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孝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礼运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

“运”是运行的意思,本篇论礼的源流与运行、运用,因此称为“礼运”。本篇由孔子答言偃问的形式,论述五帝三王的“大同”、“小康”之治,提出礼的起源、发展、演变至完善的过程,探讨圣王制礼的原则,批评周末礼衰、天子诸侯违礼失政,进一步论述礼在治国安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人与天地、阴阳、鬼神、五行的密切关系。

本篇《礼运第九》,选释2小节,即对“大同”与“小康”社会的论述。作者认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而在大道既隐之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因而需要推行礼义,摆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关系,设立制度,这就是“小康”社会。

1.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1],事毕,出游于观之上[2],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3]:“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4],与三代之英[5],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7],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8],皆有所养。男有分[9],女有归[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蜡(zhà)宾:蜡祭的助祭之宾。蜡,祭名。据《仪礼·郊特牲》,蜡祭在每年十二月举行,合祭百神。宾,助祭者。当时孔子在鲁国居官,在助祭者之列。

[2]观(ɡuàn):或称“阙”,或台。

[3]言偃: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4]大道之行:指能够遵行非常广大的道的五帝时代。“五帝”历来有不同说法,《史记·五帝本纪》为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5]英:指才德出众的人,即下文所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6]志:识,指记载。

[7]与(jǔ):通“举”。《大戴礼记·主言》作“选贤举能”。

[8]矜(ɡuān):同“鳏”。

[9]分(fèn):职分,职业。

[10]归:女嫁曰归。ft

【译文】

以前仲尼参与鲁国蜡祭的宾,祭事结束后,他外出游览,登于门楼之上,不禁叹息。仲尼的叹息,大抵是为鲁国而发的。当时言偃在旁,说:“君子为什么叹息?”孔子说:“五帝时期是大道施行的时代,三代时英明的君臣,我都没能赶得上,但古书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为人民公有。选拔有德行的贤人、举荐有道德的能人,讲求诚信、修行和睦,所以人民不只是孝敬自己的双亲,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而是使老年人可以颐养天年,使壮年人可以发挥所能,使幼年人能健康地成长,鳏夫或寡妇、孤儿或无后者、残疾或生病的人,都可以得到照顾与供养。使男子各有职业,使女子出嫁各有归属。财货,厌恶它被任意抛弃在地上,却不必只是自己想占有收藏;力气,厌恶自己有能力却没有用出来,尽力却不必只是为自己。因此,阴谋被堵住了,没有人搞了,盗窃、作乱、贼杀都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大门可以不关闭。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11]。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1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释】

[11]大人:指诸侯。世及:诸侯传位,父子相传为世,兄弟相传为及,即世袭制度。

[12]由:用。选:英才。ft

【译文】

“而今大道已衰微不行,天下成了一家所有。人们各自孝敬自己的双亲,各自慈爱自己的子女,财货人力都只为了自己,诸侯世袭相承成为礼制。修筑城郭沟池以防守,将礼义视为纲纪;以此端正君臣关系,以加深父子关系,以和睦兄弟关系,以调和夫妻关系,以设立制度规章,以划分田土宅里,以尊敬勇士与智者。由于成就功业都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也就产生了,而战争也由此而发生。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用礼义来治国的英才。这六君子,没有不谨慎实行礼制的人。透过礼制以彰显道义,以成就诚信,以明察过失,以仁为模范且讲求谦让,向人民昭示治国的常法。如果有不遵行礼义的,在位者就会因罪而被黜退,百姓会认为这是祸害。这就叫作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