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成书时间有何争论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书籍。《易经》的诞生地是现在的古都安阳。而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学术界目前有以下四种说法:
说法一认为《易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大学者郭沫若对此进行佐证——中国思想史上天地对立观念出现很晚,周代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在古书中也是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说法二认为《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年。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羊于易”“高宗讨鬼方”和“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因此,《易经》成书不可能晚于周成王时代。
说法三认为《易经》成书于殷周之际。学者金静芳认为,“卦出于筮”,卦象所代表的含义是通过古代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而成的,之后写成《易经》。还有学者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社会矛盾中考察《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易经》成书于殷周之际。
说法四认为《易经》成书于三古。这个说法又带上了几分传统的神话色彩——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由此而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囚禁在羑里,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后来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又作了《易传》,这是一部具体解说《易经》的论文集。
于是,也就有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就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即“三圣”)。而这第四种说法则是易学界中比较认可和统一的观点。因这种历经“三古”的时代特色,这种主流观点则说明《易经》在当时并非是一本书流传继承。这也正好符合了《周礼》中所说的:“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此处,我们可以得知,历史上的《易经》其实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即“三易”。但是,《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其实就是《周易》一种。关于这“三易”的流传时间其实也有争议。
《连山易》据说源自神农时代,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易》据说源自黄帝时代,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的《周易》,主流观点是周文王被囚禁羑里所作的,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而另一种说法则是东汉的大儒郑玄提出的,他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商代的易学是《归藏》,周代的易学就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