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本篇所谓的“乐”不同于今天的音乐,它包含音乐、舞蹈(或兼诗歌)的表现形式。记文主要阐述乐的形成与功能,并论述礼乐的关系及影响等,因此题为“乐记”,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刘向《别录》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今本《乐记第十九》乃将前十一篇合为一篇,各篇篇目及主旨为:一、乐本:论乐之起源,提出声、音、乐意义不同,并谈及乐的社会功能。二、乐论:论礼、乐之别,以及其各自的社会功能。三、乐礼:论礼乐与社会、天地、自然之关系。四、乐施:论乐与统治者的德行及事功的关系、礼乐的教化功能。五、乐言:论乐对性情的影响,圣王制乐必须深思。六、乐象:论乐对思想情绪的影响及乐教意义,另及礼乐之教化功能。七、乐情:论乐与情的关系、礼与乐之区别及社会功能。八、魏文侯:论古乐与郑卫之音之别、德音与溺音之异。九、宾牟贾:论周乐舞《武》的舞蹈结构、内容及意义。十、乐化:论乐对修养及人伦的教化作用,以及先王制《雅》、《颂》的意义。十一、师乙:论人性情不同,各有所宜之歌,且歌舞乃喜悦的自然流露。
近十年来,由于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性情论》两篇先后面世,《乐记》再度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指出,这两篇出土简文的部分内容,其根本思想与《乐记》一致,如人性乃感于物而生情,乐则足以陶冶性情,发挥教化的社会功能等。
本篇《乐记第十九》,选释28小节,分属《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
1. 凡音之起[1],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2],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3]。
【注释】
[1]音:曲调。《乐记》中,“音”与“声”、“乐”相对,郑玄以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杂调和谓之音,单出谓之声。
[2]方:声按照一定方式、形式排列组合,即曲调。
[3]干戚羽旄:跳舞时所持的四种舞具。干,盾。戚,斧形的器具。羽,雉羽。旄,旄牛尾。武舞执干盾,文舞执羽旄。本篇所谓“乐”,正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译文】
音的缘起,是从人心所产生的。人心的灵动,是外界事物触发的结果。有感于外界事物而心动,所以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变化而成为一定形式,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
2.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4];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5];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6];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注释】
[4]噍(jiāo):急促。杀(shài):衰微。
[5]啴(chǎn):宽舒。
[6]发:扬。
【译文】
乐是从音产生的,它的根源在于人心感应外界的事物。因此当哀伤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急促而悒郁的;当欢乐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宽绰而舒缓的;当喜悦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开朗而自由的;当愤怒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粗暴而严厉的;当虔敬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刚直而廉正的;当爱慕的心有所感应时,发出的声音是和美而温柔的。这六种声音,并非天性,而是受到外界事物感动才发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感动人的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民的心志,用音乐来和同人民的声音,用政治来齐一人民的行止,用刑法来防止人民的奸邪。礼、乐、刑、政,它们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用来统一人民思想而使社会安定、天下大治的。
3.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7]。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8],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9]。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注释】
[7]生人心者也:本篇6节作“生于人心者也”。
[8]文:指文采,“成文”与第1节“成方”意同,合成为一定的形式,即曲调。
[9]乖:反常,不和谐。
【译文】
