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基因
人的行为到底是受到遗传决定还是完全由环境影响的呢?这个问题即所谓的“先天或后天”(nature or nurture)之争,曾经备受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争论。目前,在心理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养环境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遗传决定了一个人智力的可能发展范围,而环境则影响了这个人智力的实际发展的可能性。从遗传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临床征候,则认为某些临床征候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例如,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对直系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其精神分裂的患病危险是正常群体的10倍。而且,同卵双生子共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领养研究的结果发现家庭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缘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但家庭内非血缘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没有显著提高。不过,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遗传只具有一定影响,而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如果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虽然提高,但有很多子女终生没有患上精神分裂。所以,遗传只是带来了“易感性”(diathesis),而不是疾病本身。
从遗传的角度研究心理障碍,研究者主要提出两大问题:① 该障碍是否受到遗传的影响?② 如果受到遗传影响,能否确定与该障碍相应的基因?
为了解答这两大问题,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有三种常见的方法,即家庭研究(family method)、双生子研究(twin method)和领养研究(a-doption method);对于第二个问题,行为基因学中的关联分析法则试图确定和特定障碍相关联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