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庭养老在弱化
(一)养儿防老状况的调查
据我们组织的各项调查显示,尽管42.5%的受访者赞同以房养老的观点,但持反对意见的比例也不可小觑,如高达38.6%的受访者并不赞同。另一组数据也显示:53.2%的人认为目前能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而老年后能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依旧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比例为45.4%;认为自己老了以后可以靠孩子养老的比例,仅为19.2%。这说明夫妻合作的价值逐步为大家认同,孩子对父母的价值则在大大减弱,至少是在养儿防老方面,父母并不对此抱有太多期望。
对年老后的生活,大多数国民是比较关注的,有53.2%的受访者觉得退休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担心未富先老,有53.0%的人对未来的养老问题表示担心,有36.7%的人则表示不担心,还有58.7%的市民担心自己年老后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家庭养老只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超出这个程度和范围,如未来将普遍存在的所谓“四二一”的家庭里,继续依靠小家庭的力量显然无能为力。在经济钱财上,子女不可能支持起父母的长期养老开销;在时间和精力上,子女整日忙工作,参与市场竞争,经管自己的小家庭,不可能将照料父母的事项放到首要位置加以考虑;在精神慰藉上,即使子女个个都很不错,有孝心,也希望能尽心尽力地赡养好父母,但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上,今日老年人对子女养老的依赖性正在减少,老年人也不再乐意为儿女所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辈,较之他们的祖辈,一般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自养能力。许多城市老人逐渐改变“围着家务忙、绕着儿孙转”的现象,走出家庭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或专注于个人事业发展。如退休前曾在济南市某所小学任校长的刘女士和老伴都是教育工作者,退休后,老两口为孙子请了位家政工,自己乐得清闲。刘女士说:“忙了一辈子,退休后又上了老年大学,社会活动多,不想把自己拴在家务上,我们的育儿观念也有些过时了。”据济南市市中区的“热心大嫂”服务中心介绍,这几年,老年人主动为儿孙请家政工的比例逐步上升,已占1/3左右。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老年人开始考虑自身的健康和晚年生活安排,更愿意从家务中脱身出来,享受单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乐趣。
(二)家庭经济利益因素已超越伦理观念的诉求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家庭重新作为一个经营投资、生活消费的经济组织出现于世,家庭人际之间,如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的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呈现为强烈的上升趋势,而传统伦理道德的因素影响则大幅减弱。家庭内部经济核算、AA制、婚前财产公证等行为,已有较多出现;凡事讲投入论产出,计较成本效益算经济账,也成为时代的潮流。比如,父母历经千辛万苦养育子女,却并不能像期望的那样,在晚年得到来自子女的相应回报。这就不免要提出询问,我们有必要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子女养育上吗?是否投入在自己身上更为相宜?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养儿防老的现象大大减弱,子女生育率也大幅降低。
多数老年人都有自己产权的房产,有了较多的积蓄和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金,他们并不期望也不需要得到子女的经济资助,相反还可以为子女买房、婚嫁给予较多物质补贴。他们更希望的是子女“常回家看看”,是“谈谈家常聊聊天”,是生活起居的多多关照和精神上的抚慰。但就是这一点,在现实社会中也常常会因子女工作忙碌等,成为一种难以如愿的奢望。在今日社会化生产方式下,子女已相继脱离父母的怀抱,出外学习、工作、生活,空巢家庭、两代分居家庭的比例日益增多。
可以设想,当“四二一”家庭占据家庭结构的主体形式之时,目前的独生子女将纷纷进入中年,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而其父母则随之进入老年期。子女对老年父母,尤其是生活起居已无法自理的老年父母,不要说经济实力无以承担,日常生活起居照料也会因工作繁忙、社会竞争加剧而力不从心。
去养老院或养老基地颐养天年的想法,近年来正不断被更多的老人认可和实践。考虑迈入老年后将会带来的种种不便,一些老年人不愿意给家人添麻烦,希望能居住在护理设施、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这种养老需求正处在逐步释放的过程中。
