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06 16:38:09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2016)》编委会
前言
第一篇 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倡议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外移民[1]
一 中外交往的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
二 20世纪以前的中国海外移民
三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国新移民[22]
四 几点评述
中南半岛、中国西南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通及其华侨商民
一 中国东南沿海通过水陆路移居越南等国的华侨
二 中南半岛联通中国西南的各条陆路及其马帮华商
三 中南半岛连接各条陆路的出海水路及其粤闽滇三省华侨商贾
四 通过水陆路移居中南半岛各国的其他华侨移民
五 结语
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优势与路径
一 “一带一路”方案关于企业、浙江、海外侨胞的定位
二 浙江省侨情特点
三 浙江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的优势与路径
四 数据与案例
五 结语: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研究反思
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一 海外侨胞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与特点
二 海外侨胞是中华文化海外继承者和传播者
三 华侨华人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四 海外华文媒体是“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
五 华侨华人是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一带一路”沿线浙籍海外移民及其在新倡议实施中的作用研究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移民的逻辑联系
二 “一带一路”沿线浙籍海外移民的社会人口特征
三 浙籍海外移民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作用
俄罗斯浙江籍华商与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一 莫斯科华商大市场调研概况
二 大市场中浙江华商特征
三 中俄民间贸易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初探
第二篇 海外华人政治与文化
从勤奋优秀的留学生到“作弊”“飙车”的“富二代”?
一 前言:对“新世纪留学潮”的定义
二 新世纪留学生的特性与原因
三 中国留学生趋势与思考
四 新世纪留学潮对留学国的影响
五 留学生就业面临的新挑战
六 结语
“新海丝”视野下印尼华人与中印尼人文交流
一 印尼华人、华文教学复兴与中印尼文化交流
二 印尼华人博物馆与中印尼文化交流
三 华文报纸与中印尼人文交流
结语
中国文化外交与华语教育的关系[1]
一 前言
二 从华侨政策和华人社会普通话的变迁看中国的“文化外交”
三 2000年以后的中国文化外交和华人社会的关系
四 总结
海外华人政治参与的局限性:论马来西亚华人协商政治的困境(1969—2013)
一 巫统政治霸权下的华人政治边缘化与困境
二 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和协商政治的滥觞:以马华公会为例
三 协商政治最好的年代:90年代文化开放政策下华人的寄望
四 2008年政治海啸与马华公会的表现
五 2013年大选的战绩分析:协商政治的溃败
六 马华公会的选战败因
七 后5月5日大选之马华公会:协商政治的式微与华社的告别
大陆新移民主导下澳洲华文媒体的转型
一 引言
二 20世纪90年代:华人媒体的“弄潮儿”
三 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华文媒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四 2010年至今:转型中的澳洲华人媒体
移民推展中国公共外交的优势、局限与对策建议
一 巴西温州人的基本概况
二 巴西浙江人实践公共外交的优势和局限
三 借助巴西浙江华人促进中国公共外交的建议
四 结语
第三篇 海外华人族群与社区
闽南海商的兴起与妈祖信仰的海外传播
一 宋元时期:闽南海商的崛起
二 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期:闽南海商主导海外贸易和移民
三 妈祖信仰的国际化及其对华人族群意识的影响
法国华人流散族群概况[1]
一 华人流散族群的形成
二 法国华人流散族群现状
三 结论
留学生在海外华人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 海外华人研究的文献简述
三 “海外华人社区建设”的分析框架
四 背景信息和田野调查
五 数据分析结果
六 研究发现和结论
两大历史进程对澳洲华人社区的改造
二 两大历史潮流下的澳洲华人社区变迁
三 扎根新金山:澳洲华人社区的转型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