音是产生于人的内心的。感情在心中激宕,因此表现为声。声组合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称作音。所以治世之音安详而喜乐,表示政治和谐。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表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郁,表示人民困苦。声音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4.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10],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11]。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12],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13],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注释】
[10]宫、商、角、徵(zhǐ)、羽: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称为“五音”或“五声”。这里的宫、商、角、徵、羽,不是指五个单音,而是曲调的调式。
[11]怗懘(zhānchì):敝败不和。
[12]陂(bì):倾。
[13]迭(dié):互。
【译文】
宫是君,商是臣,角是民,徵是事,羽是物。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不混乱,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了。宫调混乱,音调就散漫,象征君主骄纵;商调混乱,音调就倾颓,象征吏治腐败;角调混乱,音调就忧郁,象征人民怨恨;徵调混乱,音调就哀伤,象征役事劳苦;羽调混乱,音调就危殆,象征财用匮乏。五种调式都发生混乱,彼此侵凌干犯,就叫做慢。如此,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5. 郑、卫之音[14],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15],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16],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注释】
[14]郑、卫之音:指春秋时期郑、卫两地的音乐。孔子以为“郑声淫”(《论语·卫灵公》),而且“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又本篇记子夏的批评更为具体,子夏认为郑、卫之音皆属陷溺人心的“溺音”:“郑音好滥淫志”、“卫音趋数烦志”。此外,战国中晚期的出土文献,对郑、卫之音的观感亦同,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性情论》皆作:“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谓郑、卫之间的音乐皆非雅正之声,而是放纵不知节制之音,与传世文献可互相印证。
[15]桑间濮上之音:濮水之上有桑间,属卫地。据《史记·乐书》,卫灵公访问晋国,在濮水之上听到一首乐曲,命乐师师涓记下。到了晋国,师涓为晋平公献奏,曲未终了,晋平公乐师师旷即按住乐器,制止师涓继续演奏。平公不知何故,师旷答说,那乐曲是殷纣王乐师师延为纣王作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师延投濮水自尽,那是亡国之音。《史记·乐书》正义、《韩非子·十过》也有类似记载,可参看。
[16]流:放纵,不受约束。
【译文】
郑、卫两地的音乐,是乱世之音,已接近于慢了。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下犯上欺上、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6.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17],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18]。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19],非致味也。《清庙》之瑟[20],朱弦而疏越[21],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22],尚玄酒而俎腥鱼[23],大羹不和[24],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25]。
【注释】
[17]审:审察,研究。
[18]几:接近。
[19]食(sì)飨(xiǎnɡ)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的礼仪,具体仪式仪节已不得而知。
[20]《清庙》:《诗经·周颂》篇名。周人祭祀先祖文王时演奏的乐章。
[21]朱弦:即“练朱弦”,指弹奏的琴弦是经过练制并染红的。古代以水煮生丝叫做“练”,经过练制的琴弦,声音较低沉稳重,符合宗庙音乐的需求。疏:通。越:瑟底孔。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漆瑟,瑟底板前后两端各有一个椭圆形孔,即“越”。孔疏引熊氏说“瑟两头有孔”,出土实物正相合。该孔有调节琴音的作用,孔小则声急促,孔大则声舒迟。
[22]大飨之礼:合祭先王的祭礼。
[23]玄酒:指水,在祭礼中以水当酒。腥鱼:生鱼。
[24]大羹:不调以盐、菜的肉汁。
[25]平好恶:据孔疏即“均平好恶”,节制、调节好恶之情。
