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
“杞人忧天”“杯弓蛇影”等成语生动地记叙了我国古人中的心理异常的现象,至今还被人们不断使用着。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诗》、《易》、《礼》、《左传》中就已经有关于异常心理现象的记载(许又新、刘协和,1981a)。而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认识,也如同国外的情况一样,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1.超自然的解释
如同早期的埃及、希伯来和希腊那样,我国也有关于鬼神附体的说法。在民间一旦有人出现异常行为,往往也被认为是鬼神附体。当然,有时附体被认为是神灵,例如在我国有病人自称是王母娘娘下凡,但也有时是鬼魂。巫医和巫术被认为是针对这种鬼神附体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与国外的情形相似,也是凭借一定的驱魔仪式或驱魔咒语,让鬼神离开人的肉体;还有让病人喝下念过咒语的药水,鞭笞病人的驱魔的办法。时至今日,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沿袭着这类古老的治疗方式和对异常现象的解释。
2.中医的解释与医学治疗
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左右的经典的医学典籍《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更是集中了名医对异常现象的记载和论述。例如《素问》中提到了“狂”、“躁”、“谵妄”、“癫疾”等名称,不但描述了症状,还论述了病因,并以阴阳不平衡解释其发病机理。在治疗方面,则提出禁食、服药和针灸治疗等方法(许又新、刘协和,1981a)。
公元7世纪,隋代的巢元方撰写了《诸病源候论》一书,其中论述的异常症状达四五十种,有些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抑郁症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还记录了一个案例,一位精神失常半年多的和尚服用了他配的药物,在连睡了两昼夜后恢复了正常(许又新、刘协和,1981a)。
金元时代的名医张子和,在其论著《儒门事亲》中也记录了许多心理异常的案例。此外,明代和清代我国出现的名医甚多,他们著述丰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论述也非常多。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了我国16世纪前我国中医药物的知识,记载了治疗癫痫、狂惑、健忘、惊悸、烦躁、不眠等症状的药物达数百种之多,并介绍了一些方剂(许又新、刘协和,1981a)。
3.中医的心理治疗思想
《吕氏春秋·仲冬记》就曾记录了名医文挚采用激怒齐湣王的方法治愈了齐湣王疾病的事例(许又新、刘协和,1981a)。
《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认为阴阳平衡才能保持人的心理健康,例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典籍还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早期的分类,认为神、魄、魂、意、志等分属于不同的内脏系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杜学东、董成惠,1983)。此学说在后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中医情志相胜的治疗原理。其中金元时期的张子和将《内经》中以情胜情的观点进一步发挥,提出七情相治的观点。他在《儒门事亲》中还记录了多个精彩的案例——以情志相胜的方式治疗好了异常心理与行为的病人。
按照阴阳五行学,情志相胜的原理以脏象与五行配合,将人体归纳为5个体系: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它们是依次相生的关系,同时以金木土水火的顺序依次相胜(相克,即依次制约的关系)。这5个系统也包括了情志的因素,即悲属肺金、怒属肝木、思属脾土、恐属肾水、喜属心火。情志相胜的原理就是根据五行这种制约关系,以一种情志去矫正相应的另一种情志,以调节由某种情志所引起的疾病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王米渠,1982)。具体而言,即恐胜喜,怒胜思,悲胜怒,喜胜悲,思胜恐。这种以心理的方式而非药物的方式对因心理原因造成的病症的治疗原理,因此被称之为中医中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专栏1-3
中国古代情志相胜的治疗案例
张子和(号戴人)的一个案例可以说明情志相胜的治疗原理:“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复杯,大痛不任,药皆无功,乃求于戴人。戴人到时正好巫者也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两天心下硬结皆散。”(引自杜学东、董成惠,1983)
我国当代两名精神病学的专家许又新、刘协和(1981a)曾指出:从秦汉时期直到18世纪末,与同时代的国外精神病学研究相比较,我国的精神病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无论是在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描述、分类或是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中医的先行者们都显示出了其聪明才智和高超技巧。这些都是后来者需要学习、总结、发扬并赶超之处。
专栏1-4
脑科学的新发现
脑部成像技术是脑科学发展的动推力,此种技术分3类:第一类是形态测量分析,这种分析一般采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大脑结构进行精确的测量;第二类是神经功能成像,它通过探测与大脑细胞活性有关的信号来建构脑部活动的图像,这类神经功能成像的测量也常采MRI,或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第三类神经成像工作通常以PET为手段,利用放射性试剂来确定大脑中特定分子的位置并进行定量分析(Hyman,2003)。研究者们希望这些研究技术和手段最终可以应用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方面,使诊断有更为准确的依据,并可用于疗效的追踪。
目前,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可以发现人在从事某活动时大脑的哪个或哪些区域被激活,例如这一技术可以发现人在说真话和说谎话时同样的大脑区域被激活,但说谎时还有另外的一些脑区被激活。而且有研究者发现在给予被试12类简单的概念时,可以用fMRI测查出他正在想12类概念中的哪一个,而且准确率非常高(Ross,2003)。
脑科学的另一类新的发现是: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研究者发现与传统观念的认识相反,成人的大脑机构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大脑皮质上某个区域介入另一区域的功能并取而代之,比人们过去认为的要容易。通过心理刺激和肢体训练,可以出人意料地训练大脑,这使“不用则废”的格言得到印证。例如扮演超人的美国演员在骑马受伤瘫痪后的8年中不断运动,几年后已经可以移动手指和脚趾,并能够用双腿推东西,这表明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脊髓与大脑重新产生了联系。这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研究者们希望能够利用大脑的可塑性帮助人们重新训练大脑,治疗阅读障碍、中风等疾病,并克服记忆问题和各种精神疾病(Hollowey,2003)。
而对于心理障碍最为有益的发现来自于神经生化的研究。研究者发现了人在面对应激或压力时参与活动的脑区和神经内分泌活动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应激情况下产生情绪反应与杏仁核的关系;严重的应激事件会对海马造成损害,并阻止个体对该事件有意识的外显记忆的形成。这一类研究成果为焦虑障碍、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提供了更为清晰明了的解释,为人类治疗这些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Sapolsky,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