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华侨华人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一带一路”建设既离不开中国的引领和推动,又离不开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需要汇集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方面,公共外交工作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30]在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公共外交对扩大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的了解与认知,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华侨华人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走向世界的公共“外交家”。以海外温州人为例,海内外温州赤子凭借自身的智力与财力,让世界看到了积极向上、生动真实的中国人形象,成为中外交往的民间大使,为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着日益凸显的作用。祖籍温州永嘉的潘永长原本是意大利罗马一名普通华商。他在2004年罗马市新设移民议会选举中当选为议长。在议长任期满后,他出任了移民执行委员会主席,频繁地往来于罗马与温州之间,为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牵线搭桥的工作。
在中非西海岸的加蓬共和国,有一位知名的华商英才,他就是来自中国温州的徐恭德。他是GADICOM总裁、德嘉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加蓬华侨华人协会会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长期以来,他凭借在加蓬的社会地位及与上层社会各界的深入交往,在促进和加强中加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国形象和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非洲国家坚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立场等方面,默默地做了大量的鲜为人知又卓有成效的重要贡献。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2003年成立了加蓬华侨华人协会,该协会是代表所有旅加中国籍华侨和华裔血统华人的唯一民间组织,是中加两国政府共同承认的合法的社会团体。宗旨是团结全体旅居加蓬的中国人和其他友好人士,为促进中加两国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进步,繁荣与强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奋斗。在商业上,他以“温州大使”的形象带动更多温州人往非洲发展,热心帮助当地人和华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侨领,他积极为中非两国的友好发展努力奋斗,为两地的公共外交贡献力量。[31]
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华侨华人因其自身内在的“中国属性”一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与和平使者,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载体和窗口,也是推动中国对外关系进步的助推器和润滑剂。当前,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结构性压力以及交往过程中要应对的误解和摩擦。华侨华人作为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间的一个桥梁和载体,自然承担着一定的国家使命。海外华人尤其是第一、二代移民,受过长期华文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中华文化情结”,他们加入所在国国籍后,仍保留着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更关心中国发展,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制度设计与创新很多也是由他们献计献策制定出来的,如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华侨华人的政策建议。同样地,如今他们也自觉自愿地把中国模式介绍到所在国,希望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能够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而实现飞跃式发展。[32]
现在全球有2.57万个海外侨团。[33]利用侨团组织,展开合法交流。西方所谓的“民主”,是比较注重组织的。不管是政府官方色彩的商会,还是劳方的工会、移民团体,只要是有组织的统一发声,当地官方都会重视。作为西班牙最早最大的侨团——“华侨华人协会”,与其他侨团一起,一方面依照西班牙有关规定和章程展开工作,配合政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侨胞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为争取华商的合法权益而不懈地努力。华侨华人的活动得到认可后,尤其是华侨华人被选为外国移民论坛执委之后,华侨华人利用这一阵地,凡是有关移民政策的改变,西政府部门首先征求华侨华人的意见,发表有助于华侨生存的建议,展开有利于侨胞的活动。配合西政府和我使馆,做好两国高层互访配合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华侨华人做好高层互访配合,做好两国经贸文化交流互访的牵线搭桥工作。除了邀请国内政府经济文化侨务代表团访问侨居国之外,华侨华人也参与西方官方经济和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从中牵线搭桥、联络,以及前期的准备、后续的落实工作。华侨华人还促成警方、商务、工会、议会代表团的互访。[34]
再以“百人会”和欧华联会为例。美国“百人会”是由一批在各自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美籍华人组成。该组织成立20多年来,在争取华人权益、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两国公众相互认识和了解做出了突出贡献。欧洲华侨华人联合会,于1992年在荷兰成立。20年来,欧华联会一直致力于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台独”“藏独”“疆独”,欧华联会成为中欧双方沟通的平台。[35]
长期以来,日本侨报社通过举办中日作文大赛、创办汉语角等积极推广中日公共外交。华侨华人用日本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把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介绍给日本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这种努力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优势和作用,取得好的效果。[36]
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独特资源,也是中国公共外交中一支积极重要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可以从主体性、针对性和参与性三个方面转变思路,调整相关政策,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优势和作用。[37]华侨华人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善的周边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相关国家互联互通。
华侨华人是我国拓展民间外交的友好使者。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得到沿线大多数国家的欢迎,也有少数国家仍有疑虑和偏见。随着华人华侨数量的迅速增长、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社会政治地位的逐步提高,移民华人逐渐成为沿线各国的重要群体,可广泛参与推动非政府组织、智库和社会团体的交流,成为一支活跃在国际社会重要的民间力量。华侨华人可以积极向国外各个方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发展的特点、成果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让邻邦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努力展示一个开放、友好、自信的中国。华侨华人还可作为民间使者,与非建交国家交往交流,凝聚共识,培养感情,从而使“一带一路”成为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它通过民间手段开展工作,目的是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侨务公共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海外6000万侨胞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天然桥梁。某些国家在公共外交方面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效仿,例如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游说,影响所在国对他国尤其是祖(籍)国的政策,犹太族裔在美国等地开展的公共外交就相当成功。[38]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说,在“海丝”人文建设中,华人实业发挥主导功能。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侨领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华人侨社具有凝聚功能,在推动乡亲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华文教育具有留根功能,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华文媒体发挥传播功能,为海外华人华侨架起了信息传递、沟通的桥梁,向海外各国宣传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传统文化魅力。[39]