(三)传统养老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应当承认的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工业生产的推行和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养儿防老、房产继承的传统养老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极大挑战。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固然成绩巨大,但其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容低估。人口年龄结构的重心,正在逐年然而又是较为快速地向上推移,老龄化的日益显现,使得养老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一状况下,作为养老基本形式的家庭养老却在日渐衰微,无法担负起应有功用。家庭的日益空巢化和小型化、少子化,正是这一明显例证。
在早期的中国,父母抚养孩子通常把子女视为一种财富的特别储备和晚年生活的来源。子女基本上可以看作父母的一种专有资产。父母于中青年时代养育子女并为此花费极高的代价,目的正在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中,能够得到来自子女的财产给付作为养老保障。如我国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里,每个家庭几乎都有四五个孩子,这正是父母的最大财富,尤其是晚年生活必须依赖的人力资本。
如今养儿防老已不现实,父母也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已不必将大量金钱和时间用于子女养育,完全有可能积累自己的物质财富,如货币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等,足以养老生活用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家庭拥有住房资产的价值已高达70万亿~80万亿元之多,住房自有率高达91%,其中老年人拥有房产比例更要稍高一筹。
在如今家庭拥有的巨额住房资产面前,货币金融资产稍逊一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已超出50万亿元大关,人均4万元,积聚在股票、债券、养老寿险、外汇乃至手持现金等货币资产,也有十数万亿元之多。这笔货币金融资产的相当数量,约计30%由老年人持有,这正是他们赖以养老的雄厚物质基础。
对巨额住房资产的占有,使得大多数家庭完全可以将住房作为自己养老的后备资本。这一资产的特点是持续增值,不会贬值遭损,不会移动灭失,贼偷不去,水冲不走。它作为家庭拥有财富中最为牢靠的一项,完全可以承担起养老保障的大任。
(四)抚养子女超越赡养老人
目前的家庭,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庭,确实存在“重小轻老”的现象,抚养子女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赡养老人,“子女身上不能马虎,父母身上马虎些不要紧”。在资源短缺的状况下,有限资源在一家三代人之间加以分配时,只能是重小轻老,子女持有这种看法,老一辈父母也同样富有牺牲精神。这种行为在某些贫困地域还表现得十分普遍和严重。
有位来自甘肃的小伙子,谈起以房养老很是直率,也很实际。他说以儿养老是挺好,但儿子要尽到自己应有的职责也就是首先要有能力,如儿子自己的生活都过得拮据,又拿什么去为父母“养老”呢?父母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如果儿女生活不富裕,供养父母养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家乡往往有“儿子因结婚致富,父母为儿娶妻致贫”的说法。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形?正是婚姻在这里促成了家庭财富在两代人间的再分配。
在任何社会里,高收入人士都不会太多。现在中青年农民纷纷进城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只能是老一辈父母。两代人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差距,很难生活在一起,即使生活在一起也难免没有矛盾,父母辛苦为儿子置家娶妻,家中却难有父母的一席之地。城市如此,农村更为严重,儿子和父母分家单过的屡见不鲜。父母尽己所能抚养和培养子女成人后,以房养老的确是个好方法。
(五)独生子女时代需要以房养老
独生子女政策于1979年正式推出,至今宣告每个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已历时35年了。独生子女如何在抚育子女的同时,承担养育双方老人的重任,复杂状况难以设想。今日推出以房养老,同这个大环境是直接关联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
今日,社会人口流动在加强,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缩小的大趋势,已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暇、无力或无心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家庭养老功能日益退化,养儿防老的古训面临巨大挑战。据国家卫生部1999年统计,中国城市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60.2%,且多为慢性病和疑难病,需要特殊照料的老人的比例很高。在照料人员中,40%是老年人本人,37% 是配偶,10.6%是儿子儿媳,8%是女儿女婿。老人的自我养老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老人家庭的空巢化,是生育率下降和现代性因素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现代社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资源总是稀缺,激烈的竞争又赋予人们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人们都在为生计紧张的忙碌。