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试点帽子”回归角色本位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一个时期以来,各类以试点、示范、基地等头衔为名的“帽子”满天飞,东北各地更是争相抢夺。比如,沈阳市近几年仅获批的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就超过30个,而且这在全国并不算最多。
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复杂程度之巨前所未有,不少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试点的本意,是为了鼓励基层创新实践,在个性中找出共性,通过先行先试验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发现问题并及时完善改革方案,这也是我国以往推进各领域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经验。
由于试点与资源配置挂钩,一旦某地成为试点就往往意味着能得到更多优惠政策、上级的肯定,以及动辄数以亿计的资金支持,政绩展示的机会也会更多。不容忽视的是,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有些地方害怕冒风险自身利益受损,不愿涉险滩、啃硬骨头,就以“试点帽子”为幌子拖延改革。
至于“试点帽子”,除国家级的大“帽子”外,还有省市级的小“帽子”。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在向上要“帽子”时,也会向下发“帽子”。从省里到市县层层下发各类“试点帽子”,以至于“试点乡”“试点村”屡见不鲜。
贪多嚼不烂。当前过多过滥的各类“试点帽子”,让基层部门经常应接不暇、左支右绌,不但难以起到应有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而且造成了大量国家财产、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并为权力寻租留下大量空间,甚至在一些地方已沦为改革“中梗阻”,严重背离了设立的初衷。
我们不否认试点的积极意义。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者,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如果每一个试点均以利害作取舍,必然会错过一些转瞬即逝的改革良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的“顶层设计”,管住“帽子经济”背后的“政府之手”,杜绝“试点帽子”满天飞。
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试点遴选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公开试点设计、设立、管理、总结等程序。同时,对于获准试点的项目,宜有明确的规则、时限、评估机制、淘汰机制。只有建立在透明平等的公共博弈之上,才能让试点“试”得其所、试得其“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