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的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历史运行的轨迹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总是同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相联系,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演进的历史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展的客观历程。而衡量生活方式是否健全的根本标准,是看这种生活方式能否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合理的、高质量的满足,使人的发展得到全面提升,使社会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均衡、和谐”的生活方式,以求得自身健康的生活品质和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
一、人和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路径
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一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原始社会中,在自然力量的压迫下,人类通过狩猎和采集的生产方式,被动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与此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表现为茹毛饮血、野居洞穴。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虽然提高了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农业生产力的不发达和人自身的不发展,使人们必须用绝大多数时间从事食物的生产。自给自足、维持生存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科学技术同市场化进程相结合的工业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伴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空前提高,人类开始企求成为自然的主人。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带来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使人们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可能。
但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呈现出异常尖锐的矛盾:机器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改造,并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但是,人类的活动却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给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害。表现为:第一,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恶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水的排放给江、湖、河、海造成严重污染,大中城市的废气排放量超过安全标准,林木乱砍乱伐、草原盲目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人们不理智的行为造成生态破坏、物种消失,人类正在自毁家园。第二,人口急剧增长,资源相对短缺。在20世纪的100年中,地球上人口增长了4倍。人口的急剧增加不仅影响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加重了对自然资源急剧增长的需求。而由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构成的自然资源中,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不可再生资源的乱采、滥挖,最终耗尽这部分有限资源。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越变越小,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虽然在20世纪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人类却没有解决好自身生活方式的诸多问题。在复杂变量的作用下,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正向因素和负向因素都在急剧增长。其中负向因素的急剧增长,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首先,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们生活方式的悬殊差异,与少数发达国家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并存的是,第三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其次,在机器大工业的现代社会,人类摆脱了长期物资短缺的困境,可以支配大量的生活资料。但是,对物质生活的片面理解和追求,导致人类生活的“物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呼唤出巨大的“物”,但是,却为“物”所支配,从而使“物支配人”的生活模式主导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明明是“物”为人所创造、为人所支配,却倒过来变成人为“物”所生、人为“物”所累。再次,人类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创造了比以往全部世纪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但是,人类却没有解决好自身的精神生活问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分离,导致人类自身生活方式失调,出现了生活方式的异化:挥霍、浪费、酗酒、吸毒、赌博、淫乱、亚健康、富贵病、心理障碍、艾滋病、暴力犯罪、恐怖活动等,充斥着人类生活。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及其引发的后果,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社会走向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既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又科学地保护自然,以求得人和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不得不对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进行反思,寻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和谐,寻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生活现实呼吁人们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方式的健康、均衡与和谐。
二、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遵循理念
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全面、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乃至社会生活领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所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且涉及整个社会结构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利益群体,导致人们利益关系的重新组合,使社会的价值体系渐趋多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群”,正在逐步形成,并在现实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这对人们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开拓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从轻视知识转向追求文化科学。交往空间的扩展增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信息传播的更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变更封闭的交往习俗,使生活节律由慢速低效向快速高效转化。人们开始超越传统的生活习性,打破守旧封闭的生活模式。在市场经济面前,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态、文化模式、价值体系受到了震撼。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正伴随着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进入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民从日常生活到政治生活,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自给性消费渐渐被商品性消费所取代,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健康消费、休闲消费、生活服务消费进入中国人的消费领域,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因此,研究小康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认为,所谓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是指人类社会在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倡导和追求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满足人的自身生活需要的行为特征和生活活动形式。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生活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鉴于生活方式由人类的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所组成,因此构成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概念的基本要素是:第一,可持续的生活活动条件。这是和谐社会生活方式形成的客观前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可持续生活的两大活动系统。当然,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同现时的社会条件交织在一起。和谐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在利用各种条件、资源,选择一定的方式、手段,进行生活活动时,应遵循可持续性原则,使自己的生活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和平衡,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可持续的生活活动主体。生活活动主体是指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类群体。生活活动主体在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只有在人们的生活观念、实现生活利益的价值目标和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所引发的行为动机普遍接受可持续性原则的前提下,人们才可能在利用各种条件、资源,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生活活动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社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因此,和谐社会生活方式要引导生活主体在生活活动中深刻认识自身生存、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深刻认识自身生活目标的实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把实现可持续的社会战略目标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自发的行动,摈弃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陋习,走生态型的生态优先之路,从而对自身的生活方式作出科学与健康的选择。第三,可持续生活活动形式。可持续生活活动条件和可持续生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必然表现为可持续生活活动的行为样式。和谐社会生活方式是以追求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它的确立是建立在人们对以往不可持续生活活动形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而危及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继续生存的后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的。因此,和谐社会生活方式重视生活主体在生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要求主体对自身生活活动形式作出正确的选择,倡导在生活质量上的“健康第一”、在消费模式上的节俭环保、在教育活动上的终身学习、在饮食文化上的绿色生态等可持续的人类生活活动形式。
胡锦涛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核心应该是人们所确立的生活方式建立在具备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平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是既要有利于现代人类各种生活需要的满足,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以后各代人的生活和发展构成威胁。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实质就是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继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的危害。通过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改变生活水平来改善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同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和平衡的关系,使生活方式同社会进步持续发展。因此在社会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理念,构建人类和谐、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指导思想
20世纪下半叶,在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财富大量增加的同时,出现了社会财富分配、教育和就业机会分享的不公平。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明显,以至于经济增长了,物质丰富了,而社会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增长却带来了大量自然资源的耗费,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一切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对增长等于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开始思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生活富裕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思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应以社会普遍利益的共同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人们的生活方式应充分体现和谐、健康和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逐渐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路。1992年7月,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倡议,开始组织编写《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4年3月发布了《中国21世纪人口、发展与环境的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5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思想。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史册。胡锦涛同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四位一体的飞跃。
必须看到,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对中国社会建设实际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科学发展观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指导思想。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以人和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基础,以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方式的健康,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核心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其蕴涵的思想和精神,充分体现了和谐生活、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理念,成为指导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思想。
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落后、愚昧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生活方式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关系,倡导小康社会均衡、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