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小说的章回体
中国现代小说发端于晚清,晚清小说史上出现了一个为历来称谓“小说”时所没有的词汇——“新小说”。这一概念的来源和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杂志密切相关。“新小说”显然意味着和“旧小说”相告别,然而“新小说”与“旧小说”到底有哪些区别?“新小说”“新”在何处?
要回答这一问题,应该首先明晰哪些小说属于“新小说”。对“新小说”范围的框定,目前学界观点并不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的界定。书中道:“戊戌变法在把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正式推上政治舞台的同时,也把他们为配合‘改良群治’而呼唤的‘新小说’推上文学舞台。1897年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1898年的《译印政治小说序》,标志着中国作家开始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并创作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67]陈平原把“活动于1898至1916年的小说家通称为‘新小说家’”[68],即他的“新小说”囊括了19世纪末至新文学运动之前的小说作品。有研究者也把清末民初视为“新小说”的兴起时间,但未如陈平原那样给出确定的起止年份。其定义“新小说”道:“所谓‘新小说’是指清末民初以来,具体地说是从1902年《新小说》杂志创刊开始,大量在报章杂志上刊载的密切关注现实和表达民间声音的,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现代意识形态性质的小说。”[69]也有研究者不同意把民初纳入“新小说”的范畴,因为民初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与晚清小说存在着明显的诸多差别,而1902年至1911年晚清“小说界革命”期间的作品正能表现出“新小说”的“新品质”。[70]尽管对“新小说”的涵盖范围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新小说”与《新小说》之间的密切关系却是毫无疑问的。《新小说》上刊发的小说属于“新小说”,并且是“新小说”的典型代表,能够体现出“新小说”的“新”特征。
“新小说”的“新”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研究者有不同概括,但大体都认为“新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与旧小说或者传统小说存在区别。内容上,“新小说”承载了新思想,无论是维新还是革命,这些新思想在传统小说中是看不到的。形式上,“新小说”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变革,西方小说的影响是变革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新小说”展现出诸多新貌,开启了中国小说的现代进程。但在谈论“新小说”之“新”时,有一点疑问却为“新小说”的研究者轻松放过,即“新小说”的作者大都采用章回体来创作,章回体的“旧式”显然与小说的“革新”不相符,如何解释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不是用不少研究者所说的“过渡”一词能够简单答复的。
本章即以1902年11月至1906年1月刊登“新小说”的《新小说》杂志为研究范畴,选取这份杂志上的三位主要作家梁启超、吴趼人和周桂笙,探讨他们如何以及为何创作或者翻译出了章回体的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