【译文】
音产生于人的内心,乐是可以通达人事伦理的。因此,禽兽只懂得声而不懂得音;庶民大众只懂得音而不懂得乐。唯有君子是能够懂得乐的。因此,从审察声而懂得音,从审察音而懂得乐,从审察乐而懂得政治,这样,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完备了。不懂何谓声的人,就不能与他讨论音;不懂何谓音的人,就不能与他讨论乐。懂得了乐,就接近于懂得礼了。礼、乐都懂,都有心得,称之为有德。德,就是有得于礼乐。所以,乐的规模盛大隆重,不是为穷极地满足对音乐欣赏;举行食飨之礼,不是为穷极地满足对美味的享受。伴奏《清庙》乐章的瑟,拨着红色的弦,疏通琴底的调音孔,一人领唱,三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但余音袅袅。大飨之礼,将实为清水的玄酒放在上位,俎上摆置的是未经烹调的生鱼,肉汁里不用盐、菜调和,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所以,先王制礼作乐,并不是用以穷极口腹耳目等感官的欲望,而是用以教导人民节制欲望、平衡好恶,进而归返人性的正道。
7. 人生而静[26],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27],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28]。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29]。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注释】
[26]静:平静,指人初生时没有外物的影响,还没有情感、欲望的躁动。
[27]知(zhì)知:前“知”同“智”,指心智;后“知”为感知、知晓。
[28]天理:上天之理,犹天性,指天所决定的人的本性,即天赋善性。
[29]人化物:人化于物,即人天赋的善性受外物影响而异化。
【译文】
人生之初是平静的,没有情欲的躁动,这是天赋的本性;感受到外物影响而心动,这是人的本性产生的欲求。外物来到,人性的智便不断地感知它,然后内心就表现出好恶。如果好恶在内心无法制约,智又被外物诱惑,不能回到自身初生时平静的本性,天理就泯灭了。外物对人的影响是无穷尽的,倘若人的内心好恶没有节制,这样,随着外物的到来,人就渐渐被物化了。人被物化,就会泯灭天理而穷尽欲求。于是就有了悖乱叛逆、狡诈虚伪之心,有了骄纵淫逸、为非作乱之事。所以,强者胁迫弱者,多数欺侮少数,聪明人欺骗愚钝者,胆大的凌辱胆小的,有病的人无法治病疗养,老人、幼童、丧父的孤儿、丧子的独身老人,都找不到安置之所,这是导致国家社会大乱之道。
8.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30],所以节丧纪也[31];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32],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33],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注释】
[30]衰(cuī)麻:指丧服,用粗麻布制成。丧礼规定,死者亲属按照亲疏远近关系要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不同的丧服,服丧时间各不相同,并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哭泣:指丧礼中各种有关哭泣的规定。
[31]丧纪:丧事。
[32]昏姻:即“婚姻”。昏,同“婚”。冠笄(jī):指男女的成年礼。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加冠),行冠礼,取字,许婚;女子十五而笄(加笄),行笄礼,许嫁。笄,簪子。
[33]射:大射礼。乡:乡饮酒礼,举行射礼时饮酒为礼。
【译文】
所以,先代君王制礼作乐,使人以此节制自己。如制定丧服与哭泣的礼仪,这是用来节制丧事的;制定钟鼓干戚乐舞礼制,这是用来调和安乐的;制定婚礼、冠礼、笄礼,这是用来区别男女的;制定射礼、乡饮酒礼、食礼、飨礼,这是用来规范交际的。礼可以节制民心,乐可以和合民声,政可以推行国政,刑可以防止奸邪。礼、乐、刑、政,通达于四方而不悖乱,这样王道之治就完备了。
9.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34],礼胜则离[35]。合情饰貌者[36],礼乐之事也。礼义立[37],则贵贱等矣;乐文同[38],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注释】
[34]乐胜则流:乐的功能是使人和合亲近,若用乐过度,则容易发生轻慢不敬。胜,过度。流,放任失敬,不讲尊卑。
[35]礼胜则离:礼的功能在使人分别远近亲疏,若用礼过度则使人疏离不和。
[36]合情:调和内在的感情,这是乐的功能。饰貌:修饰外在的行为仪态,这是礼的功能。
[37]义:仪。
[38]乐文:指乐曲。
【译文】
乐是为了和合情感,礼是为了区别差异。情感和合就能彼此亲近,区别差异就能互相尊敬。乐如果过度就会轻慢不敬,礼如果过度就会疏离失和。调和感情、修饰行为仪态,这是礼和乐的功能。礼仪确立,贵贱等级就分明了;乐曲和谐,上下关系就和睦了。喜好与厌恶明确,贤人与不肖,好人与坏人就分清了。用刑罚来禁止暴虐,用爵位来选拔贤能,政治就平和清明。以仁来爱护人民,以义来管教人民。这样,就能把人民治理好了。
10. 乐由中出[39],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40]。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41],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注释】
