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学名家看压力
虽然压力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对于压力的理解,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也有不同的解读。
1.弗洛伊德和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他的很多理论研究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压力也是与生俱来的。他用了鸡蛋做比喻,鸡蛋有一层外壳可以保护鸡蛋不受外界的影响,人的心理也是如此,需要一个自我保护系统,把感受到的压力最小化。这套自我保护系统被称为防御机制,如同士兵为上战场穿盔甲一样,你的盔甲质量越好,越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如果我们采用的防御越积极、越充分、越有效,我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也会越强。常用的防御机制如下:
(1)否认。否认是最常用的防御机制,如同中国古代的掩耳盗铃的故事。在医院里,患者做完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或不治之症的时候,患者或家属通常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结果弄错了吧”,这就是在使用否认防御机制。否认可以暂缓内心受到的威胁,但不能改变最终事实,相对来说是消极的防御机制,所以否认又被称作“鸵鸟政策”。鸵鸟在猎人捕猎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猎人也就看不见了,但实际上是猎人更容易抓到它。在一个大二的班级做班主任时,第一天开班会时我问大家:“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班主任是好班主任?”同学开心地说:“允许我们挂红灯的老师!”我说:“好的,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现在有‘红灯’吗?”大家回答:“有的。”我问回答最积极的一个男同学:“你有几门‘红灯’? ”“没查过。”这就是在用否认的方式,似乎不去理会就不用去面对‘红灯’科目的重修了。
(2)合理化。合理化是对某个人的行为或环境真实性的重新解读。合理化像一个过滤镜,使情绪上的痛苦变得容易接受。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不吃也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就是将内心受到的威胁重新解释为合理的、可接受的事物。比如,我们错过了一个机会,会解释成本来自己也没有这个打算或者自己目前的时间安排不过来等。相对于否认,合理化是更高一级的防御机制,可以降低威胁带来的伤害。但如果过度使用,则会让自己在精神上愉悦,而行动上退缩,成为一个“抱怨者”。来咨询的一个大一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就担心自己期末的时候都挂科。我问他怎么知道自己会都挂科。他的回答是因为平时成绩很低,所以担心。那平时成绩如何低的呢?“因为要加入一个班级QQ群的,没有人告诉我QQ群号,所以通知我都不知道。很多课都是要网上听的、注册的,我也不知道。课堂发言我也不行,胆子很小的,不敢发言。还有平时作业,有一些我不会做,也就那样交上去了。”听起来有很多合理化的理由支撑着他不及格。另外,一个大四的同学向我抱怨说:“老师,嘉兴学院学习氛围实在是太差了,如果我周围的人都学习,那我的成绩肯定也会挺好的,不至于到了大四英语四级还没有通过。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了,我还要重修。我们寝室的都是不看书的,整天玩电脑、看韩剧,我也就荒废了。”听起来合理化的理由,有一个潜在的语言是“不怪我”。最终的结果是自己只能一直抱怨下去了。如果可以做到不抱怨,就可以正视自己的问题。嘉兴学院梁林校区是2002年投入使用的,那时只有医学院2002级的新生,整个学校很空旷,周边也没有公交车可以搭乘,条件很艰苦。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借阅的大部分是与医学相关的书。所以同学们会有很多的抱怨:“这个大学和自己理想中的差距太大了。”在一次班会上我问大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学校,你们会用什么词呢?”答案各式各样:空旷、鬼城、大草坪、地广人稀……有一个同学的回答,让我很震惊,也很受启发,她用了四个字“我的大学”。的确如此,这个大学是属于你自己的,不管别的学校有多好,都不能为你所用。想想刚来到学校工作的时候,学校还在老校区。第一感觉是这里好小,5分钟随便转转就可以环校一周了。这也是我的大学,我工作的大学。不管有多小,它都是属于我的,是我可以工作的地方,可以学习的地方,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我才是教师的角色。
(3)升华。升华是积极的防御机制,积极应对挫折事件,并将其转化成对他人有利的事。看过一期李亚鹏的专访,他谈到自己的女儿李嫣患先天性兔唇,在她一个多月的时候就送去美国手术,当时国内还没有这个技术。等在手术室门外,他想到了那些没有条件进行早期手术的孩子们。为了不让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先天性缺陷而自卑,李亚鹏建立了嫣然天使基金,在他每一次出行时都会带着很多关于嫣然天使基金的介绍,发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公益行动,目前已帮助上千名儿童接受了手术治疗。
防御机制的解读让我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圣斗士的铠甲随着他(她)的过关会不断地得到升级,从铁到铜,再到银和金。我们需要去提升自己的“铠甲”,即自我保护的能力,当它升级到积极、高层级的防御机制,就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伤害,处于平和的状态中。下面借用一个“18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来诠释一下防御机制,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常用的防御机制有什么,如何将自己的防御机制升级。
18只狐狸吃葡萄
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三尺,住在附近的狐狸也想享受一下葡萄的美味。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这么高,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身高范围,但又不愿就此放弃。于是,它站在下面想了一会儿,它想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想起来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这只狐狸采用的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最后解决了问题。)这个防御机制对抱怨者最有效,改变抱怨的方式,是告诉自己如何做得到。我和咨询的学生分享:看来你成绩这么糟糕都不怪你,是周边的同学都不爱学习,但是挂科的结果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怎么解决它呢?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身高这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的。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这只狐狸运用的是我们上边提到的“合理化”,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我们有时候丢了钱包,周围的人经常安慰我们“破财免灾”,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心想也有道理,总比我的身体出问题强吧,丢点钱算什么呢!