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言要素教学
案例11 从“哎呀呀”到“嘻嘻哈哈”的中文写字课
林青青
教学地点 马来西亚吉隆坡
教学对象 (1)年级:小学一至三年级
(2)国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
(3)第一语言:英语
教学任务 (1)学生掌握基本笔画“横、竖、撇、捺”。
(2)学生掌握基本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案例正文
枯燥沉闷的写字课向来是最不讨学生喜欢的。一讲到写字,学生们就“哎呀呀”个不停。刚开始教汉语的时候,我向一些资深老师请教教学经验,他们一再强调写字课必须确保学生身坐直、脚放平,不但要姿势正确,字体也必须工整、规范。他们管这一套叫“写字教学基本功”。
于是我就依样画葫芦,第一周系统地教了标准写字姿势和基本笔画“横、竖、撇、捺”后,布置了大量练习作业。第二周上课,二年级全班18个学生中,只有3个交上了作业,其他学生不是忘了写,就是忘了带。
在复习基本笔画的环节中,一些学生仍将横认成竖,大多数学生也分不清撇和捺;让他们分组到白板上写笔画,横从右到左,竖从下而上;让他们写字,“木”的笔顺成了竖捺撇横。望着白板上歪七扭八的汉字,我欲哭无泪。
学了两周,学生的姿势和字体仍无法达标。在课堂上,不是不断纠正姿势就是擦掉重写,精疲力尽的我越来越烦,学生们上课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好不凄惨!
那一段“度日如年”的日子非常难过,无助、无力又无奈的心情至今难忘。
课后分析/解决方案
首先,此案例中所谓的“基本功”是形式化的行为表现,那不是教学方法。资深老师愿意分享教学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依样画葫芦”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韵,学生既无法体会汉字之美,也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写字给人的印象是静态、无趣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儿童写字课,老师其实可以选用一些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戏剧、游戏和故事,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故事教学就是其中一项可行的教学方法,它符合儿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跑得最快的“横”》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则故事:
这个故事有情节、有画面,学生不但认识了笔画,也记住了基本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此外,这个故事也可以用来练习基本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待人处事的道理。
此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汉语学习班,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用词简单且重复性强(如“跑、快、慢、骄傲、哭、笑、害怕、喜欢”等),即便是零基础班学生也可以通过动作法和情景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同时老师也可以配合故事,设计如下一些课堂活动来深化教学内容:
能自由拼凑成字的笔画透明胶纸
1.用写上“一(横)、丨(竖)、丿(撇)、(捺)”的透明胶纸说故事、介绍笔画和讲解笔顺。透明胶纸容易拼凑,一目了然,是制作汉字的好材料。
2.老师用粉笔在球场上画出笔画,让学生按箭头指示“走字”。如“木”字,请四位学生各走一笔。还可以用蘸上水的拖把在球场上写笔画;用树枝在沙坑上写笔画;用纸粘土做笔画,合成文字;在地毯上摆出不同的字,如“二、十、木、小、千”等。
3.老师列出一些字,请学生指出或用荧光笔画出特定笔画。这个方法能让学生练习分析汉字结构,有效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4.设计课堂游戏“找朋友”。如“木”,四个学生必须相互配合,以先横后竖再撇再捺的顺序拼凑出来。老师可以随课程内容更改组别,加入其他笔画。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正确的笔顺。
5.安排话剧表演。以《跑得最快的“横”》为脚本,让学生用简单的语句来设计对白和旁白,零起点的初学者也可以画画来叙述故事情节,简单设计对白和旁白,增添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演出后,鼓励学生分享演出心得或观后感。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改写故事,让活动更具挑战性。演出活动一方面可以具体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的记忆。对老师而言,则是一种更全面的教学评估方式。
6.采用多媒体教学。平板电脑上的各种应用程序,如Explain Everything(基于iPad设计的一款白板工具,可以协作显示绘画、文字和方程式等)、汉字演变和书法练习等,不但能让教学更简易方便,也能提高学生对写汉字的兴趣。
延伸思考
枯燥沉闷的写字课加入了趣味性的活动,顿时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抗拒变成拥抱。不强调对错与分数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乐于尝试,勇于自我挑战。如今,写字课已经成了中文班最受欢迎的课程。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和内容尽量精简,时间不宜太长;
2.安全第一,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
3.以学习为主,不偏离课堂教学内容;
4.不忽略、不针对,尊重个别差异;
5.多鼓励,不责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阶段的汉语教学都有其难度,但有趣的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成为学生求知的推动力,使他们都成为“乐学者”,我想这是所有汉语老师所乐见的。
参考资料
专家点评