[39]中:内心。出:产生。
[40]文:文饰,文采,指仪式、仪节。
[41]五刑:参《王制》32节注⑤。
【译文】
乐是从内心产生的,礼是从外表反映的。乐从内心产生,所以就平静;礼从外表反映,所以就显现文采。大乐一定是平易的,大礼一定是简单的。乐教施行了,就没有怨恨;礼教施行了,就不会相争。靠着谦让就能治理天下的,说的就是礼乐了。不会有暴民暴乱,诸侯臣服于天子,武器军备不动用,五刑不施行,百姓没有忧患,天子不必恼怒,这样,乐教的目的就达到了。使四海之内父子亲情融合,长幼秩序分明,人人尊敬天子,这样,礼的教化就推行了。
11.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42],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43],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44],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45],名与功偕[46]。
【注释】
[42]不失:指不失其本性。
[43]幽:幽冥世界,与人间相对。
[44]礼乐之情同:指礼乐虽然殊事异文,但是其合敬同爱的内在精神却是一致的。情,犹精神。
[45]事与时并:行事须因应时宜,视时而起事。事,指礼。
[46]名与功偕:乐名都与功业匹配。据说,圣王制乐,都依得天下之功而名乐曲,如尧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等皆是。名,指乐。
【译文】
大乐与天地一样协和万物,大礼与天地一样节制万物。因为能协和,所以万物不失本性;因为有节奏,所以用以祭祀天地。人世间有礼乐教育教化,幽冥中有鬼神佑护扶持,这样,四海之内就能使人民互相尊敬、互相亲爱。礼,以不同的仪节使人彼此敬重;乐,以不同形式的乐曲使人亲近相爱。礼与乐的精神作用是相同的,所以圣明的君王都重视礼乐,世代沿袭,因此,圣王所定礼仪与所处时代相符,所制乐名与所建功业相称。
12. 故钟鼓管磬[47],羽钥干戚[48],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49],乐之文也。簠簋俎豆[50],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51],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注释】
[47]管:吹管乐器的通称。“钟鼓管磬”与下列“羽钥干戚”都是“乐之器”,前者为演奏之乐器,后者为跳舞之舞具。
[48]钥:编管乐器,也可作为舞具。《诗经·邶风·简兮》:“左手执钥,右手秉翟。”文舞执羽钥,武舞执干戚。
[49]缀:舞队的位置。兆:舞队的活动界域。舒疾:指舞蹈节奏舒缓与急促。
[50]簠(fǔ)簋(ɡuǐ):都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簠为长方形,簋则多为圆形。俎(zǔ):用以盛放牲体的食器。豆:盛放肉的食器。
[51]周:环绕。还(xuán):转体。裼(xī)袭:古代的礼服制度,裼指袒开外衣而露出部分里衣,不裼则称为袭;礼盛时以袭为敬,礼不盛时则以裼为敬。
【译文】
所以,钟鼓管磬,羽钥干戚,都是乐的表现器具;屈身、伸展、下俯、上仰,舞队定位、舞蹈范围、动作节奏舒缓急促,都是乐的表现形式。簠簋俎豆,衣食住行的仪节制度、图案文饰,都是礼的表现器具;升阶降阶、上堂下堂,环绕转身、袒露外衣掩住外衣,都是礼的表现形式。所以懂得礼乐精神和作用的人能够制作礼乐,懂得礼乐表现形式的人能够传授礼乐。能制作礼乐的人称为圣,能传授礼乐的人称为明。所谓明圣,就是传授礼乐、制作礼乐的意思。
13.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译文】
乐,象征天地的和谐。礼,象征天地的秩序。有和谐所以万物化生,有秩序所以万物有别。乐是按照天的道理而创作的,礼是按照地的道理而制作的。乐若过度就会造成秩序紊乱,礼若过度就会产生暴戾暴虐。明了天地运行的道理,然后才能制礼作乐。
14. 论伦无患[52],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53]。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注释】
[52]论伦无患:裴骃《史记集解》引王肃说:“言能合道,论中伦理,而无患也。”伦,伦理道德。
[53]官:功能。
【译文】
合乎伦理道德,对社会没有危害,是乐的精神;欣喜欢爱,是乐的功能。中正平和而无邪恶,是礼的本质;待人接物庄敬恭顺,是礼的作用。至于将礼乐借由金石乐器表现出来,透过声音传播出来,用于宗庙社稷的祭祀,用于山川鬼神的祭奠,这些则是天子与百姓相同的。
15.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54]。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55]。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56],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
【注释】
[54]辩:通“遍”。
[55]孰:同“熟”。亨:同“烹”。
[56]敦:厚,盛大。
【译文】
君王大功告成后就制作乐,政治安定后就制定礼。王道功业伟大的,所制作的乐就完备;治国政绩宏大的,所制定的礼就周全。拿着干戚跳跳舞不算完备的乐,烹熟食物祭祭神不是通达的礼。五帝时代不同,因此不互相沿袭乐制;三王时代不同,因此不互相沿袭礼制。乐,超过极限就会生发忧虑;礼,制作粗疏就会出现偏差。如果是能使乐盛大而又无忧虑,能使礼完备而无偏差,那只有大圣人才能做到吧!
