段养精蓄锐后于1603年与奥斯曼帝国重新开战。由于奥斯曼帝国忙于与奥地利的战争,无暇东顾,萨法维王朝乘机夺取了大片地区。1609~1610年阿拔斯国王军队围困了乌尔米耶湖西岸的库尔德酋长国巴拉杜斯特的首府蒂姆迪姆(Dimdim)大半年,最终攻下城池,屠杀了所有守城人。这一悲壮的英勇反抗侵略事件成为库尔德民族史诗主题之一。1612年两大帝国缔结和约,确认萨法维王朝新近占领的土地归其所有。1629年阿拔斯国王去世,其孙萨姆·米尔扎继位,从此王朝走向衰落。奥斯曼帝国乘虚而入,1630年占领波斯中部的哈马丹,1635年占领埃里温和大不里士,1638年占领巴格达。1639年,萨法维王朝最终被迫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祖哈布条约》(The Treaty of Zuhab),规定库尔德斯坦大部归奥斯曼帝国,另外一部分约2万平方公里归萨法维王朝。这一条约对库尔德民族历史以及日后兴起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有着深远影响。此前库尔德斯坦大多处于一个政权统治之下,但从此之后,库尔德斯坦被一分为二,并在法律上正式固定下来。

在库尔德人看来,两大帝国争雄库尔德斯坦时期是库尔德斯坦沦为中东最落后地区以及库尔德社会走向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方面,奥斯曼和萨法维两大帝国长期在库尔德地区征战,使库尔德人饱受战争蹂躏,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导致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不断衰落,欧洲人被迫开始寻找新航路,“地理大发现”使传统国际贸易线路发生历史性改变,地处传统东西方要道之上的库尔德地区从此陷入困境,库尔德人逐步沦为与世隔绝的“大山里的人”。

不管主人是波斯人、阿拉伯人,还是突厥人,名义上屈服于中央政府,尽可能地保持自身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一直是库尔德政治生活中一个持久不变的主题。David McDowall, A Mor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I. B. Tauris, 1991, p.21.16~19世纪中期,在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统治下,库尔德王侯们不再像以前自由自在,但帝国并未对该地区实施直接统治,库尔德酋长国仍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两大帝国争夺期间,库尔德人不时改变依赖对象,选择投靠胜利一方。他们原先与萨法维王朝结盟,共同对付奥斯曼帝国,但查尔迪兰之战后,大多数库尔德部落长老转向了奥斯曼帝国。此后,奥斯曼帝国在该地区设立了专门的胡库梅特-桑贾克(Hukumet Sanjaks),由世袭的贝伊负责管理,并调耶尼色里军团驻扎中心城镇。奥斯曼帝国时期,库尔德人在帝国内部享受较高的“自治”地位,而这很大程度上与两大帝国之间的争霸有关,处在夹缝中的库尔德人相对自由。波斯人总想吞并奥斯曼库尔德地区,而奥斯曼帝国则利用库尔德人来进行防御和反击,为此在政策上放松对库尔德人的控制。1514年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大败波斯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很多库尔德酋长的支持。奥斯曼帝国的逊尼派属性对拉拢多信奉逊尼派的库尔德人发挥了一定作用。奥斯曼帝国与库尔德酋长国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契约,即奥斯曼帝国正式承认其治下库尔德地区的16个库尔德公国和50个库尔德采邑的相对独立地位。当时迪亚巴卡尔省被分为11个奥斯曼区、8个库尔德区和5个世袭采邑。在南库尔德斯坦,实力强大的库尔德诸侯几乎拥有独立地位,他们可以铸币,甚至不需向苏丹纳贡,但前提条件是他们不得反对奥斯曼帝国,不得自己调整其封地边界。库尔德人生活在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偏远山地,通常由库尔德酋长来代替政府实施管理,他们可自由行事,权力世袭。作为交换,这些酋长通常要组织部落武装跟随奥斯曼军队一起出征,特别是征伐波斯。

