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期·
主持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此乃国人推崇之至雅交友境界,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古人追求朋友间的友谊不含功利之心,平淡如水,即使平时没有太多密切的联系,也总觉得离你不远,友情长久而亲切。以情以理以义以信,一个承诺,一份托付,一抹情怀,一生践行。是故郭象注:“无利故淡,道合故亲。”
交友之道,见仁见智,精彩纷呈,但笔者还是崇尚“君子淡以亲”之境界——学术圈中的师友交谊,更多的是属于这种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高雅纯净、清澈如水的友情。笔者从事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多年,结识了学术期刊界的众多师友,留下了那份清纯如水的情谊,这也是一种缘分。每当捧读着这份众多读者、作者倾力支持的《澳门理工学报》,那份典雅清新,那份纯朴厚实,淡淡的,悠悠的,似水柔情,沁人心脾。此时此刻,唯有感恩于“君子之交”的情谊,尤其是创办“总编视角”一类的专栏,更是一种人脉缘分的体验,有幸的是笔者得到了众多学界师友的倾情扶持——黄颂杰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颂杰老师系复旦大学知名教授,曾任复旦哲学系主任,后出任《复旦学报》主编,为学术期刊界的前辈。笔者与颂杰教授亦师亦友,虽然上海与澳门远隔千里,见面机会不多,但间有书信往来,心向往之。年前出席高校学报会议时得知他卸任《复旦学报》主编,估计正是“机会”——时间或稍为宽松,遂冒昧邀约在合适时机为敝刊“总编视角”惠赐大作。颂杰老师欣然应允,但表示手上尚有多个项目与“旧债”未及完成,需容后再作安排。此后一段时间我们都搁下了这个话题。今年5月中,颂杰老师突然给我来信,说“作业”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做最后润色,大约半个月后即可完稿,让我放心。那一刻,我有的只是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感慨。半个月后的5月29日,收到了颂杰老师的佳作,可谓如期如约如意如愿!我知道颂杰老师还有他的学术宏图,但却为敝刊而倾注如此心力,他在文章题注中写下一番充满情感的话语:“笔者任《复旦学报》(社科版)主编(1995~2012)期间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关办刊的文章,卸任后就想画上句号,以使有限余生专注于自身专业。承蒙《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辑刘泽生先生真诚邀约,遂有本文。”云淡风轻,宁静坦然。一位77岁高龄长者,如此平淡若水的话语足以令我辈为之动容。
黄老师的大作以其厚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主编实践为支撑,在广泛涉猎学界同仁论文的基础上,以其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洗炼的文字论述了当前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中“变与不变”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学术期刊与学术传播的关系、学术期刊与新技术革命的关系、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学术期刊与管理体制的关系等问题。尽管有的问题可能由于篇幅等原因未能展开论述,也尽管或有读者持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家之言,令人深思。徐枫老师的《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变革》与周小华老师的《在学术共同体中实现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则各具高论。前者对中国中文学术期刊积极尝试“在线优先”的出版模式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可贵的剖析;后者则侧重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对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模式展开研究。两位主编在追踪、探索当前期刊变革热点上各有建树,颇为难得。
笔者是幸运的。在二十多年的总编生涯中,有过酸甜苦辣的经历,也结识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专家学者,包括本刊礼聘的诸位编委同仁,以及本刊、本栏作者诸君。一路走来,随缘自在,感触良多。笔者谨借此“总编视角”主持人之名义致以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