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春秋》是一本怎样的经典?
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记载的正是这个时代的历史、那么,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史学最发达的国家,而且向来有专门的制度保障,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不仅记录历史相当详细,而且相当看重历史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正因有这个良好而悠久的传统,春秋时代的诸侯大多有自己的史书,晋国叫《乘》,楚国叫《梼杌》,鲁国叫《春秋》,今人所说的《春秋》,正是孔子在鲁国《春秋》的基础上编订而成。
虽然孔子自谦地表示自己“述而不作”,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孔子通过编订历史,表达了他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理想、在这个意义上,《春秋》既是历史记述,又不仅仅是记述历史、那么,孔子想要表达什么呢?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西周有所谓“采风”(采诗)之说,人们对政治有什么意见、建议或不满,可以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每过一段时间,周天子就会派使者把这些诗歌收集上去,以此观察民心民情、后来周朝的制度松弛,采诗制度也随之消亡,后人所能见到的只有《诗经》里面的这些作品了。
从孟子的论述可知,《春秋》紧承《诗经》而来、既然《诗经》是有所感、有所思、有所不满而作,《春秋》无疑继承了这种精神,而孔子编订《春秋》,更是只会强化而不会遗失、对此,孔子创造性地将其凝练成六个字:拨乱世,反诸正(即拨乱反正)、简而言之,虽然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仍然希望通过评述历史而有助于建构现实,从而使这个糟糕的时代重回正轨。
关于这一点,孔子既有自觉的意识,也有明确的阐述:“《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耳。”(《公羊传·昭公十二年》)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早已有之,但这些事件所蕴含的义理,主要是由孔子阐明的、清代章学诚有个著名的观点:“六经皆史。”把“六经”全部视为历史、就《春秋》而言,这只讲对了一半、《春秋》的确是历史,但又超越于历史本身,因为孔子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理想,希望以此使乱世重回正轨,所以古人说,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纬·钩命决》)、正因如此,孔子非常看重这本书,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懂得我的人大概是通过《春秋》,归罪于我的人可能也是通过《春秋》、由是可见,这本书在孔子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和非凡的意义。
在一般人印象中,孔子似乎是个极其保守的人,因为他主张克己复礼,回归西周早期,貌似不能与时俱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复古是很常见的观念,问题在于,复古真的行得通吗?现在还能回到过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是孔子为什么仍然坚持认为,这个时代很糟糕,我们应该走回头路呢?这就得看一看孔子所处的时代,与过去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孔子所向往的西周初期,在分封制、礼乐文化和井田制之下,从诸侯往下的每一级,每个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在自己的本分范围之内,是有相对自由的、例如诸侯对周天子要纳贡、要派军队参战等,除了这些重要的事情以外,在诸侯的领地之内,完全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之所以改为税亩制,是因为这样才便于掌控更多的人口和资源,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是一个滚雪球式的循环,诸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集权、孔子觉得今不如昔,是因为他看到了历史的走势,正在一步一步走向集权。
简单回顾历史可知,秦朝是集权的极致,春秋则是集权初现端倪的时代、圣人见微知著,孔子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趋势,而这股时代潮流恰恰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因为孔子是希望保持相对自由的、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儒家还是法家,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对待平等和自由的态度、现代社会,两者缺一不可,但在两千多年前,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若是二者只能存其一,你会怎么选择?选择自由的是儒家,选择平等的是法家、不过,法家虽然主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千万别忘了,这个平等需要付出严酷的代价才能得到,那就是必须交出所有的自由、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朝就是这样,个人拥有的资源、行为和思想的自由,通通都要交出去、更直观地说,可以给你平等,但前提是你必须交出自由、反观儒家,孔子主张讲克己复礼,复兴西周初期的礼乐文化,等于承认等级的客观存在,没办法消除,但在等级之内,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自由、照此看来,把孔子纯粹视为保守落后之人,恐怕是太低估他了。
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便不难发现,《春秋》不仅是“史”,更是“经”、什么是“经”?简单来说,经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作为“五经”之一,《春秋》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正因如此,后人对这本书不断加以阐释、据说孔子编订《春秋》,即使是最为优秀的学生也没办法改动一个字、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下笔无比准确,恰到好处、今天看来,《春秋经》这部分实在过于简略,但在此之中蕴含了孔子深刻的褒贬,清晰传达了他的价值理念、不过,由于年代日渐久远,后人慢慢觉得不易理解、怎么办?于是产生了很多“传”、“传”是对“经”的解释。
注解《春秋》最有名的当属《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事实上并非只有这些,只是这三家一直流传到现在而已、《左传》,据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左丘明所作,特点是长于叙事,详尽记述了经文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而且,《左传》还记载了经文没有记录的一些历史事件、《公羊传》和《穀梁传》据说都是子夏所传,子夏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为什么叫《公羊传》呢?因为这是由公羊高家族所传承,汉代公羊寿将其著录为定本、与此类似,《穀梁传》是由穀梁俶(也叫穀梁赤)所传,据说荀子也是传承中的一环。
《春秋》三传之中,《公羊传》最早被国家承认,汉武帝时立了博士、赫赫有名的董仲舒、公孙弘等人都是公羊学的学者、后来汉宣帝喜欢《穀梁传》,也立了博士、相对而言,《左传》的兴起要晚一些,直到西汉末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魏晋以后,《左传》的声势逐渐盖过了《公羊传》和《穀梁传》。
为什么汉代人特别重视《公羊传》?因为《公羊传》重在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换句话说,《公羊传》不像《左传》那样侧重记事,而是注重挖掘孔子的思想,并用更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汉代人眼里,《春秋》是孔子给他们预先修订的宪法,他们的任务是使这些思想重放光芒,指导现实政治,《公羊传》的特点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当然,客观地说,《春秋》三传各有特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详尽地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得失,以及在传承过程中历代大家的长处和不足,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个问题。
对今人而言,应当《春秋》三传并重,因为它们优势互补,正好可以让人比较甄别,择善而从,而不是抱残守缺、当代已没有“经”的概念,但学习经典,学习《春秋》,对于同情而深刻地理解古人,同时反观自身,尤其是反思当下的道德伦理、思想文化,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设,无疑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