位于现今土耳其比特里斯的比特里斯埃米尔国埃米尔沙拉夫汗(Sharf Khan, 1543~1603)于1596年撰写完成了当时库尔德历史上的最重要书籍《萨纳夫纳曼》(Sharafnama),该书详细介绍了比特里斯埃米尔国的历史以及另外五个库尔德酋长国的历史。为完成此书,他还专门提前禅让王位给儿子,自己专心写书。

库尔德人体型彪悍,骁勇善战,他们平时游牧,战时出征,是奥斯曼军队的重要兵源。1890年11月,哈米德二世(1842~1918)仿效沙俄的哥萨克骑兵组建了以库尔德人为主的骑兵部队,即哈米迪耶军团(Hamidiye,意为“属于哈米德”),规模一度达5万人,主要部署在东部地区,目的是“约束该地区的游牧民族,维持库尔德部落忠于中央权威”,实际上主要是用来对付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和亚述人的反抗。Richard G. Hovannisian, The Armenian Question in the Ottoman Empire, 1876-1914,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p.217.这支部队最初部署在奥斯曼帝国与沙俄高加索地区交界之处,即埃尔祖鲁姆、比特里斯以及凡省。因受重用,库尔德骑兵在当地非常威风,甚至作威作福,烧杀抢掠,当地政府对此无可奈何,有当地官员称东部地区已成为“哈米迪耶领地”(Hamidiehlan)。Janet Klein, The Margins of Empire: Kurdish Militias in the Ottoman Tribal Zon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87.当时有“库尔德斯坦无冕之王”之称的易卜拉欣帕夏曾被苏丹任命为库尔德骑兵司令。易卜拉欣帕夏(Ibrahim Pasha, ?~1908),忠实于奥斯曼帝国的库尔德米兰部落联盟(Milan)的首领。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时,他起兵支持苏丹,但战败。1876年8月31日上台的哈米德二世以残忍著称,他对帝国治下的少数民族反抗行动一律采取了血腥镇压政策,其中包括对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的屠杀,因此赢得了“血腥苏丹”的绰号。亚美尼亚人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屠杀了近150万亚美尼亚人。土耳其政府否认大屠杀存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议会多次就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通过决议,甚至制裁土耳其,为此多次引发土与欧美国家关系紧张。他派库尔德骑兵与西欧、沙俄列强作战,也利用库尔德武装来镇压国内反抗,包括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和阿拉伯人的反抗,如镇压德西姆和南库尔德斯坦的库尔德起义、反抗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起义等。库尔德人在镇压亚美尼亚人起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894~1896年亚美尼亚反抗运动期间,库尔德骑兵团首次参战,参与了镇压行动。哈米德二世授权库尔德酋长全权对付亚美尼亚人。Sébastien de Courtois, Forgotten Genocide: The Eastern Christians, The Last Arameans, Gorgias Press LLC,2004, p.138.1997年4月,库尔德流亡议会通过决议承认针对亚美尼亚人以及亚述人的屠杀行为,同时宣布库尔德骑兵是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的犯罪同伙。“Kurdish Parliament in Exile Recognizes Genocide”,http://www.cilicia.com/armo10i_kurdistan.html.土耳其库尔德解放党也强调,库尔德封建领主作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共谋参与了亚美尼亚大屠杀。“Final Declaration of the First Party Congress of the PRK/Rizgari(Liberation Party of Kurdistan)1999”,http://www.mirak-weissbach.de/News/Toros-Sarian/Toros-Sarian.html.2008年,土耳其库尔德民主社会党为1915年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向亚美尼亚人表示道歉。1908年,土耳其青年党人上台后解散了库尔德骑兵。不过,一战后土在独立战争期间又重组库尔德骑兵武装,称为部落轻骑兵团。在波斯,19世纪后半期一些库尔德部落骑兵成为波斯中央政府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受沙俄哥萨克骑兵的影响,1878年波斯也仿效组建哥萨克骑兵,其中除哥萨克人外,骑兵部队中也有不少库尔德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