16.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57],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58];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59]。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60]。
【注释】
[57]合同而化:合同阴阳,化育万物。
[58]率:遵循,遵从。
[59]居:遵循,遵从。
[60]天地官矣:天地的职能得以发挥。官,职能。
【译文】
天在上地在下,万事万物品类各异,为区别上下尊卑,因而制定了礼。天地之气流动不止,合和阴阳,化育万物,为表现调理燮和,因而兴起了乐。春天萌生夏天成长,体现了天地的仁;秋天收获冬天储藏,体现了天地的义。仁与乐相近,义与礼相近。乐能敦睦亲和,就是要遵循神的旨意而顺从天之道;礼能区别异同,就是要遵从鬼的旨意而顺从地之道。所以圣人制礼作乐,以配天地运行之道。礼乐制度明白完备,天地的职能就能够发挥了。
17-18.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61],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62]。方以类聚[63],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64],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65],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注释】
[61]卑高:据郑注,卑指泽,高指山,尊卑之位像山泽。这是借自然地势高低,喻人之贵贱。
[62]小大:泛指万物。
[63]方:郑注说“方,谓行虫也”,即走兽飞禽之类,亦泛指万物。
[64]齐(jī):通“跻”,上升。
[65]煖:同“暖”。这里是照耀的意思。
【译文】
天高而尊,地下而卑,君臣尊卑取法天地而定。山高泽低自然形成,身份贵贱取法自然而定。天地阴阳的动静有一定规律,大小万物的差异就显现了。飞禽走兽,各以类聚;草木竹树,各以群分,万物天赋的禀性、生命是各不相同的。天空中日月星辰形成各种天象,大地上鸟兽草木生成各种形态,这样,礼就是用以显示天地万物的差异和区别的。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交接摩擦,天地互相激荡,雷霆震响鼓动,风雨飞动振奋,四时运转更迭,日月光明照耀,而万物便就产生。这样,乐就是用以显示天地万物的协调与燮和的。
19.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66],夔始制乐以赏诸侯[67]。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68],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69];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70],知其行也。
【注释】
[66]《南风》:古诗歌名。此诗亦见《孔子家语·辨乐解》、《尸子》。“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67]夔(kuí):舜时乐官。
[68]孰:同“熟”。
[69]舞行缀远: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规模小,人数少,舞蹈场地上为确定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远。缀,为了舞队的整齐,舞蹈场地在舞者的位置上所设标志的间隔。标志间隔远,表示舞队人数少,规模小;与后文“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正相反。
[70]谥(shì):谥号。人死后依其德行功过所定的称号。
【译文】
从前,舜制作五弦琴以歌唱《南风》,乐官夔才开始制乐,用来赏赐给诸侯。所以天子制乐,是为了赏赐给有德的诸侯的。德行高尚而教化尊崇,五谷按时成熟丰收,那么就把乐赏赐给诸侯。所以,诸侯治理人民而使人民劳苦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规模小,人数少,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远;诸侯治理人民而使人民安逸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规模大,人数多,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近。所以观看诸侯所展示的舞蹈,就可以知道他的德行;听到诸侯死后的谥号,就知道他的行为。
20.《大章》[71],章之也。《咸池》[72],备矣。《韶》[73],继也。《夏》[74],大也。殷周之乐[75],尽矣[76]。
【注释】
[71]《大章》:尧时乐名。章,彰明。
[72]《咸池》:黄帝时乐名。据郑注,“咸”有皆、遍之意,“池”通“施”,此乐名是指黄帝之德无所不施。
[73]《韶》:舜时乐名。据郑注:“韶,绍也。”舜绍承尧,所以乐名“韶”。
[74]《夏》:禹时乐名。夏,大也,禹能光大尧舜之德,所以乐名“夏”。
[75]殷周之乐:殷乐指《大濩》,周乐指《大武》。
[76]尽:指尽人事,是说殷周之乐表现文治武功达到了极致。
【译文】
《大章》,彰显尧的德治。《咸池》,表现黄帝之德遍施天下。《韶》,体现舜能继承尧志。《夏》,反映禹能光大尧舜之德。殷、周的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文治武功的盛况。