华侨华人可在公共外交中发挥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华侨华人的优势,引导他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对于促进他们自身事业发展,还是助力中国、侨胞住在国和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将大有作为。华侨华人成为深化“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人文交流的生力军,华侨华人把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带到海外,把东方的文明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西方的文化,把西方文明带到中国。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牵线搭桥,为促进我国同有关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本身,有利于他们自身事业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共赢的过程,海外侨胞尤其是华商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获得大好商机,专业人才能够得到施展自身才华的空间,而人文领域的参与者则可以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华侨华人发挥自身优势,牵线搭桥,是促进中外友好的民间大使,华侨华人在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李其荣,丽水学院特聘教授、华侨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教授,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武汉基地主任。
[2] 程晶:《论巴西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的传播》,载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侨联课题研究成果文集,2013—2015年度第一册(下)》,2015年10月,第900页。
[3] 王微、徐椿祥:《华侨华人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载刘泽彭主编《国家软实力及华侨华人的作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0页。
[4] 孔军:《华侨华人经济优势与陕西经济建设》,《侨务工作研究》2014年第4期,第36页。
[5] 何亚非:《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侨务工作研究》2014年第2期,第1页。
[6] 周兴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与华侨华人:背景与前景》,载贾益民主编《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65页。
[7] 何亚非:《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侨务工作研究》2014年第2期,第1页。
[8] 《港媒: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忽视的中介力量》,海外网,2015—03—12,http://world.haiwainet.cn/n/2015/0312/c3541163-28514980.html。
[9] 何亚非:《释放侨务公共外交巨能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0月16日第8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10/16/content_1310440.htm。
[10] 许国梁:《发挥华侨华人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侨务工作研究》2014年第4期,第26页。
[1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12]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载《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内部资料),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5年10月,第26—27页。
[13]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访演启动》,《人民日报》2017年1月11日第4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1/11/nw.D110000renmrb_20170111_5-04.htm。
[14] 裘援平:《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很强》,国际在线,2014—03—05,http://gb.cri.cn/42071/2014/03/05/107s4450321.htm2015-05-27,http://www.alac.org.cn/xiaoyou/topic_info.php?tid=4&sid=23&nid=41。
[15] 裘援平:《华侨华人与中国梦》,中国侨网,2014年9月2日,http://www.chinaqw.com/sqfg/2014/09-02/16381.shtml。
[16] 贾益明:《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新华网,2014年1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4-01/16/c_126008552.htm。
[17] 许利平、韦民:《中国与邻国人文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国际战线研究,2013年12月19日,http://www.doc88.com/p-7488845067045.html。
[18]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载《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内部资料),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5年10月,第27页。
[19]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发挥华侨传播中华文化优势》,中国网,2015—06—11,http://news.china.com.cn/2015-06/11/content_35795162.htm。
[20] 《中国侨联:华侨华人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华网,2013年9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10/c_117309092.htm。
[21] 习近平:《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在法国(费加罗)的署名文章》,2014年3月25日,载《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内部资料),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5年10月,第25页。
[22] 任贵祥:《海外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396页。
[23] 福建侨联:《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和使命》,2015—04—30,http://www.fjql.org/xjjkj/4647.htm。
[24] 刘子烨:《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谈公共外交与文化软实力6000万华侨华人:公共外交重要载体》,《联合时报》2014年7月4日。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ode4810/node4851/zhxw/u1ai87050.html。
[25]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载《习近平同志侨务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015年10月,第17页。
[26] 何亚非:《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梦》,《侨务工作研究》2015年第6期,第6页。
[27] 何亚非:《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梦》,《侨务工作研究》2015年第6期,第7页。
[28] 施雪琴:《华侨华人与中国在东南亚的公共外交:回顾与展望》,《创新》2013年第1期,第15—16页。
[29] 陈竺:《在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的致辞》,2013年9月7日,载《亲切的关怀,殷切的期望——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侨务工作的论述,2013.1—2013.10》(内部资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13年10月,第49—50页。
[30] 席桂桂:《公共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应抓好“五个一”》,http://www.pdcec.com/bencandy.php?fid=176&id=39580。
[31]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研究——以温州籍海外华侨华人为例》,2012年11月15日,http://www.wzzx.gov.cn/2013/list.asp?id=5590。
[32] 林逢春:《华人华侨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功能与路径》,《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692。
[33] 吴刚:《以中华文化促进海外侨团健康发展》,《侨务工作研究》2015年第6期,第20页。
[34] 徐松华:《旅西浙籍华侨华人与公共外交》,杭州侨网,2014—08—13。http://www.hzqb.gov.cn/xcll/201408/t20140813_503924.html。
[35] 高伟浓、寇海洋:《试析海外新型华人社团在中国公共外交的文化中介功能》,载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编《第八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年5月。
[36] 《海外华侨华人是推进中国公共外交重要力量》,中国新闻网,2011—04—23。http://www.liuxuehr.com/huarendongtai/2011/0423/1166.html。
[37] 刘宏:《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第1期,第51—55页。
[38] 何亚非:《华侨华人可在公共外交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新闻网,2013年12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zgqj/2013/12-16/5621851.shtml。
[39] 《福建侨乡资源及海外华人华侨是海丝人文交流的纽带》,人民网—福建频道,2014年11月21日,http://fj.people.com.cn/n/2014/1121/c337006-2296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