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出现了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本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等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大量外向型加工制造业陷入发展困境。2008年以来,受西部地区低生产成本的驱使,东部地区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能源化工等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而西部地区则通过承接产业,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下面主要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2011年产业发展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三次产业发展
总体来说,西部产业发展有“一大二小”(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小)、“重重轻轻”(重工业比重太重,轻工业比重太轻)、“上多下少”(生产上游产品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偏多,生产下游产品的加工工业偏少)以及战略性产业布局和发展不平衡等特征。下面分别从西部大开发提出时期和东部产业西进时期进行具体分析。
1.西部大开发初期
鉴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等客观事实,中央政府从2000年开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当时,三大产业构成比例西部地区同全国相比,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构成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制造业所占比重低(如2001年仅为10.08%,远低于东部73.46%);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所占比重大,金融保险及科研技术事业等高新技术行业所占比重小。即西部大开发初期西部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1)从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高,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方式粗放。(2)从外部环境看,当时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西部产业发展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竞争压力。
2.东部产业西进时期
2008年以来,东部产业西进呈现以下特征:(1)承接规模高速增长。由表3-1可知,西部各省(区、市)承接省外资金迅速增长,除云南省增速较慢外,其他各省(区、市)在2005年至2010年增速均达到7倍以上,特别是重庆市承接增速高达12.8倍。(2)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东部在西部地区的投资领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三产业开始成为产业西进的主要领域。(3)承接产业集聚式转移。孙久文等(2012)选取区位基尼系数和空间分散度指数对西部典型省份接受境内外资金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西部承接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4)资金来源相对集中。由表3-2可知,西部接收资金主要来源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
表3-1 西部典型省份境内省外到位资金发展状况(亿元)
资料来源:孙久文、胡安俊、陈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表3-2 2010年典型省份省外资金来源地
资料来源:孙久文、胡安俊、陈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产业西进迅速推进,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已涉及工业、农业、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房地产、水电、矿产、机械等所有行业领域,其中矿产、机械、纺织、旅游等则是产业西进的重点行业。产业西进的新特征是:(1)大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速西进,即西部承接的产业大部分仍属于资金投入低、潜在市场大、进出壁垒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2)高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开始向西部转移,如西安高新区主要承接国际国内智力密集型的研发、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转移。(3)部分高耗能污染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转移污染产业到西部地区,虽然短期内有经济带动效应,但会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二)2011年产业发展
虽然2011年西部地区大部分劳动力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但第二产业比重大,西部大部分省(区、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1.第一产业
西部地区农业省(区)有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甘肃、西藏和新疆等。2011年,在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的情况下,西部各农业省(区)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例如,云南油料、咖啡、核桃等产量分别增长了77.5%、31.6%、24.9%,广西玉米、大豆等产量增速达17.26%、22.06%,新疆主要农产品产量比2010年增长了6.9%,四川茶叶产量增长了10%,甘肃药材、水果增长了17.64%和10.48%。与此同时,西部各农业省(区)还将新兴科研成果引入实际农业生产中,从而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2.第二产业
2011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煤炭开采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较快。由表3-3可知,2011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除新疆外,西部各省(区、市)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13.9%),其中重庆(22.7%)和四川(22.9%)居全国前两位(四川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26.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9489亿元,同比增长29.2%,增速低于东北地区1.8个百分点,但分别高于中部、东部地区1个和9个百分点,而西南各省(区、市)全年增速均在18%以上,整体快于西北省份。
表3-3 2011年西部部分省区工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3.第三产业
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1)旅游业迅速崛起。如西藏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7%。(2)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年增长速度呈正增长态势。如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长最快的10个省(区、市)中,有5个位于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很快,如目前西安、重庆等地信息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凭借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形成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陕西、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等煤炭生产、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基地;新疆、川渝、陕甘宁、青海、内蒙古石油天然气开发及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能源生产及能源化工基地;广西、贵州铝,云南铅、锌,四川钒、钛,甘肃铜、镍等有色金属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内蒙古稀土工业开发、研究和生产基地;青海柴达木、新疆罗布泊钾肥和云南、贵州磷复肥生产基地;西安、成都、重庆等高技术产业基地;有关地区棉、麻等植物纤维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西部地区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如下。
1.能源及化学工业
西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目前水电开发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二是煤炭及火电基地建设。如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既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火电投资开发的重点区域。三是石油天然气基地建设。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四川,其中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四是西气东输及西电东送两大工程建设。截至2010年9月,两条线路累计向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660亿平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亿吨。
2.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
四川的钒钛,甘肃、云南的铅锌,内蒙古的稀土,贵州的磷肥,青海的钾肥等原材料开采加工业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是西部地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特色产业。
3.特色农牧加工业
目前,特色农牧加工业已成为宁夏、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农业省(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塞上江南”宁夏以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乳制品、优质粮食、脱水蔬菜、淡水鱼、葡萄、苹果汁等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现枸杞产销量占全国60%以上,而清真牛羊肉、乳制品和绒毛制品也享誉国内外。贵州辣椒、茶叶、油料作物、中草药等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辣椒产业优势十分突出,因此被誉为“辣椒之乡”。“瓜果之乡”新疆是我国棉花、油料、瓜果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林果业尤为发达。“畜牧业王国”内蒙古农牧产品加工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乳、肉、绒毛、粮油、马铃薯、饲料饲草六大主导产业。
4.装备制造业
陕西、四川等地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如“十一五”期间,陕西确定了装备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其中航空产业具有极大的优势。目前陕西已形成军用轰炸机整机制造,军用战机制造,大型运输机制造,发动机、起落架等零部件制造和教育、科研、设计、强度试验、试飞的完整产业链。而四川作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发展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大型发电成套设备、大型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等。目前,四川装备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特别是德阳的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粗具规模。
5.高新技术产业
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高,占GDP的比重仅为4.5%,但纵向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发展。首先是造就了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建成了一批科研与技术开发基地,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国防科技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其次是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西安、重庆、成都、兰州、昆明、南宁、桂林、贵阳、绵阳、宝鸡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了一定的规模,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已在国内领先;最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逐步确立,技术进步的动力有所增强。
6.旅游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将旅游业视为特色优势产业,陕西、云南、重庆、甘肃、新疆等地则把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西部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普遍高于同期西部12个省(区、市)GDP增长率,部分省(区、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10%。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明显改善,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展开,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