21. 夫豢豕为酒[77],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78]。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79],宾主百拜[80],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81]。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82],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83],故先王著其教焉。
【注释】
[77]豢(huàn):养。
[78]流:放纵无度。
[79]一献之礼:士的饮酒之礼,包含献、酢、酬三个基本仪节,献指主人向客人进酒,酢指客人以酒回敬主人,酬指主人再斟酒劝敬客人。
[80]百拜:泛指宾主彼此跪拜多次。行饮酒礼时,除了基本的献酢酬之外,还包含许多仪节,宾主在各种仪节进行时,必须互行拜礼,所以称“宾主百拜”。参看《仪礼·乡饮酒礼》。
[81]缀:通“辍”,止也。
[82]分:分寸,程度。
[83]移风易俗:王引之说,“移风易俗”一句应从《汉书·礼乐志》作“故其移风易俗易”,其说可从。
【译文】
养猪酿酒本为宴飨祭祀,不是为了制造祸患,而诉讼官司日益频繁,就是因为饮酒放纵无度而造成的祸患。因此,先王制定饮酒礼。饮酒行一献之礼,宾主之间须进行种种拜礼,所以喝上一整天也不会醉倒,这是先王用来预防喝酒酿祸的方法。所以,酒食是用来聚会同欢的,乐是用来表现德行的,礼是用来防止淫逸的。因此,先王遇死丧大事,一定用相应的礼来表示哀伤之情;遇吉庆大事,一定用相应的礼来表示喜乐之心。哀伤与喜乐的程度,最终都是合乎礼的规范。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它可以感人至深,它容易移风易俗,改变民情民俗,所以先王特别强调乐教。
22.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84]。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85],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86],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87],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88],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89],而民淫乱。
【注释】
[84]心术:心志,思想感情。
[85]志微:细微。噍杀:参本篇2节注①。
[86]啴(chǎn)谐:宽舒和谐。慢易:平缓。繁文:曲调曲折多变。简节:节奏徐缓。
[87]奋末:奋发,奋动。广贲:昂扬。贲,通“愤”。
[88]肉好:圆润。
[89]狄成:指音乐疾速。涤滥:指音乐如水之泛滥,往而不返。
【译文】
人生来就有血气、有感知外物的天性,而哀乐喜怒的情思却不是恒常不变的,都是对外物有所感应而产生激动,然后才有哀乐喜怒之情的表现。所以,细微、急促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感到忧郁。宽舒、平和、调子曲折而徐缓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感到康乐。激烈、威猛、奋发、昂扬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变得刚毅。廉正、厚重、端庄、诚恳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肃然起敬。宽和、圆润、流畅、和顺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变得慈爱。邪僻、怪诞、疾速无度、放纵散漫的音乐产生,人们就会变得淫乱。
23.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90],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91],道五常之行[92],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93]。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94],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95],比终始之序[96],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97],故曰:“乐观其深矣。”
【注释】
[90]稽:考核。度数:音律的度数。
[91]生气:天地所生的阴阳之气。
[92]道(dǎo):引导。五常:金、木、水、火、土五行。
[93]慑(shè):畏惧。
[94]四畅:阴、阳、刚、柔四气畅通。
[95]律:规范。小大:指音律高低。称:使之适合,使之合宜。
[96]比: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
[97]形见(xiàn):表现。
【译文】
因此,先王制乐根据人天生的情思心性,审核音律的度数,制定礼仪制度,融合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和谐,遵循五行相生相代的运行规律,使得阳气不流散,阴气不密闭,刚气不暴怒,柔气不畏惧。阴、阳、刚、柔四种气质在内部交合通畅,在外部抒发表现;四种气质各得其所而不互相干扰侵夺。然后,订立学习的进度等级,逐步增加学习乐节奏,审察乐章文采,用以考量德行之深厚。规范音律高低合度,排列音乐前后顺次,用以象征人事等级伦理的关系,使得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区别,都经由乐表现出来。所以说:“通过乐可以深刻地观察社会!”
