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李建升,王丹,沈模卫.无意识思维:理论、质疑与回应[J].心理科学,2016(2):318.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世博珍藏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365.
[3]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12):31-32.
[4] 百度百科.认知心理学[EB/OL].(2002-04-30)[2010-05-18]. http://baike.baidu.com/view/2146.htm.
[5]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3-234.
[6] 耿海燕,吴艳红,朱滢.知觉觉知的神经相关物研究[J].心理科学,2002(6):716-718.
[7] 周仁来.阈下知觉研究中觉知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4(3).
[8] 林颖.内隐学习——人类适应与发展的高效之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2.
[9] 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赵健.默会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32.
[11] 杨治良,孙连荣.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4):11-12.
[12] 黄壬来.艺术与人文教育(上册)[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333.
[13] 尹少淳.视觉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C]//王大根.第5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65-66.
[14] 高湘萍.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3(8):28.
[15] 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6] 艾斯纳.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李雁冰,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1.
[17]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4.
[18] 丁宁.美术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184.
[19] 贺斌.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5):41.
[20] 程龙.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及其救赎[J].全球教育展望,2015(7):35.
[21] 丁峻.当代西方具身理论探微——兼论人脑优于电脑的根本特性[J].宁夏社会科学,2012(9):128.
[22]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05.
[23]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591.
[24] 徐献军.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作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94-195.
[25] 艾夫兰.艺术与认知[M].智玉琴,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26] 杨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身体问题——五论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2.
[27]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孟沛欣,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127.
[28] 史密斯.教孩子画画[M].贾茜茜,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4.
[29] 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57-161.
[30] 赵战.具身观看——视觉设计的新媒介变革[J].装饰,2011(4):89.
[31] 鲁晓波,刘月林.具身交互:基于日常技能而设计[J].装饰,2013(3):96.
[32] 丁峻,陈巍.儿童心理理论解释模型的新范式——具身模仿论述评[J].心理研究,2008(4):46.
[33] BICKETT M. Acting as an Artist[J].School Arts, 2016, 115(7):42-43.
[34] 李楠,王园园.具身学习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
[35]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二年级 下册[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2-33.
[36]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九年级17[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7]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七年级 下册[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