年轻人要同时扮演好成功人士、合格父母和孝顺子女的三重角色,往往是勉为其难,陷入角色困境难以自拔。譬如,从总体上说,中青年人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实际生活中要供养好老人存在不少困难,无法购买市场上提供的有偿服务,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甚至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及正常的生活开支。限于时间、精力、经济的紧张,也很难将奉养两对父母的重任完全承担下来,工作太忙照料不了老人,且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普遍感受。
我国正在大量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四位爷爷奶奶,两位爸爸妈妈的无比宠爱,许多被惯养成了家庭“小皇帝、小公主”,这些独生子女稚嫩的肩膀能否担当起养育父母的重任呢?事实正是如此,当他们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时,要同时面对四位老人或更多位老人的赡养,面对一个或一双儿女的抚养,面对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巨大竞争压力,如何抗得起诸多重担,结论是不容乐观的。
(六)三代同堂养老应鼓励
未来家庭的生活居住模式中,尽管成年子女同老年父母分居是一大趋势,但两代人同住即日常称颂的三代同堂的“主干型”家庭也将会大量涌现。尤其是当父母日益年迈,或还孑然一身时,更应当同成年子女生活一起,而非孤零零地单独居住。
既适合中国传统国情,又能减轻子女负担的新养老模式,是什么呢?黑格尔曾经说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按照这一说法,最好的养老模式还是历史最为悠久、观念最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养儿防老、遗产继承作为人类社会数千年来遗传至今的产物,有其合理性,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光大。老年人与成家的子女居住一起,三代同堂,共享大家庭生活之乐趣,共负大家庭生活之艰辛,就是最好的居住养老模式,它表现如下。
(1)一家三代合拢起来就是五六口人,若分成两个小家庭,每个月的生活费分别需要开销2000元,合为一个大家庭,每个月总共开销2500~3000元就足够,这就极大地节约了物质钱财。大家为什么要结婚组建家庭?西方某著名经济学家就曾经风趣地论证了原因: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比单个人生活在钱财花费上要节约得多。两个小家庭合在一起过日子更是如此。
(2)购置住宅是家庭一大负担,两个小家庭需要两个中套住宅,合成一个大家庭只需要一套大住宅,合住后购置住宅的用费就可以大大节约。儿女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去世后,房产留给子女继承,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之事。
(3)亲情最为国人看重,全家人居住在一起,情感融洽地共享天伦之乐,为大家向往。尤其是老年人已经从紧张的工作、劳动中得到解脱,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家庭的小圈子里,三代同堂正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较大功用。
(4)老少三代人同住一起,生活起居的相互照料最为便利。青年人刚刚结婚成家,生活技能、家务处置等都还有较大欠缺,也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经常性地指导。这就节约了劳务服务的外请成本。有人谈到,老人需要来自年轻一代的照管是对的,但只限于年高体弱或得了大病重病之时。年轻人平时同老一辈父母住在一起,接受后者照料的成分,要远远大于照料后者的成分。
(5)儿女同父母住在一起,全身心地担负着养老的职责,父母终年后将住房传承给子女,就可万事大吉。这样做的结果是,家中可以少花钱买一套住宅,这笔钱财就可以用到其他更为需要的地方。大家住在一起,一切费用都会大大节约,这为过好家中生活又提供了较好条件。即使经济状况尚非十分富裕的家庭,也可借此得到稍好一些的生活质量,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三代同堂有种种好处,但这种居住模式在目前的城市中已是少而又少。大多数的状况是年轻人一旦结婚成家,就立时分开单独居住。在这种情形下再大谈特谈三代同堂,显然不大现实。即使还有某些已成家儿女同父母一起生活,但多半情况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可能为子女购买婚房,或者说已婚的儿女已经有了自己的新房,但为贪图同父母共住一起的舒适日子,不愿意早日离开父母单独生活。
可以采取的一种变通措施,是社会学家们极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居住模式,即所谓“一碗汤的距离”,就是说父母或子女在一个较近的距离内分开居住,一方做好的饭菜,端好送到另一方手中时,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热度。某些房产开发商受此启发,推出了一种“有分有合”的亲情式住宅。两代人同住一个单元,门户相对,隔窗相望,不拆墙是两家子,拆了墙是一家子。大家既可共处同享天伦之乐,又能分居各享小家庭生活之幸福。这种住宅一经推出,就有很多人预订,预订者还大都是父子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