24.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98]。倡和有应[99],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100],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101],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102]。
【注释】
[98]和乐(yuè):和谐的音乐,与上文“淫乐”相对。
[99]倡:唱。和(hè):应答。
[100]反情:返回人的天性,恢复天赋的善性。
[101]聪明:指耳与眼。
[102]义:宜。
【译文】
凡是奸邪的声音感染人,人们内心就产生邪逆之气来应和;内心的邪逆之气显现出来的时候,放荡淫乱的音乐就产生了。中正的声音感染人,人们内心就产生和顺之气来应和;内心的和顺之气显现出来的时候,和谐中正的音乐就产生了。唱与和彼此响应对答,回曲正直各自回归本分,而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也一样是同类互相感动应答。因此君子回归天性以和谐心志,比照善类用以成就自身的德行。奸邪之声、迷乱之色不在耳朵、眼睛驻留;淫乱之乐、邪恶之礼不与心志相接,怠惰轻慢邪戾之气不让身体沾染,让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心智以及身体的各种部分都能循着和顺中正之气而得到正常的发展。
25.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103]。五色成文而不乱[104],八风从律而不奸[105],百度得数而有常[106],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107],可以观德矣。
【注释】
[103]还(xuán):旋。
[104]五色:青、赤、白、黑、黄,古人以五色、五音与五行相配,所以这里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与金、木、水、火、土五色。
[105]八风: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方之风。这里指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
[106]百度得数而有常:指音乐节奏像昼夜计时百刻那样有一定之规。百度,即百刻,古代计时分一昼夜为一百刻。
[107]乡(xiànɡ):通“向”。方:道。
【译文】
然后,用声音表达出来,用琴瑟来演奏,用干戚来舞蹈,用羽旄来装饰,用箫管来伴奏。发扬最高之德的光辉,感应四时之气的和谐,彰显天地万物的道理。所以,音乐像天一样清明,像地一样广大,乐章终始有常像四季,乐舞周旋往来像风雨。五音构成音乐,像五色一样不紊乱;八种乐器和谐成律,像八风一样不侵夺;音乐的节奏变化,像昼夜百刻一样有规律。音律的高低相辅相成,乐曲首末承转呼应。唱和、清浊,相互交错,彼此糅和。所以,音乐推行了,人事伦理清明,人会变得耳聪目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安宁。所以说:“音乐,就是快乐。”君子乐在得到仁义之道,小人乐在满足欲望。用仁义之道来节制欲望,就能快乐而不迷乱;由于欲望而忘却仁义之道,就会迷乱而不快乐。所以,君子回归天赋的本性以和谐心志,推广正乐以成就教化。音乐推行了,人民就向着正道前行,这样正可以观察君子德行的高尚了。
26.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108],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注释】
[108]文:文采。
【译文】
道德,是天性的根端;乐,是道德的花朵。金、石、丝、竹,是演奏乐的器具。诗篇可以表达乐的精神,歌咏可以传达乐的声音,舞蹈可以展现乐的仪容。心志、心声、仪容三者都是发自内心,然后以乐器配合演奏。所以乐的情意深刻而形象显明,气势旺盛而千变万化。和谐顺正的精神蓄积于心中,然后音乐的精彩才能展露出来,唯有乐是不可以作伪的。
27.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109],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110],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111],复乱以饬归[112]。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注释】
[109]文采:据郑注,“文采,乐之威仪也”,指音乐的规模构架。
[110]先鼓以警戒:此句至“极幽而不隐”是以周乐《大武》为例。
[111]再:第二段舞蹈。始:起始。据旧注,这是表现武王两次出征伐纣。
[112]乱:乐舞之终。饬归:整饬舞队,表现武王凯旋。
【译文】
乐,是内心感动的反映。声,是乐的表现手法。文采节奏,是声的加工修饰。君子天赋的本性受到感动,便以乐来展现,然后加工修饰文采节奏。所以,演出《大武》时要先击鼓以表示警戒,舞蹈开始时先举足跺脚三回,以表示舞队行进的方向;第二段舞蹈开始时,也一样要先举足跺脚三回,以表示舞队前往的方向,表现武王伐纣两次进兵;到舞蹈终结时,再整饬舞队表现武王凯旋。舞蹈动作迅疾而不紊乱,音乐意味深长而不隐晦。《大武》乐舞表现了武王实现灭商之志的欣喜,又不违背仁义之道;它充分地称扬仁义之道,不纵容个人的私欲。所以,《大武》乐舞表达了情感而又确立了义理;乐舞终了,而它所倡导的德行受到尊重。君子因此更加乐于行善,小人因此发现自己的过错。所以说:“教育民众的方法,乐是最重要的了。”
28. 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译文】
乐,是施予;礼,是报答。乐,是生自内心的欢乐,而礼是追念起始的先祖。乐是彰显德行,礼则是报答恩情,追念本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