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味着工作每一天
作为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主任,她与日本培养温暖心灵总部携手开展“教与爱”活动,多次主持“儿童成长与环境”研讨会,举办实施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培训班。她还多次在国际人口会议上以非凡的气度、流利的英语和翔实的数据介绍我国少生、优生的国策,在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充满激情地介绍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成就。
除了自己的业务工作外,严仁英还担任许多社会工作。她当了25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到第八届),25年中做了多少有分量的提案,她记不清了,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在下乡的深入工作中,形成了“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提案,在国外讲学时,她看到其他国家中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轻松的学校环境,而相比之下,国内中、小学生的书包则是越来越重,近视越来越多,于是产生了“减轻中、小学生学校负担”的提案,在八届人大会议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上,带头发出死亡捐献角膜和其他个体器官的倡议以及关于提倡试行安乐死和母婴保健法的提案等。
严仁英(中)在国际人口会议上
此后,她又把妇幼保健工作推向社区,希望能有更多的妇女和儿童从中受益,并致力于将单纯的妇女保健扩大到呵护女性一生的服务。她和她的同事们所倡导的保健工作已经大大改善了中国的人口质量,然而,谈及对自己的评价,老人却平静地说:“我只是一个好大夫。”
严仁英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平素生活俭朴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论是2003年SARS肆虐京城,还是2008年初夏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都无不牵动着老人的心。她为奔赴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捐款购买降温设备,慷慨解囊为地震灾区的重建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身为名誉院长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温暖着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全院职工的心!
严仁英特别喜欢孩子,在农村下乡的时候遇见流着两条鼻涕、脸上挺脏的孩子她也要抱一抱。在医院里的走廊里,她也不忘和小患者亲切地打招呼。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医院的婴儿室。也许她并不认可自己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但是,她人生的一举一动都饱含着神圣而伟大的母爱!
如今,只要身体许可,96岁高龄的严大夫每周还要来医院上两个上午的班。每次上班前的一天,她就开始念叨着:“明天要上班了!”显得非常兴奋。她平时8点起床,时常需要家人来唤醒她,唯独上班那天,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就自己起来,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静静地坐在客厅里等着。“年龄大了也要做点事儿,人活着不能太娇气!”严仁英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在她看来,“终身教授”就是“终身都应该上班的教授”。生命,意味着工作每一天——这就是她的人生哲学!
在2008年北大医院举办的严仁英教授95岁寿辰庆典展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为严仁英教授寿辰题写的贺词:“中华知识分子典范,我国围产保健之母”——这是对严仁英辉煌人生的高度概括!
(执笔:史楠)
士志于道 道始于勤
夕阳无限的黄昏时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步履轻捷地走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平易近人地和每一位相识的人打招呼,谈笑风生地同骨科同道们进行探讨。夕阳拉长了他的身影,记录着他近一个世纪以来平凡却又非凡的一生……
他为解人民之疾苦,矢志学医,历经最动荡艰苦的岁月,却磨灭不了内心的坚定执著。
他仁心济世七十载,见证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68年变迁,“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淳良之行”深深镌入他的心中。
他视科学精神为永恒的财富,无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院校两级的领导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严谨勤勉,不求名利。
他苦心孤诣,推动中国骨科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骨科人才成为中坚力量,用一生描绘出中国现代骨科的发展轨迹。
他乐教善授,致力于医学教育工作,而今已是桃李遍天下,杏林尽缤纷。耄耋之年,仍然言传身教,为青年人教授英语。
他志高存远,攀登科学研究高峰,大力推动学科发展,曾经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首届主任委员、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名誉会员和澳大利亚骨科学会的通讯会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
他德高望重,肩负医学交流使者的重任,受到国务院及卫生部委派,多次执行国外考察和高层领导医疗任务,英姿勃发的身影彰显中国的医者形象。
他广涉博学,不做专家做“杂”家,积极从事医史研究和写作,高瞻远瞩地提出医学生教育要重视人文文化素质的培养。
他孜孜不倦,96岁,仍然每天伏案阅读笔耕不辍,著书作序,“要做一辈子的学生”是他心底的表白。
他平淡至真,九十六载的生活阅历涵纳着生活的真谛。
他就是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第二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冯传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