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脾胃 年轻20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谨防癌变,年轻时就要护好肠胃

胃癌大国,患病年轻化

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

胃癌被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由于胃癌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如果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治疗,患者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

需注意,我国3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比例比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番。这多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喜食油炸热烫食物、烟熏烧烤肉食,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爱吃夜宵等)有关。

40岁以上是胃癌高发人群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在我国,胃癌在西北部、沿海地区较为多发,如辽宁庄河、山东临朐、福建长乐、甘肃武威的胃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④家族中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的人群;

⑤接受过胃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发生胃癌。

胃部的检查工作要做好

胃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且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期;一旦出现体重下降、腹痛、恶心呕吐、厌食和消化性溃疡等症状时,很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积极筛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健康体检及早期筛查不必做胃镜

与胃镜检查相比,有一种最新的血清胃功能检测,更适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受检人只要抽2毫升静脉血,就能发现胃黏膜的病变风险(胃癌的发生往往与胃部黏膜的病变有关)。如果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可以再进一步接受胃镜检查。

胃癌的发展过程主要是:胃炎—胃萎缩—不典型增生—胃癌。血清胃功能检测,不是胃癌标志物,是生化指标,当某项指标提示异常,医生便会结合受检人年龄,是否具有抽烟、饮酒、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从而列为重点人群,再进行胃镜检查,对可疑部位进行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更为精细的检查,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韩国和日本的胃癌发病率和我国差不多,而胃癌死亡率却低很多。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胃镜检查普及得很好,绝大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是胃癌早期。

胃镜合并活检是目前检查胃癌较直观的手段,但很多人因害怕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而不愿意做。

对于那些对胃镜检查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可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检查期间患者处于一种安静的浅睡眠状态,从而有效地避免恶心、呕吐、疼痛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了胶囊胃镜机器人,患者只需要像吃药一样吞颗胶囊就能轻松做胃镜。胶囊胃镜机器人可以按照医生的命令“指哪打哪”,就像是在胃里放了一架无人机,它在胃里可高可低,可翻跟头,能够对胃及小肠内每个解剖部位、每个病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正视幽门螺杆菌感染

现在得胃病后去医院,很多医生都会先让患者做个C-13呼气试验,检测其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胃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

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特定的饮食习惯,很少分餐,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

幽门螺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手段主要有4种:胃镜、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查、抽血化验。胃镜检查准确率最高,100%,呼气试验准确率也在93%~95%,这两种检查方法最常用。

如果仅仅只是查幽门螺杆菌,推荐首选呼气试验。如果患者处于溃疡急性期,胃部疼痛严重,或者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此时要考虑做胃镜检查胃部情况,同时检查幽门螺杆菌。

什么人群一定要进行“灭菌”

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如果没有症状,不主张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术,更不用担心将来会得胃癌。但那些有胃癌家族病史、有明确的胃部病变者,比如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患者,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要引起重视,积极杀菌治疗。

胃病癌变的四类高危人群

是不是普通胃病都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但提醒以下四类胃病患者,需格外谨慎。

萎缩性胃炎

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助于较早发现胃癌。

大的胃部溃疡

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残胃

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概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息肉

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癌变的四个信号

胃病如若不好好控制,后期就会恶化成胃癌。虽然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但也并非发现不了。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患者可出现夜间痛。如果溃疡发生在距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则疼痛节律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

一旦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如变为持续性疼痛或者疼痛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信号二:明显消瘦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消化不良性的腹泻,特别在进食肉类食物之后腹泻随之加重,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因为肿瘤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和人体争抢营养,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就有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信号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

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一般黑便可见于进食大量猪、羊、鸡等动物血之后,也见于服某种药物之后。如果胃溃疡患者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应进一步查清,这往往是恶变的先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