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正如前面已提到的那样,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致残的精神疾病,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它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克雷丕林提出了早发性痴呆的概念,病因学研究主要在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方面,但没有肯定的结果。Bleuler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受弗洛伊德影响,他认为应重视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病因。因此在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非器质性疾病。此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注射肾上腺素、发热疗法、水疗法、输精管切除等,基本上没有什么疗效。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在临床遗传学调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心因论很受重视。30年代出现了电抽搐、药物抽搐疗法、精神外科手术疗法和胰岛素昏迷疗法,有一定的疗效。

第三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氯丙嗪合成并取得确切的疗效,人们开始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代谢障碍(主要是氨基酸代谢障碍),诊断量表及数据的统计处理被广泛使用,心理现象开始走向量化。通过对特效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利血平的应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分子生物学和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推动力。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与脑器质性改变上,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诞生和广泛应用使得精神分裂症的结局大为改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者都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人们主要从遗传(包括谱系、双生子、寄养子、染色体、基因)、免疫、实验临床心理、脑影像、神经生化、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家庭教养环境、人格特点、生活事件等)等方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