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穿行:当代中国文学思想主流与“人学”思潮之演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引论:人民•阶级•人性——三大思想基石

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新发现,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艺理论上的重大收获。它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新时期文学在“人性”问题上的认识,推助了新时期文学“人学”思潮的新发展,而且厘定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文学能不能描写“人性”、能不能表现真实、具体而复杂的人以及是否认同人的“自然本性”的理论问题。

论及当代中国文学思想主流与“人学”思潮之关系,“人民”、“阶级”、“人性”,始终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三个关键词。多年来,当我们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与理论语境下讨论“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时,时常发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人学”思潮总是与“人民”、“阶级”、“人性”这些含义复杂的思想概念相纠结。曾几何时,新兴的无产阶级在看待“人”这一复杂的精神主体时认为,人是“阶级的人”,一切的人都隶属于阶级的范畴,所谓纯粹的人是不存在的。当“人民”概念流行的时候,具体的“个体的人”,自然也是排斥在这一理论之外的。但当“人性”成为主导性的思想潮流,“人是什么”?这一东西方无数哲人倾注了大量心力研究的问题,似乎也未找到终极的答案。时至今日,人类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曾经灾难频仍且变化剧烈的20世纪也已经过去,但热点的“人学”问题却仍然没有消退,越过政治、经济、道德、民族、文化、宗教的界限所形成的对“人”的终极关怀,仍旧是21世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为重要的命题,它引发着无数学人以生命的力量投入其中去作一种新的探寻。这,便构成了本书的立论基础与学术基点。

本书“引论”所要讨论的是“人民”、“阶级”、“人性”这三个“世纪性”的关键词与当代中国文学“人学”思潮的关系。在我看来,这三个具有丰富复杂的思想蕴涵与世纪性征的关键词,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人学”思潮运演变化的三大思想基石,激起了当代中国思想巨大的历史波澜。文学上更是思潮迭起、观点林立。思想的碰撞,文化的脉动,多极价值观的冲突,感性的骚动与理性的审思,现实的纠结与审美的观照,创作的困惑与理论的争鸣,诸多问题,纷扰不清。但当我们静思下来,却发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反射出的都是“人”的问题。福柯说,为了探索这一领域,我们必须放弃最终总会有结论的想法。探索,是人类的天性。人类总是在探索中成长、成熟、前进的。正是带着这种“探索”的心态,我们开始本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