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这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这样的固执方式并不少见,虽为无效的行为,却未曾改变过。经常有同学说,自己试过的方法,没有用,但还是坚持用,因为这个方法熟悉。我女儿早上起来很磨蹭,经常迟到。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就经常催她。后来发现她基本可以听而不闻了,我说:“快点,要迟到了。”她还是这看看那看看的,我很着急,但是没有用。想想自己也是固着的行为,于是改变。和她商量,怎么样可以快一点呢?她告诉我,让她做什么就打一个响指,她会立即去做。原来这么简单,枉费我催了那么多遍。后来发现真的好用,我叫她“洗脸了”,打好响指后她就乖乖地去洗了。又如一个统计学专业的同学很喜欢心理学,她想考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网上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系最好,于是决定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研究生。但是她的英语成绩不好,心理学的专业课也没有看过,从大三结束的时候开始复习,我觉得难度还是很大的,希望她可以多参考几个学校。她非常坚定地告诉我,高考已经失利了,只有通过考研,才可以弥补当初的遗憾,坚决不改目标,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考上。一味地坚持,也未见得是一个优秀的品质。如果南辕北辙,那么走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碰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拍死了。(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从福建有人闯入幼儿园砍杀小朋友之后,国内陆续有好几起案件是砍杀幼儿的。甚至网上有一张照片,一个幼儿园大门口挂了一张横幅“有事情找政府,右转200米”。其实,这些砍杀小朋友的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攻击,通过伤害他人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为“倒退”,指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有很多课程开始培训危机干预,希望可以让汶川地震的同胞们多一些心理关爱,少一些心理创伤。其中,有一项培训的内容就是要防止我们的过度帮助让那些地震中受伤的孩子们“退行”。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很容易让人们同情,人们会给予过度的关怀和照顾,但过度的照顾会导致他们停留在孩子的角色,变得不独立。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举个例子,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你选择买一个手机之前,你不太会关注有多少人用的手机是你想买的,等你买了这个手机,你会特别容易发现和你用一样手机的人。我们眼中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都是和自己有关的。而大家都一样,这样的均衡心理会让人内心更加平和和舒服,所以相信别人和自己一样,会让我们暂时舒服一些。
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啊?它越想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这只狐狸是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在心理测试课上给同学们做人格测试,一个同学的测试结果是“抑郁质”气质类型,她告诉我说:“老师,我就是这样的人,别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我看到的就是,怎么剩半杯水了。”抑郁的防御方式,带给自己往往是消极的影响,一旦意识到了,就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关注事物的积极面。
第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但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己不再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于是它又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听说有别的狐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后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这只狐狸的下场是由于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有一个咨询的同学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此觉得很多机会自己都掌握不了,比如竞选、参加学生会、做兼职等。她觉得自己的相貌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经过很长时间的咨询,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优势是很有销售能力。开学的时候,她做新生的手机卡业务,是业务量做得最好的。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小创业,在四六级等级考试前买考试辅导书卖给需要的同学,还有经营考研指导书。慢慢地,她开始对自己有信心了:我为什么只盯着自己的相貌呢,口才好一样也可以做好事情啊。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这只狐狸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问题的关系与性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问题指向是积极的防御机制,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内在能力。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它转了一下眼睛,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垒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这只狐狸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个弱女子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喜爱体育运动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桑兰吧,她是一名跳马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发生了意外,颈部以下截瘫。她在没有办法支配自己的身体时,她开始学习播音,利用自己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说话,最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主持了一个节目《桑兰2008》。所以,换一个角度,这只狐狸不是忽略自己不好,而是取长补短,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说:“葡萄藤好高骛远,爬那么高。”又说:“葡萄其实也没那么好吃。”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开了。(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宣泄”,也可以理解成为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方式宣泄压抑自己的情绪,也是比较好的减压方式。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吃这些东西啊。”(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曾有一个同学告诉我:“老师,我之前很鄙视那些不排队的人。中午放学食堂通常很挤,如果大家不排队,就乱了。这时候有同学插队时,我就特别生气。这次回家的时候去取火车票,没想到取票排那么长的队。本来我的时间就快到了,还有人跑到前面说他的车快到了,要插个队取票。我很生气,但是也很羡慕,我就不敢跑到前面去问‘插队行不行’。”当我们可以指责蔑视那些插队的人,也就可以让自己接受那个不敢插队的自己了。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的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兴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去代替另一种精神宣泄。)
第十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消化系统怎么会出现问题。(这只狐狸发生的情况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样行!”(这只狐狸所表现出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压力应对策略:防御机制是自我保护,但若保护过度,也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内心脆弱,不堪一击。防御机制的使用是无意识的,只有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的防御机制,才可以将低等级、消极、不恰当的防御机制转换成高等级、积极、适当的防御机制,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
2.荣格和无意识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他并不完全遵从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弗洛伊德不再把重点放在无意识上的时候,荣格致力于无意识的建构。无意识是指什么?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意识是水平面以上的部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即个体意识到的想法、感觉、记忆、思考等。如你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看书,你准备周末外出旅行,总之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意识。而无意识是指水平面以下的部分,并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的想法、感觉、记忆、思考等,其通过梦境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来。虽然未必意识到,但无意识对意识层面的思维和行为会产生作用。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我下意识地做了什么”“莫名其妙地做了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荣格将日常的压力与内部的紧张状态联系在一起,这种紧张状态由上面两种看起来相互矛盾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思维进程引发。因为无意识扮演了意识的导航者,如果两种意识不能够有效沟通,内部紧张就会产生。而缓解这种紧张的方法是训练。意识可以解释无意识的信息,尝试对梦境解读。荣格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一些观点,如梦有一定的目的和主题,当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梦是有意义的;不断重复的梦也许是被压抑的某种生活创伤;没有一个梦的符号独立于做这个梦的人……
荣格确信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当个体对自我进行深入剖析时,能够更多感受到意识和无意识的和谐。练习的方法包括梦的解析、心理想象、写作、意识治疗等。通过各种内省的方法,了解无意识,观察焦虑和压力。一旦意识能够被看穿,焦虑源就会被发现并且在意识水平上被处理,从而缓解压力。
我曾经给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做过沙盘治疗,他在学校的主要表现是打架,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他。他摆的第一个沙盘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用光所有的士兵、坦克车、机关枪等,在沙盘上呈现两个队伍互相对攻的场面。每周1次,差不多有8个星期的主题都是各种形式的战斗、两军对垒。经过一段时间沙盘治疗后,看到他的沙盘开始不再摆战斗的画面了,有学校、有家,也有他喜欢的风景区,也出现了同学和朋友。他开始不用打架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白天心情特别不好,他会回到家里打枕头,觉得枕头比较软,不会打疼自己,也不会伤害到同学。我会给一些同学建议,如果你不愿意来做心理咨询,也不愿意通过别人的帮助来缓解自己的压力,那么可以在白纸上涂鸦,通过你的随意的勾画来释放潜意识和意识的冲突。最近很流行的《秘密花园》,使大家都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涂色花园,这也是不错的减压方法。
3.伊丽莎白·库柏勒和丧失
伊丽莎白·库柏勒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主要工作是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对死亡压力应对进行研究。研究针对死亡和濒死过程带来的大量情感上的影响,如内疚、羞愧、害怕、愤怒等。她提出癌症患者或是临终病人经历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否认期,患者在被诊断为癌症初期,往往不承认自己患癌症,怀疑诊断错了。第二阶段是愤怒期,随着诊断的进一步明确及病情的进展,患者会产生愤怒,这源自于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绝望。他们会怨恨医生治疗无效,怨恨亲友照顾不周,也会怨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也可能因造成家庭负担等怨恨自己。第三阶段是商讨期,患者试图采用积极的态度,期待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经常会说“如果能活下来,再也不生闷气了”“如果可以治好,我一定注意休息”等。第四阶段是抑郁期,患者意识到癌症引起的相关丧失(包括手术造成的身体器官丧失、行动自由的丧失、工作能力的丧失,甚至是生命的丧失),从而引发抑郁情绪,甚至感到绝望,带来心理上的无所适从以及孤独感。第五阶段是接受期,患者经历了前几个阶段,最终接受已经不能改变的现实。接受并不是放弃或是屈服,而是在接受现实的前提下继续生活,继续前行。
癌症患者经历的五个阶段,也是人们面对丧失东西所经历的阶段,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阶段不同而已。以我自己丢东西的经历来看,有一次在大巴车上睡着了,醒来发现放在行李架上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第一反应是不觉得丢了,在车上到处找,当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找不到的时候,会对小偷比较愤怒,内心的想法就是“该死的小偷,不但偷走了我的电脑,还让我丢失了很多的资料”。之后就是期待,如果我找到了,那么下次一定不会放在行李架上。还幻想可以怎样发个通知让小偷看到,让他把电脑里的资料还给自己。如同有人丢了钱包,小偷只是把钱拿走了,把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丢在一个地方。随着幻想的破灭,只好自认倒霉,电脑的确丢了,自己精心收集的很多资料也没有了,当时的心情是极度沮丧的。但最终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尽可能地再次收集原有的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要经历无数次丧失,可能是一个钱包、可能是一个朋友、可能是一个机会……在经历了无数次丧失之后,我们才有勇气去接受人生最大的丧失(失去生命)。
压力应对策略:“无条件接受”,可以使自己从怨恨和抑郁中解放出来。从否认期到无条件接受,经历的时间越短,可以越快地让自己恢复到内心的平和状态。
4.弗兰克尔与悲惨的乐观
弗兰克尔的代表作《寻找生命的意义》,描述了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遭遇,并提出一个观点:“找到并坚持自己生存意义的人,能够在任何条件下生存。”弗兰克尔提出生命中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如生病、亲人离世、失败等,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生命有意义,那么感受痛苦就有意义”。弗兰克尔主张将生命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转化成为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即“悲惨的乐观”。弗兰克尔发展的心理分析方法使他成为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观点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未来你将要去做什么?”通过建立目标来明确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压力产生于无意义感,很多时候我们不确定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或者找不到有意义的事情。回忆过去总有一个感慨,那个时候很辛苦,但是不觉得累,因为感觉有希望、有目标,一直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有一次学生和我描述她的苦恼,非常有画面感:“下课了,不知道去哪里,于是我回到寝室打开电脑。但是开了电脑,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算了还是关上吧。关机以后,还是没事干,只好开机看看视频,也不觉得很有意思。”这样的无聊状态算是生命无意义感的真实写照吧。
压力应对策略: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追求生命的意义感。
5.韦恩·戴尔和《误区》
韦恩·戴尔在他的代表作《误区》中写道:“我们在过去和未来想要占有的东西压制了我们对此时此刻的欣赏。”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经常会对过去后悔,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会对未来担忧。我所工作的学校并不是一流的大学,每年入学的新生中都不乏高考失利者。经常听到学生的声音是“如果我不是太紧张,那么我一定考得上第一志愿的”,“如果我再多对一个选择题,我就上一本了”。一个经常和我交流的大三的学生,他的口头语就是:“老师,就差两分,两分是什么概念,如果再对一个选择题,我就不会来这里了,我的人生一定不一样了。”两年过去了,他仍然会对自己的高考失利耿耿于怀,以至于在大学里也表现平平。而对未来的担忧,我经常听到的声音是:“老师,现在毕业就是失业,一想到这一点我就看不进去书。”由此可以看到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占据了我们大量的精力,也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能量,反而忽略了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现代减压的方式之一是旅游,到各地都不免要拍照留念,似乎只有照片才能证明自己去过了这里。后来,电脑、相机和移动硬盘都丢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拍照片。发现没有了拍照的需求和忙碌,反而能静静地欣赏景色了。
压力应对策略:意识到后悔和担忧的无效性,并转移注意力到当下可以做的事上。
6.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去除成长的障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概念,并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发挥潜力和能力的最高境界。他观察了数百位事业成功、生活健康、内心充实的人(即实现自我实现的人),发现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压力,只是他们都能有效地去释放压力。他们身上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如对现实的高度感知(能够对自己及他人有客观的认识);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断去完善不足;一直持有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态度,具有责任感;能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独处时并不觉得孤独,并把它看成是一种思考的机会;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惧怕失败等。很少有人能同时具备所有这些优秀品质,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失,但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质,需要做的就是去除阻碍这些优秀品质的屏障,将潜质发挥出来。
在学习“焦点短程咨询技术”时,通过模拟咨询,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专家,只要去除屏障,我们都可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当我讲了自己的一个困扰,我的模拟咨询师就会问我“那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怎么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呢?这个目标可以达成吗?”只有10分钟的练习,但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心理咨询大师艾瑞克森讲过一个策略治疗案例:有一个女性一直减肥失败,最终她找到了艾瑞克森帮忙。在约定见面咨询之前,艾瑞克森已经了解了她的求诊经历,等见了面,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这个肥婆,你还想减肥成功,你做梦!即便是成功了,也会反弹!”这个来访者非常气愤地离开了,几个星期后,艾瑞克森的助手接到了这位女士的电话:“你告诉那个混账咨询师,我已经减肥成功了,而且我永远都不会反弹。”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用到的资源是“愤怒”。愤怒是那个来访者的资源,可以帮助她走出自己的困境。
压力应对策略:每个人通过探索自己的内部资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专家。
如上所述,无论压力的应对策略出自哪位心理学名家,或是何种心理学理论解释,都说明处理压力更有效、更积极的应对方法,应该是基于我们自己内部资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